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檢察官說法 | 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檢察官說法 | 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福建新聞頻道 攜手 福建檢察機關

開設《檢察官說法》專欄

《檢察官說法》欄目由福建省檢察機關和福建新聞頻道聯合打造,通過真實案例“以案釋法”,講述法治好故事,傳播檢察正能量,將人民檢察工作的新理念、新作為、新形象展現給廣大觀眾朋友。


  • 本期嘉賓
檢察官說法 | 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檢察官說法 | 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檢察官說法 | 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福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的古建築是構成歷史文化名城的要素之一。2020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在福州舉行。2019年10月,福州市檢察機關出臺《關於開展“福州古厝”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活動的實施方案》,部署開展專項活動,為福州向全世界展示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貢獻檢察力量。專項活動開始後,福州市人民檢察院張時貴檢察長親自抓落實,要求福州市兩級檢察院對轄區內的古厝、古墓、古文物進行逐一走訪。在摸排的過程中檢察機關確實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急需介入履行法律監督職能。

檢察官說法 | 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本期《檢察官說法》將通過兩個案例,

介紹如何保護我們現有的古建築、古文物,

將我們中華文明傳承下去,增強文明自信。


  • 本輯內容


視頻建議在Wi-Fi下觀看▽

檢察官說法 | 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新增的一項檢察職能,用於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訴前檢察建議是針對公益訴訟中行政公益訴訟的一項前置程序,是檢察機關在前期調查核實的基礎上向行政機關發出的,用於督促、規範行政機關積極履行監管職責。剛才片中提到針對李綱墓墓道年久失修問題,檢察機關以發出檢察建議的方式督促文物主管部門積極履職,保護歷史文物,這就是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適用的典型案件。如果文物主管部門在檢察機關發出檢察建議後,不認真整改的或整改不到位的,檢察機關將對其提出行政公益訴訟。

02

檢察官說法 | 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即使是無意破壞,只要造成破壞事實,當事人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文物保護法》及《刑法》的相關規定,違反法律規定破壞文物的行為不僅要受到行政處罰甚至刑事制裁,而且要對文物損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在實際生活中,有意無意的破壞時有發生,對此進行監管難以施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當場制止破壞者,事後再想找到責任人就十分困難了。因此,要提高公眾保護文物意識,讓公眾認識到文物的珍貴性,自覺保護文物,並做到不以任何形式破壞文物。同時,要呼籲更多人加入保護文物行列,發現有破壞文物行為的,應及時勸阻,在勸阻無效情況下,要立刻報告文物保護管理部門或報警,請求他們依法依規處置。

(如《文物保護法》第二十六條:“對危害文物保護單位安全、破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風貌的建築物、構築物,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及時調查處理。” ;第六十四條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六十五條:“違法本法規定,造成文物滅失、損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第三款:“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03

檢察官說法 | 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文物承載著歷史和文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盜取文物。盜取古墓、古建築等古文化遺址的行為,涉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

我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規定,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檢察官說法 | 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圖文素材丨福建新聞頻道

視頻來源丨福建新聞頻道


福州檢察之窗

檢察官說法 | 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檢察官說法 | 保護古文物古建築,傳承中華文明

福州檢察

情懷|普法|檢察職能|常規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