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 結構性機會仍存

上週至今股指開始呈現振盪弱反彈走勢,指數波動開始變小。3月23日至4月1日,上證50、滬深300和中證500分別變化2.04%、0.60%、-3.83%。繼3月以來股市隨海外大幅下跌後,科技股反彈力度要弱於權重股。一方面部分科技股的上漲是由政策導向下的預期推動的,並不一定有實際的業績支撐,另一方面,在經濟下行中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大公司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市場風格發生一定轉換。

雖然短期反彈的力度尚未表現出市場信心的全面恢復,但是海內外波動率已有了明顯下降。CBOE波動率已從前期階段性高點85.47%下降到近期57%,恆指波幅也從階段性高點68%下降到40%。目前政策端和疫情端仍存在一個時間差,我們認為在疫情未出現明顯拐點之前,即使不斷出臺利好政策,市場情緒仍會有反覆,尚未能看到會出現趨勢性行情的跡象。

為應對疫情有可能引發的經濟衰退風險,美國在3月連續推出了四輪救助計劃。第一輪和第二輪分別於3月6日和3月19日推出,總金額達1083億美元,主要用於疫情的援助計劃。3月27日,特朗普再次簽署了2萬億刺激方案,包含向企業和工人支付因疫情封鎖所帶來的損失和收入,其旨在讓商業活動不至於因為新冠疫情崩潰。3月31日媒體表示白宮與國會正在為第四輪經濟刺激做準備,規模可能達到6000億美元,包括更多的國家援助以及對抵押貸款市場和旅遊業的財政援助,以促進美國經濟全面恢復健康。

不過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政策的刺激無法起到很好的提振效果,主要還是因為當前美國肺炎疫情確診人數仍在不斷增加且未看到明確拐點,市場擔憂這些政策是否能真正解決當前的危機。

2020年的一季度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階段,對於二季度目前難言會有大幅好轉,主因海外疫情仍在加劇,今年我國的出口大概率會受到影響,全球經濟下行可能會對我國經濟帶來二次衝擊。若從程度上來說,隨著復工復產的進行,預計整體上二季度會好於一季度。

3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3月製造業PMI為52.0%,比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比上月回升22.7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0%,比上月回升24.1個百分點。但數據短期回升並不能代表經濟出現好轉,通常情況下當PMI連續三個月以上同向變化時,才能反映經濟運行的趨勢性變化。

當前國內疫情儘管已經得到控制,但是海外疫情仍處於暴發期,“外防輸入”壓力較大,許多線下消費活動,如電影、旅遊等仍未恢復。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大幅放緩已難避免。終端消費短期也難迅速恢復,需要警惕消費大幅下行、企業現金流不足的情況下,進一步引發更大的經濟和金融動盪的可能性。

我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A股仍以振盪為主,趨勢性行情現在暫時看不到跡象。資本市場拐點的出現要依賴於新冠肺炎疫情拐點的到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變為可判斷、流動性危機得到緩解。但結構性的機會依然存在,例如未來我國政策重點推動的方向以及業績強支撐的行業。技術面看這幾日反彈力度較弱,操作上仍需謹慎,中長期可以增加配置。

(作者單位:申銀萬國期貨)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