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滅亡之後,10多萬皇族子孫去了哪裡?

菩薩我想對你說


清至滅亡之際,真正算得上皇族後裔的其實只有兩萬左右,通常所說的十四萬皇族後裔是算上愛新覺羅氏的支系、旁系。若討論十四萬皇族後裔的結局,則需分清近支遠支,因為二者在雖在優待條例中統稱為皇族,但由於清室的待遇有別,故而結局亦有不同,總體上歸納為定居海外和隱姓埋名兩大類,當然也有個別宗室成員依舊活躍在各個時期的政壇當中。

遠近之別

“夫無形者,物之大祖也;無音者,聲之大宗也。祖、宗皆本也。”——《淮南子·原道訓》

愛新覺羅這個皇姓的發展其實雷同於漢人所說的姓和氏,漢人的氏即追本溯源至宗,所謂的宗就是始祖的意思,所以有祖宗一說,如秦始皇屬於趙氏,嬴姓。清朝的開山鼻祖努爾哈赤本是女真小部族裡的一個遠支,這個部族名為愛新,覺羅實際上是姓,愛新覺羅指的就是愛新部族裡的覺羅姓族人,從努爾哈赤的發家史看,這個姓氏可能在最初就只有努爾哈赤在內的六祖與22個兒子。到皇太極時效仿漢制,取消了選支大宗之分,這個在漢族也可見,姓後取名就行了,沒有再追蹤屬於何氏,所以愛新覺羅就成了清皇族的姓。


漢人講究嫡庶之分,滿人則講究遠近之別。所以在清朝有宗室和覺羅之分,這個區別的原則基本上是按照與皇帝血緣關係的遠近,皇帝的直系親屬稱本支,皇帝兄弟的子女以及別的各支則為遠支。宗室是指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的後裔,也就是努爾哈赤一脈傳承下來的,從塔克世系到清末代皇帝溥儀系的直系子孫,以及努爾哈赤親兄弟的後代子孫。覺羅是指努爾哈赤曾祖父福滿和祖父覺昌安的後世子孫,以及塔克世親兄弟的後裔。宗室身系黃帶子,覺羅身系紅帶子以加區分,宗室犯錯降為紅帶子,覺羅犯錯降為紫帶子,這是身份不同的象徵。


宗室與覺羅不僅身份上有所差別,且在待遇上也有較大差異。眾所周知,清朝的宗室覺羅的爵位襲承有兩種模式,一為遞減式,如父為親王,子無殊功則一人襲封為郡王,孫無殊功則一人襲封為貝勒,以此類推;另一種則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有清一朝總共冊了12位鐵帽子王,其中在清初是冊了八位開國功臣,這八位皆出自宗室,六位封為親王爵,兩位封為郡王爵。清中後期又因時局所需封了四位鐵帽子王,亦皆出於宗室。

一般來說,遞減式的爵位到了輔國將軍這個級別也就不再降爵,但若犯罪,則奪爵。而鐵帽子王世襲罔替至有人犯罪,一般不會奪爵,而是以其旁支襲爵,但也有例外,如多爾袞的睿親王,在1650年死後無嗣承襲,弟弟多鐸將兒子多爾博過繼到多爾袞膝下為嗣子,順利承襲睿親王爵,但次年多爾袞以謀逆被奪爵,多爾博無奈回到原支。那麼差異就來了,覺羅各支至輔國將軍只有一人承襲下來,相當於二品武官,各等歲俸在360至460兩白銀。而宗室各支中除了一人襲爵,其餘沒有襲得爵位的宗室成員即稱“間散宗室”,皆配四品頂戴,雖不能等同於四品官員,但若不犯罪,皆享有四品官員的俸祿,也就是105至140兩白銀。


也就是說宗室與覺羅的差別在於宗人府還管不管你的生活問題,或者說宗室成員是財政全供的鐵飯碗,而覺羅就是財政差供,有本事就做官領俸祿,沒本事就吃家族老本,享受一個旗人的貼補。鐵帽子王歲俸是1萬兩,雖然清初的鐵帽子王並不“鐵”,但也都傳承十世以上,這些家底的積累是覺羅不可比擬的。所以清帝退位後,優待條例裡只有溥儀享受400萬元的補貼,而皇族沒有了經濟來源,就到了拼家底的時候。

