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動體育探討-外線還是中距離? 現代籃球的重要課題

中距離出手在現代籃球的體制下正逐漸失去價值,當中理由無不來自火箭總管莫雷(Daryl Morey)所提出的籃球版本「魔球Morey Ball」說。

樂動體育探討-外線還是中距離? 現代籃球的重要課題


「有時候如果在中距離有空檔,為什麼我們要放棄機會傳給其他容易被防守的外圍球員出手?」身為中距離高手的杜蘭特(Kevin Durant)也加入了這場戰火。就如杜蘭特所說的,即便目前聯盟的戰術體系,確實大部分都已經開始向外線靠攏,但中距離真的已經不再具備它的價值了嗎?

我們如果將數據攤開來看,自從2015年勇士透過大量跳投拿下總冠軍後,整個NBA在三分線的著迷程度已經到了近乎瘋狂的程度。2014-15年賽季勇士投出了場均30.5顆聯盟最多的三分球,有趣的是,前一年投出最多球隊其實是火箭的場均26顆。火箭自莫雷上任以來就開始著手朝向數據籃球的方向邁進,以三分球、禁區出手以及罰球線為主要攻擊武器的進攻體系就此發揚光大。

我們其實不難發現火箭一直在嘗試證明自己的理論,自休斯敦獲得了哈登(James Harden)後,他們便不斷找如當時仍處巔峰的哈沃德(Dwight Howard)等,這類具備吻合「Morey Ball」體系的球員來組建隊伍。

事實上即便火箭至今仍未透過這套理論獲得總冠軍,但在戰績上他們已經用一次西區例行賽第一、連續三年進攻效率全聯盟前二佳,以及藉由其他球隊的仿效來證明過,魔球理論是現代籃球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套系統。

樂動體育探討-外線還是中距離? 現代籃球的重要課題


在這套理論中,中距離是屬於被捨棄的一方,簡單而言「Morey Ball」就是一種期望值的概念,相對於分數進帳期望值更高的三分球,中距離的出手不但在效率上較低,且期望值也和外線、禁區及罰球相比更為落後,但這難道代表中距離會拖垮球隊的進攻效率嗎?其實不然。

上個賽季馬刺在中距離的出手位列聯盟末座,然而聖安東尼奧卻能在季末的進攻效率達到聯盟第六,這當中除了有賴於球隊在進攻體系上的配合流暢外,最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總教練波波維奇(Gregg Popovich)所提倡的不濫投。

「我恨三分球,我恨它們長達20年了,三分球讓籃球變得很無趣,但我卻要為了拿下比賽勝利而使用它。」並非外線投得多就代表能把球隊進攻堆棧到前段班,「Morey Ball」背後所隱含的概念其實還包含了球隊體系、出手機制、戰術跑動等各項因素結合而成。

樂動體育探討-外線還是中距離? 現代籃球的重要課題


火箭之所以擁有能夠打造魔球理論的理由在於哈登,作為現代數據神獸,哈登所具備的單打、外線與視野條件,造就了球隊能以前者作為攻擊出發點來在外圍佈置投射大隊。

同時陣中的卡佩拉(Clint Capela)也擁有嵌合體系角色的能力,讓理論中的三項條件,由哈登所創造的罰球與外線,以及將空間拉開後給予內線長人獲得出手機會的體系打造而成。

火箭已經為全世界示範了透過三分球所創造的可能性,但卻未必是每支球隊都適合,其中反例正是今夏剛加盟休斯敦的衛斯特布魯克(Russell Westbrook)前東家雷霆。

俄克拉荷馬在去年投了全聯盟第13多的三分球,不過他們的命中率卻處在聯盟第22名。有人說若將衛斯特布魯克的數據抽離雷霆,那就會讓球隊的外圍命中率拉到聯盟前段班水平,然而這個說法卻存在著一個盲點,那就是雷霆的外圍輸出主要火力都集中在喬治(Paul George)手上。

樂動體育探討-外線還是中距離? 現代籃球的重要課題


因此假如把後者也從數據中抽掉的話,光是其他球員的出手比例,就沒辦法跟其他球隊放在同個水平相提並論,這就又回到前面所提,並非所有球隊都適合投三分,而是要在各自體系能作為前提的狀況下再進行判斷。

過往時代的進攻好手諸如喬丹(Michael Jordan)、布萊恩(Kobe Bryant)等人皆為中距離佼佼者,事實上在現代也有一名球員是個中好手,此人正是上季拿下FMVP的雷納德(Kawhi Leonard)。

雷納德之所以能成為聯盟最頂尖的進攻手之一併非偶然,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名全能側翼所具備的一手中距離其實是關鍵。

首先,雷納德本身於外圍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脅力,這讓對手不敢疏於對他三分球的防守,因此一旦對手過於向外線壓迫時雷納德便會向內進行試探,前者在進攻上最有破壞力的進攻方式是透過自身節奏感來帶動攻擊,而此時進到三分線內禁區之外的肘區即為最佳出手位置。

在這個位置出手除了他自己本身的準度外,也能在一定程度內吸引對手進行包夾,此時若他再將球權向外分就可以讓隊友產生空檔,這讓雷納德在這個位置可以有三種進攻選擇,除了自身出手與外傳外,還可利用切入甚至是透過與隊友的擋拆來取得分數。

樂動體育探討-外線還是中距離? 現代籃球的重要課題


從上述幾種論證我們可以得知,即便外線為主的進攻已經成為了主流,卻不代表中距離就已經被淘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長期出手選擇是在距離三分線前一步的位置出手,就確實需要有所改變了,一方面在這個位置出手的期望值本身過低,另一方面如果因為沒進而被對方進行快速反擊,對其他向內衝搶的隊友而言是處在相當不利的位置。

樂動體育探討-外線還是中距離? 現代籃球的重要課題


因此總結而言,中距離的出手並未不好,只是必須在對的時機點,以及在體系建構的基礎下來進行選擇。縱然進球是好球,但如果能在最基礎的觀念上進行調整,不僅對球隊整體進攻效率有所提升,同時也可以讓對手難以招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