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股指空黑色不失為一種策略

在3月市場經歷“內外博弈”後,近期歐美國家疫情管控升級,全球央行流動性寬鬆和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陸續出臺,未來一段時間海外資產或繼續承壓,但恐慌和流動性抽離對國內資產的擾動或進入尾聲。

放眼全球,人民幣類資產在利率空間,政策環境和價值基本面都存在比較優勢,尤其A股是今年最具配置性價比的資產。儘管二季度國內經濟會出現反彈,但全年大概率仍將走弱,自上而下尋找強相關性“對沖”資產有助於提升投資組合整體穩定性。從實體經濟和大宗商品視角,黑色金屬今年重心將整體下移,可作為空頭配置。

多股指空黑色的策略在歷史上類似宏觀環境中曾得到驗證。全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流動性寬鬆,通縮壓力加劇,需求整體放緩,新興市場資金流出等當前經濟形勢,與2014年至2015年頗有些類似。回顧2014年至2015年大類資產表現,權益上漲黑色下跌的趨勢較為顯著。2015年大量流動資金流入股市,創造了A股歷史上第二大行情。在地產政策收緊階段,大宗商品中黑色板塊跌幅高於其他工業品。

當前股市配置價值提升,風格小盤化。與2014年宏觀環境類似,權益市場均面臨EPS下行、無風險利率的組合,穩定經濟的重心轉向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流動性寬鬆成為市場的一致預期。目前來看,只要外圍環境趨於穩定,風險偏好抬升之後,資金有望進入安全邊際較高的A股市場。而未來配置風格有望呈現小盤化的特徵,一方面5G、半導體等行業景氣度確定,同時疫情之下國產替代邏輯也有望強化,另一方面小盤風格與外盤聯動相對較弱,受外圍流動性影響較小。於是,待Libor-ois回落、美國企業債信用利差回落等信號相繼出現之後,IC有望成為最具安全邊際的風險資產。

鐵元素供需寬鬆,黑色金屬重心下移。從今年全年視角來看,在疫情的衝擊下,房地產可能加速迎來拐點,海外疫情持續發酵對出口需求也會產生較大沖擊,基建作為逆週期調節手段,雖然有一定增長空間,但獨木難支,鋼材終端需求不容樂觀。而通過對鐵礦供給和廢鋼源頭產生量進行推演,可知全年鐵元素供給仍有增量,鐵元素供需格局將處於相對寬鬆狀態。因此,無論是鋼材還是上游的鐵礦、煤焦等品種,將隨著鐵元素的供需寬鬆格局,全年重心整體下移,可作為空頭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