清末皇族的生活

1912年由裕隆太后代表清廷簽訂退位詔書並不是清室最艱難的日子,而到1924年,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將清室徹底趕出了紫荊城,這才是清末皇族的冬天。此時已經距離溥儀退位過去了12年,那些窘迫的皇族在遜清小朝廷裡還有“宗人府”支配日常用度,而出了小朝廷連棲身之所都難尋。而如上述的大宗室而言,沒了皇帝的日子反而自在許多,我們所說的清中後期的鐵帽子王,承襲到清帝退位仍有怡親王毓麒、醇親王載灃、恭親王溥偉、慶親王載振。


這個愛新覺羅近支的輩分是康熙時開始定下了規矩,而輩分所用字幾乎是四代定一次,乾隆時定下“綿、奕、載”;道光時又定下“溥、毓、恆、啟”,所以上面講的四位親王一目瞭然,載灃和載振的輩分最高。清末宗室衰落,甭管這幾位幾斤幾兩,還都受到重用,載振在清末新政中擔任商部尚書,這是個肥差,後又隨著機構改革進了農工商部任職,1924年被驅逐之後便跑到了天津,從事老本行,幹起投資行業,通過自己的銀行存款和投資回報,生活過的奢華依舊,直到1947年才病逝,他代表了清末皇族裡的一類典型,即有些家產,以老本投資過上富貴生活。


而載灃是溥儀的親爹,因此在清末任職更為顯赫,做到軍機大臣、攝政王、代理海陸軍大元帥,要說老本,他比載振更雄厚。載灃自辛亥革命以後便閉門自居,出了紫荊城也一樣,遷居天津,對政治不管不問,甚是悠閒。只是日本人利用溥儀之時,他站出來強烈反對,之後也在無舉動,只是居於醇親王府安度晚年。建國後,載灃將醇親王府賣掉,據說當時賣了九十萬斤小米,換得錢財另購一套住處,剩餘的錢財全部分給溥傑、溥任、韞龢、韞穎、韞嫻、韞馨、韞娛、韞歡,也算是老父親給子女們留下的家產了,王府裡的古董文玩這類價值連城的東西想必也由這些子女分了。


毓麒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的親王是載恆這一支犯罪,而被載敦接承,載恆的家產是抄沒殆盡,一點也沒剩下。載墩傳給兒子溥靜後,由於義和團問題又被革了爵,這才落到侄子毓麒手裡,是個沒有任何家底和基礎的親王。被馮玉祥趕出紫荊城後,算是最為沒落的親王,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這也代表了大部分出宮的皇族後裔,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常出沒於各種當鋪,將宮裡帶出來的文玩古董點了錢財繼續生活,王公貝勒手裡的寶貝多,點了之後仍可以逍遙快活,但普通皇族就只能勉強度日。甚至由於革命軍或者軍閥的仇視,他們多數改為漢族姓氏,如金、趙等;有點關係的後來隨著溥儀介紹,跑到了日本定居,有點錢財的則赴歐美居多,而沒錢沒關係的多數就遷居到了東北一帶,他們相信溥儀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會恢復愛新覺羅昔日的榮耀。



溥偉則是另一種出路的代表,幫助日本人策反溥儀,做了漢奸,不管如何,這也算是一條出路,這種出路就是將自己的才能繼續發揮,畢竟他們是站在曾經國家頂層的人物,對於人際關係和資源的掌握終有一用。無論是軍閥混戰時期,還是國民政府時期,一些皇族後裔都能謀求個一官半職。如溥儀的七叔載濤,當過張勳的禁衛軍司令、徐世昌大總統的將軍、張作霖的翊衛使;到了國民政府時期,又被南京政府聘為國難會議的會員;日軍侵華期間,拒絕到偽滿洲國任職;新中國成立後,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不過即便如此,皇族的奢侈生活還是得不到滿足,所以像載濤這種有能力的人也得賣一賣家裡得文玩字畫,甚至不惜將自己的貝勒府也賣了。


綜上,據《愛新覺羅宗譜》統計,到了清末時期,愛新覺羅氏宗室的後裔有 8萬多人,覺羅的後裔有近6萬人,這些人員大部分回到了東北遼寧一帶生活,也有一部分留在了京津、河北一帶。1924年的時候,國民政府還在北京開辦了平民工廠,優先收納旗人,其中也有沒落的皇族後裔。總之,一個時代的結束,換來的是更為平等的社會,所謂皇族的結局,無非就是高高在上的優越感煙消雲散,從此與平民大眾無異,適應社會的終究會獲得新生,如拉洋車的末代王爺,仍然沉睡不醒的就只能敗光家產鬱鬱而終。

參考史料:《清史稿》、《我的前半生》


棍哥觀史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在大清滅亡之後,十多萬皇族子孫都去哪裡了?”

