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八達嶺水關長城,地勢險要,蒼龍伏山

水關長城是八達嶺長城的東段部分,這段長城建於險谷口,自水門箭樓長城呈"V"字型,順應山勢而行,如巨龍似鯤鵬展翅欲飛,箭樓即是敵樓同時兼具水門功效,這種建築方式在沿線長城中極為罕見。

古建築:八達嶺水關長城,地勢險要,蒼龍伏山

水關長城

關溝裡走,關溝裡過,八達嶺水關長城就坐落在延慶區八達嶺鎮石佛寺村。它始建於明代,通過修整後於1995年對外營業,景區特色為古代軍事防禦工程,為防禦外寇入侵,以水據敵,形成關口,是古代戰場上罕見的古代建築,水關長城也因此而得名。

水關長城修建於明代,是八達嶺長城中保存最精固的一段。此段長城是八達嶺長城東段,因修建中國第一條自主設計的京張鐵路而截斷。水關長城是明長城的遺址,由抗倭名將戚繼光督建,距今有四百餘年曆史。

長城地勢險要,蒼龍起伏於崇山峻嶺之間,穿行於懸崖峭壁之上,城堡相連,烽燧向望,雙面箭垛,拒敵萬千。水關長城東起“川字一號”,西至京張鐵路,全長6.8公里,以奇、險、陡、堅著稱。

古建築:八達嶺水關長城,地勢險要,蒼龍伏山

水關長城·金魚池

金魚池原址在彈琴峽隧道南口約50米的路基下,原地曾有水潭,潭中天生一尾大金魚。民間傳說,要是關溝天旱,只要淘一淘金魚池,就會下雨,十分靈驗。後來泉斷池涸,金魚不存。八十年代建設公路,要從金魚池經過,特意建了一個石龕,內建方池,額書“金魚池”,並將施工中出土的有七百年曆史的元代石刻,五尊“三世佛”安置池前。九十年代,修建八達嶺高速公路,借用石佛寺溝泉水,將金魚池遷建於此處。

古建築:八達嶺水關長城,地勢險要,蒼龍伏山

水關長城·“川字一號”樓

沿著水關長城向東,過二道門、三道門,即可以看到一座雄偉的敵樓,敵樓下臺階高達90釐米,是沿線長城所僅見,敵樓六孔雙層,建築巧妙,卷洞上距地3.5米有一橫匾“川字一號”,此敵樓是八達嶺沿線長城東部起始點,位於川草花頂山下,“川字一號”樓由此得名。

古建築:八達嶺水關長城,地勢險要,蒼龍伏山

水關長城

山清水秀長城壯美,人傑地靈古寺清幽。七十二景似明珠般散落於長城四周,彈琴峽、石佛寺、駱駝石等諸多景點融於方圓500米空間,為遊客提供豐富的旅遊資源。長城四季美如畫,春看山花爛漫,夏覽草木蓊鬱,秋觀漫山紅葉,冬遊蒼龍臥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