清朝是我國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帝制王朝,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到末代皇帝溥儀宣佈退位,共計存在了296年,將近三個世紀,傳位於12位皇帝。在這近300多年時間裡,清朝的皇室成員是一年比一年多,到清末年間,據統計皇族成員竟然多達14萬之多。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的愛新覺羅、富察氏、葉赫那拉和鈕鈷祿氏等都是清朝皇族中最有名望的家族。

那麼,在清王朝滅亡後,這14萬之多的皇親國戚到底都去了哪裡呢?

大家都知道,清朝時期閉關鎖國,慈禧又垂簾聽政等搞得百姓民不聊生,人們恨透了這些整天只知道享樂的皇族們,他們成了過街老鼠。所以,他們為了能夠活下去,大多數都改名換姓了。比如葉赫那拉氏就改成了“那”姓,據說著名歌手那英就是。在比如愛新覺羅就改成了“金”姓等等!

也有近一半的皇族成員選擇回到了自己的故鄉東北,隱姓埋名做了普通老百姓。據說在遼寧省本溪市就有一個叫“泥塔村”小村莊,在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氏的皇族成員就都流落到此,並在這裡以務農為生,紮根於此。

還有一部分皇族子孫帶著錢財,移居到了海外。畢竟這些人都是皇室成員,非富即貴,也許是因為清朝滅亡了,怕財產被沒收!所以,在溥儀被日本人扶持偽滿洲後,他們就拖家帶口、死皮癩臉的移居到了日本!

當然,也有一小撮人還在做著大清國的夢,據說廣州就有一個人,自稱是多爾袞的十世孫,留著長辮子,穿著龍袍,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大連還有一位20來歲的小夥,自稱是是慈禧的後人,花錢做了長辮子和貝勒服,還以“八阿哥”自居。而且,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是姓愛新覺羅的,但那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平常姓氏而已。


大史官


大清,作為中國的最後一個朝代,由努爾哈赤到溥儀,整整幾百年的王朝,最後消失殆盡。最後大清滅亡,其餘的皇子皇孫究竟去了哪裡?

一、東北。東北是愛新覺羅皇族去的最多的地方,畢竟是溥儀帶頭去了,沒看到“皇上”都去東北了,自然是跟了一小半的人去到東北隱居。

愛新覺羅是後面改的姓氏,前身為金姓,到東北後,在東三省地界依靠大量的皇室財產隱居下來,成為當地隱姓埋名的土霸主。

二、出國。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當時都是非常歡迎這些皇子皇孫移民的,因為這個意味著會給他們國家帶來巨大的財富。

滿清末期,一直在衰落的清朝一直在搜刮民脂民膏,累計了大量財富在國庫,儘管修建圓明園花費了很多,但是國庫還是較為充盈。

當大清滅亡之後,整個皇室陷入了風雨飄搖,這個時候所有的皇子皇孫為明哲保身,紛紛從國庫提取大量財產,作為以後自身的保障。

但是儘管這些人去了國外,受到了優待,卻沒有一個較為出息之人,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地諷刺,國家的寶物都留給了國外,自己還沒有出息。

三、這最後一部分是繼續留在了原地,哪都沒去。清朝滅亡之後,皇室沒有收到封殺,也沒有受到歧視,反而被優待。根據《皇室優待條例》中指出,大清滅亡後,如前身是貴族王爺之流繼續保留爵位,只是有些時候需要做一些義務。

所以有很多的皇子皇孫留了下來,在北京過著跟以前一樣的生活,還有一部分去給軍閥以及民國政府賣力,畢竟當初的清朝雖說倒了,但是基數在那裡,不可能所有人都是酒囊飯地。


筆下點史


首先,釐清一下清朝皇族的概念。

清朝皇族是個很大的範圍,它包括宗室和覺羅。按照清制,以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為大宗,稱其直系子孫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孫為覺羅。覺羅的身份標誌是系紅帶子,而宗室則系黃帶子。

覺羅是皇族的遠支

因為覺羅距離政治心臟距離較遠,相對宗室來說,他們的存在感很低。清朝自1644年入關執政,前後歷時268年,其中滄海桑田,再加上皇族人口的龐大。至清末,覺羅的特權已經被不斷地攤薄。

覺羅領取了紅帶子以後,就有了貴族的標誌,其正常的待遇是:月例銀子2兩,加婚慶銀20兩、治喪銀30兩。

清朝滅亡以後,對覺羅的影響有限,他們雖然失去了國家的貴族津貼,仍然擁有數目可觀的莊田,妥妥的收租一族。他們中少數人從龍入關,大多數仍舊聚居在關外,就是今天的東三省。

相比明朝,清朝的宗室顯得更幸運

隨著明朝江山的飄搖,明朝的宗室起先被農民起義軍殺戳,接下來遭到了新朝更為血腥的清算。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南巡,到南京拜祭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孝陵,並下令求訪明朝後裔,使奉守朱氏世祀。

雍正二年(1724年),清世宗訪查出明宗室後裔朱之璉,封為一等侯,入正白旗令世襲,以奉明孝陵的春秋祀事。

至此,明宗室後裔才結束逃亡生活,恢復了普通平民的身份。

清朝是一種契約的形式退位。1912年2月12日,溥儀頒佈退位詔書。同日,民國政府頒佈《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優待皇室條件》。



依據契約,民國禮待溥儀,並允其暫居宮禁。同時保護清朝皇室的私產和宗廟,年提供400萬兩白銀的歲用。

1917年,張勳復辟,溥儀率先違背契約,半推半就地宣佈復位。因為此事,惹惱了愛國將領馮玉祥。



1924年10月,馮玉祥在取得北京政權以後,下定決心廢除了溥儀的帝號,並將其趕出故宮。

溥儀的前半生是萬分恥辱的。他被趕出故宮後,搬進北府(載灃的居處),繼而又逃進日本公使館,最後在天津租界生活了七年。1934年,他配合日本的侵華戰略,成立了臭名昭著的“偽滿洲國”,恬不知恥地當起了傀儡皇帝。

在清朝退位以後,其宗室很少有被殺戮的記載。

清朝宗室的去向

第一類,覺得在國內不安全,利用以前的社會關係,移民去了日本和歐美,還有的去了香港。



例如:愛新覺羅.州棠,他現今生活在香港的尖沙咀,以經營照相館為生。他追念自己是清朝宗室,特意剃髮垂辮,穿起了黃色的清朝阿哥服飾。



第二類,投親靠友。

例如:近代的書法家啟功先生,他是雍正皇帝的九世孫,和親王弘晝這一支。



清帝退位,其曾祖絕意政治,不願再居住京城。恰其曾祖有一門生,叫陳雲誥。以前是翰林,其家在河北易縣,廣有資財。於是,陳雲誥出資在易縣的城中購買房舍,請啟功先生全家遷居易縣。

啟功先生的書法,線條柔美、間架結構挺拔雋逸,十分得現代書法界的推崇。並且,啟功先生為人謙和,他自稱姓啟名功,從不願以清朝宗室後裔的身份在人前炫耀。

第三類,隱姓埋名,散佈在全國各地。

這類清朝宗室居多,他們紛紛改為其它姓氏,集中在趙姓或金姓。在以後的歲月裡,他們經過陣痛,選擇自力更生,從事各種行業。例如:字畫鑑定、天橋雜耍、人力車伕等。

第四類,追隨溥儀,遷至偽滿。

有些皇室情節嚴重的宗親,因為溥儀當了偽滿洲國的皇帝,自然把他當作是領頭羊,紛紛遷至關外,附庸偽滿。

當然,偽滿洲國讓他們十分失望,溥儀當時處於兒皇帝的地位,他的太上皇是日本關東軍司令部。他們並沒有得到溥儀太多的照拂,還是依然決定定居東北,畢竟那裡是他們祖上的龍興之地。

現在,中華56個民族大融合,小編身邊居然也有一個滿族朋友。她隨丈夫在武漢定居,說著京味十足的普通話,熱愛運動,喜歡擼串。在羽毛球場,她奮力拼搏、陽光十足。歷史都已經成為過去,現在人人平等,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真的挺好!


鏈天絕


大清滅亡之後,滿清的貴族和這個皇室,基本都改了漢姓,甚至不少滿人女子想著法子去嫁給漢人宦官和豪紳。

為什麼呢?主要還是因為滿漢對立情緒太強,當時滿人的統治又宣告了終結,也就是說滿人的權力失去了。

當失去了政治權力和軍事權力,滿人權貴和普通的滿人,都害怕遭到報復,甚至害怕出現革命變為暴力屠滿。

因為其他國家有這個例子,就是為了凝聚民族力,刻意去強調單一民族性,這樣就能把內部的矛盾轉移到對外的矛盾。


這也是為什麼單一民族容易革命的原因,其根本就是一種刻意渲染仇恨的做法,使得民族情緒高漲。

所以當時的滿人權貴和普通滿人,都是十分害怕,除了溥儀這個皇帝,基本上普通滿人的權益都喪失了。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滿清權貴在清末並不富裕,除了哪些掌握大權的,基本上其他的滿清權貴就只能勉強溫飽。

其中原因就是因為清廷曾經禁止滿人從事農工商等活動,也就是當個小攤小販,當個工人都不可,只靠著一點朝廷的奉養銀。



可是滿清發的奉養銀子是銀票,而不是真正的銀子,也就是說一般的購買力都低於真金白銀。辛亥革命更是讓銀票成了廢紙。

並且清帝退位之後,袁世凱立刻組織鑄造袁大頭,目的就是控制經濟,此舉變相的讓滿清權貴財富縮水。


所以為了防止日後被仇視和清算,滿人大部分都改了漢姓,而且在統計的時候還有改為漢族的,基本上都是主動低調的融入了漢族。

此後袁世凱提出五族共和,這才正式消除了滿人的顧慮,不過他們也是融入到了漢人之中,這種融入是各方面的,今日已經看不出一點區別。


小司馬遷論史


首先,清朝龐大的皇族子孫是否只有10多萬?這取決於對皇族的定義,無非是個主流與支流的問題,在此不予爭論,切入正題。

第一,絕大多數顯然是平安的。眾所周知,滿清的滅亡,其實沒動太多幹戈,總體上是和平過渡,而且也絕少對皇族進行追殺的事情。這之間,除了以馮玉祥為代表的人,對皇族做過一些不地道的事兒,

一般而言,社會上對於他們並沒我們想象的那麼大的仇恨,所以他們中絕大多數人是平安的,從以這一點來看,清朝末年的局勢的和平轉換,我們並非要一概否定。

第二,一部分回到東北去了,那畢竟是清朝的根基所在,所謂的龍興之地嘛,他們相當部分還改名換姓,甚至過上了隱居的生活。

第三,一部分逃到國外,這部分屬於膽小怕事的,其實他們不逃,也不會怎麼樣,由於上層的政權採取了類似的古代“禪位”的做法,中國人那時對皇族也沒什麼仇恨,甚至都不會打他們,更談不上殺他們。

第四,一部分,應當說只是極個別,典型的就是溥儀了,被人抓住充當其欺世盜名的棋子,並不斷被利用。

第五,一部分,事實上成為了我國文化場的主流代表,這裡其實說起來都不算少,滿族的所謂精英在我國現當代,在文化藝術行業的地位很高,不需要贅言。


通鑑智慧傳承—兔珞遙


相比西方社會變革的慘痛,如法蘭西、英格蘭等國的君主頭顱都被以人民的名義切下,俄羅斯的羅曼諾夫家族被滅門焚屍、銼骨揚灰,清王朝在中國歷史轉折點上的狀況相比來說好一些。

在1912年2月12溥儀頒佈退位詔書後,民國政府還頒佈《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優待皇室條件》,對於皇帝的歲用、居所、安保、奴僕等依舊是給予保障。對其他皇族雖然沒了以前每年都會發的俸銀祿米,但是其私產仍然是受保護的,並沒有剝奪掉,總體上說比當時的平民百姓生活還是好很多的。

在民國時期

有部分皇親國戚選擇遠離政治,投身商場,合理理財,日子過得很好。比如愛新覺羅·載振,在1924年,溥儀被驅趕出宮,載振將全家遷入天津慶王府,從此遠離政治。生活上主要靠銀行存款利息和變賣遺產,依舊過著奢華生活。同時,還從事金融商業活動(投資三十萬元參與創辦天津勸業商場)。

有的原本就天資聰穎,精於古典文學和文物鑑賞,並通曉詞章音律,過得風聲水起,成為一代名家。比如愛新覺羅·溥侗,是"民國四公子"之一,人尊稱“侗五爺”。中國歷史上第一首法定國歌,就是由溥侗作曲。民國時期曾任"樂律研究所"所長,後被清華大學、女子文理學院等校聘為教授,還當選為國民黨第五屆候補中央監察委員,文化事業計劃委員會委員。還組建"言樂會\

雲享歷史


很多人有個誤解,認為“宗人府”這個衙門是清朝的首創,其實明朝時期就設立了“宗人府”專門負責皇室宗親的管理事務,清朝建立後照搬明朝的制度,也設立“宗人府”,管理清朝皇室宗親。

清朝滅亡時,宗人府在冊的人員大概有14萬人,都是皇室宗親,滿族人口大約150萬。

清朝皇帝退位後,有《皇室優待條例》,只有溥儀皇帝等少數人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其他皇室成員的特權都沒有了,很多人喪失了生活來源。

孫中山在反對清王朝時提出的政治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後則馬上改為“五族共和”,在政治層面上並沒有歧視滿族人。但免不了有些地方的漢人對少部分滿族人進行報復,主要是清朝時期滿族人圈佔土地,迫害漢族人。(中華民國的五色旗,五族共和中五族指的是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

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很多滿族人害怕漢族人的報復,同時也為了更好的融入漢族人為主的社會,很多人改為漢姓,說自己是漢族人。

滿族皇族的的去向如何?

現在滿洲主要聚集地在東北三省,尤其以遼寧最多,北京、河北、天津等地也有不少滿族人定居。滿族的皇族都去那兒吶?

一、返回祖地定居。

清朝滅亡後,很多滿族皇室人員從各地遷移到祖輩發祥之地——東北三省定居,尤其以遼寧最多。

二、就地定居。

也有很多定居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皇族改姓就地定居下來,他們很多已經習慣了當地的生活,而且和當地的漢族人和平相處習慣了。

三、移居海外。

少部分滿族皇室成員,因為學識、財力都搞,也移居海外,害怕民國當局和普通民眾的加害。(愛新覺羅.啟功照,雍正皇帝第九代孫)

滿族皇族也有很多人沒法改姓,他們都是滿族的頭面人物,眾所周知,無法改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據粗略統計滿族人有8萬左右,很多滿族人都改為漢族了。2010年全國人口統計顯示,滿族人有1000多萬,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列第二位。(啟功書法)

我們比較熟悉的滿族皇族有:

愛新覺羅.溥儀、愛新覺羅.溥傑、愛新覺羅.啟功、愛新覺羅.溥佐、愛新覺羅.浦松窗、愛新覺羅.浦心、愛新覺羅.毓峨、愛新覺羅.毓贍、愛新覺羅.兆豐等,大都是書畫名家。

但愛新覺羅姓氏的並非一定是清朝皇帝的後裔,也有一部分的遠親姓愛新覺羅。


穿越再現彼岸


大清皇族也就是愛新覺羅氏,在當時的的歷史背景下是個無比尊貴的姓氏,清朝的天下一直是愛新覺羅氏的。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開始算起,直到清朝覆滅,清朝在296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11代12位皇帝。在這麼多年的統治中,皇族子孫幾乎每一代都子嗣眾多,那麼清朝滅亡了,這些皇子皇孫以及皇親國戚們都被安置在了哪裡呢?

一、隱姓埋名者居多

很多人都說,清朝滅亡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有很多人認為這與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脫不開關係,總之眾說紛紜,大家都普遍把罪過放在皇族身上。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清王朝的閉關鎖國和文字獄等等讓百姓們是苦不堪言,百姓早就恨透了那些只顧貪圖享樂而不顧百姓死活的王公貴族。所以在清朝滅亡之後,很多皇族人為了安穩的活下去,不得不改名換姓去生活。



在辛亥革命之後,皇族改漢姓成了普遍現象,愛新覺羅家族多改為“金”姓,流落到東北地區的小村莊裡,成為一屆農夫,務農為生。其他的皇族也順勢改姓,比如索綽絡氏改為“索”姓,舒穆祿氏改姓“舒”或“徐”,瓜爾佳氏改姓“關”,那拉氏改姓“那”等等。總之,為了避免追殺從而更好地生活,很多皇族人都選擇了隱姓埋名這樣的方式。到如今,大家早已不在乎當初的清朝皇族身份了,幾代過去了,大家同為中國公民,社會上生活中都是平等的。



二、留在北京城裡低調生活

這些皇族自小在北京生活,早就習慣了,所以依然選擇留在北京。留在北京城裡的這些人自然也要隱姓埋名低調地去生活,畢竟改朝換代了,他們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王公貴族了。溥儀的四弟改名為金友之,幾個妹妹也都改為金姓。

這些曾經的王公貴族們,自小過慣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大都無一技之長,之前幸運留有積蓄的可能日子好過一點,但是也是坐吃山空,錢花沒了之後也是不好過的。另外比較慘的就是那些不幸連積蓄都沒有的,生意也不會做,日常吃飯可能都是問題,但是為了吃飯他們必須謀生,大多數人都淪為小商小販,或者靠拉人力車來謀生。



三、回到東北老家或者去到海外

東北地區是滿清的龍興之地,是滿族人的老家,溥儀被趕出宮後,幾經周折跑到東北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很多滿清的遺眾由於不知如何生活,所以選擇跟隨溥儀一起去了東北。


他們回到東北之後自然也不敢太張揚,也是一樣的改名換姓,從事比較小眾但很安穩的工作來維持生計,東北土地肥沃,大部分人選擇務農謀生。也有一些家底比較厚實的皇族人員曾經和外國人打過交道的,或者思想比較開放前衛的,都去了海外生活,比較聰明的都選擇出國留學。當然,全國各地四處找人投靠的也大有人在,只是這些人過於分散,也不知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總的來說,滿清的皇子皇孫和皇親貴族還是比較幸運的,不像明朝滅亡時幾乎皇室人都被打殺殆盡,清朝的覆滅相對是比較和平的,滿清皇族也沒有遭受到殘忍的對待,最後都能過上較安定的生活。


小姐姐講史


大清的滅亡

清朝光緒三十四年(西曆1908年)秋,年富力強但又命運坎坷的光緒皇帝和統治大清帝國長達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雙雙離開人世。龐大的清帝國,落到了三歲孩子宣統帝的手裡。

宣統帝只有三歲,對於朝政不具備任何處理能力。因此,在宣統帝在位的三年時間裡,隆裕太后和攝政王,代表著宣統帝,對大清國上下發號施令。


隆裕太后和攝政王的能力遠不敵先前的慈禧太后,因此,宣統帝在位的第三個年頭,武昌起義爆發,並很快點燃了全國的革命浪潮——甚至遠在山海關外的遼南,都爆發了頗具規模的新軍起義,甚至還成立了遙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地方政權。

清政府希望能將革命鎮壓下去,但是此時清朝所能依賴的,唯獨有袁世凱以及袁世凱所操縱的北洋系將領。而袁世凱也發現了此時國內局勢的一個秘密——自己是清政府所能依賴的唯一力量,而南方的革命勢頭雖然很猛,但是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統治者,很大一部分沒有行政經驗,無力長期維持大局。

於是,袁世凱巧妙利用這一點,一方面奪取了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務,另一方面,則逼迫宣統帝退位。

旗人的命運

為了哄騙宣統帝退位,袁世凱為宣統帝開具了一系列頗具誘惑力的條件:比如退位後,民國政府為宣統帝發放生活費;皇帝尊號依舊可以保存。最終,隆裕太后代表宣統帝,接受了袁世凱的條件,自此,大清國滅亡。


大清滅亡後,留居紫禁城的宣統帝以及同治、光緒兩朝的后妃可以利用民國政府發放的生活費過活,但是,多達十多萬的清朝皇族子孫則沒這麼好運了。

這十多萬皇族子孫,其中有不少在血緣上距離宣統帝較遠,但不論遠近,清朝皇族子弟都具備旗人身份。在清朝,旗人的生活,是由清政府發放薪水來維持的——有說法認為,所謂“鐵桿莊稼”,起初指的就是清朝旗人的薪水。光緒帝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光緒帝主張旗人自謀生計,結果觸怒旗人,成為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

清朝滅亡後,包括大多數皇族子弟在內的旗人,只能自謀生計。少數生活能力較強,有一技之長的,可以在民國社會中自食其力——不論是做買賣,當教師,或者給人當司儀。

但是,佔據主流的皇族子弟,則因為祖祖輩輩生活優裕,最終淪為膏粱子弟,民國來臨後,他們沒有一技之長的,迫於生計,只能充當勞力工人甚至淪為乞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