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结构技法

铛啷啷,范稀范来啦!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文中的结构技法。

建筑学讲究结构的完美,文章也是如此。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但是不管我们采用哪种方式来结构文章,都应该遵循以下的一些基本要求:

1、完整。所谓“完整”就是文章要有头有尾有主体,每一部分都不可缺少,同时各部分之间要符合比例,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头尾大、主体小。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好通篇的打算,考虑好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等等,但同时也要记住,不能一切文章都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要依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否则文章千人一面就太死板了。

2、自然。所谓“自然”,就是指文章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做出合理的顺序安排,使作文“顺理成章”、“文理自然”。任何文章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每件事物都有前因后果,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些规律,并正确地反映这些规律,这样文章才能条理清晰、结构自然。

3、严谨。所谓严谨是指文章的内部构造的严密性,应根据文章表达内容的需要,把文章的各个部分安排好,做到“意在笔先”、紧扣主题,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能够养成练习打好提纲的习惯,以便能在写作时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我们可以看到,完整是对文章结构的一般要求,严谨是对文章结构的更高要求,那么创新则需要在结构完整、严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一篇结构新颖的文章,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一篇结构新颖的考场作文,会带给阅卷老师畅快淋漓的美的享受,并因此赢得高分。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几种作文结构的创新形式。

第一种结构形式:分列标题式。

分列标题式指的是在一个总题目的统领下,在开头引出下文后,文章的中间部分围绕话题划分为三四个小标题相对独立的片段,分别冠以一个简洁、恰当的小标题。结尾再用一小段进行总结呼应。

拟制小标题可谓好处多多:

1.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文章内容的跳跃性大。

2.它可以减少文章的过渡性文字,突出文章的重点。

3.它可以起到提纲挈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作用。

4.它可以变换叙述角度、主体和人称。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分列标题式的文章。

感受四季, 感悟芳香

不必赞叹生命的匆匆流逝,融入四季,感悟生命的芳香。


春之颂

是谁留下了一季的亮丽与一时节的灿烂?是谁抛洒了一地的紫花与一原野的翠绿?

看,春雨过后,如弯庐的天空架起了一座七彩的桥,如同人们脸上的微笑,春神你是否就是从这里走过,聆听山泉的回响,铮铮宗宗,如同那会自动奏出优美旋律的杜鹃。瞧,那树上的啾啾合唱团,此起彼伏……

融入春的怀抱,你是否已经感受到春的朝气,春的磅礴,以及生命包容万物的芬芳。


夏之恋

炎炎夏季,漫步在碧绿的海边是一种至高的享受和欢乐,这千变万化而又变幻莫测的自然奇景,显得异常安静,金黄色的阳光照在上面,如同一湾镀满金粉的江水有时层层海浪中夹杂着呆呆雪白的浪花,如同一只肌饿的猛虎扑向那弱小的羔羊。

黝黑的大海中,那无数海的精灵,是否让你读懂了夏,让你嗅到生命坚强不屈的芬芳。


秋之思

曾为《秋之思》而饮泣,但秋真的只是萧瑟的吗?

你曾说过“友谊如花永不凋谢,如海永不枯竭,如山永不崩塌”,然而在梦中,又有多少次,你与我一同度过,我将满怀愁思寄予枫叶,用一只水晶似的小船,给你一个梦。

片片红叶,你领会生命里友谊的芬芳了吗?


冬之盼

高挂在天空的是孤独,坠落在人间的是沉寂,冬,洒满了一山的柳絮,送来寒瑟的北风,有人说:“岁月如流成枯枝,日月如韶华逝。”冬,我是该恨你的早临,还是怨春的迟临。

扬扬风雪,让你明白了生命中磨难的芬芳。

我相信,生命的意义在自然,生命的芬芳在四季中,让我们扬起四季的帆,踏上生命的船,去感受四季,感悟生命的芬芳。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春、夏、秋、冬四季的“感悟”并列在一起,还用“春之颂”“夏之恋”“秋之思”及“冬之盼”四个小标题对其作了高度的概括,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本文写了什么内容,眉目很清楚。而小标题的形式也使全文在结构上显得极为新颖别致。

在这里,范稀范还想提醒大家:拟定小标题,应该简明、准确地概括每部分的内容,小标题之间要有必要的关联:或者结构形式一致,或者内容上属于并举,或者情节上有前后勾联。各个小标题下的内容,必须锁定在指定话题之内。否则,就容易出现偏离题旨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二种作文的创新结构形式:附加题记式。

附加题记式就是在正文前先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蕴涵哲理的话,或展示主体内容,或提示作品内涵,或阐述写作缘由,让读者从中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脉搏,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

我们来欣赏一篇附加题记式的作文。

“鼓励”自传

鼓励,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桨;鼓励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拐杖;总在汹涌波涛中给予你无穷的力量,总在低谷中增强你的自信!

——题记

大家好,我叫“鼓励”,是大家的老朋友们了。我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夏王朝一直到21世纪,哪个成功者的身上不闪耀着我的熠熠光辉。什么,“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我这可不是信口开河,上面题记就是对我的最好总结。“口说无凭!”好,那我就去找几位证人。

瞧,那个身披铠甲的将军: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拿青龙偃月刀,是关羽!“关大哥,”我双手作揖,“我是鼓励,您说我的作用大吗?”“大,大得很。想当年,我南征北战之前只是无名小卒,成天忧心忡忡,壮志难酬。多亏了兄弟们的鼓励,我才矢志不渝,最终扬名天下的。我可是要好好感谢你呀!”“不客气,告辞了!”怎么样,我没自吹吧!“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好,我们再去找。

看,那个只穿了一只补袜子,头发乱糟糟的,正吹着肥皂泡的老头,他是牛顿,让我们询问他。“牛大院士,我叫鼓励,您说我对您有影响吗?”“有,小学时我考试经常不及格,但父母始终鼓励我,令我自信不灭,最终研究也了力学三大定律。要不是亲朋好友的鼓励,我怎能坚持到现在呢。”“不打扰了,再见。”怎么样,心服口服了吧。

我的作用是很大的,在你跌倒时,将扶起;在你灰心时,点燃希望之火;在你迷茫时,为你拨开迷雾。什么,我离你太遥远?怎么会,我每时每刻都围绕在你的身旁;一瞥目光、一句话语、一次掌声、一个喝彩……用心感受我吧,我会为你带来无穷力量。

赞曰:燃起他人希望之火,重塑他人自信之心。同学们,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这篇文章运用自传的形式,对“鼓励”进行拟人化的描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开头的题记“鼓励,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桨,总在汹涌波涛中给予你无穷力量;鼓励,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拐杖,总在低谷中增强你的自信!”这段话起到了提纲挈领、点明中心的作用;

结尾的“赞曰”,亦庄亦谐,给人“鼓励“的力量。

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作者精选了一中一外两个典型事例阐述了鼓励的作用,一武一文,既具有典型性,又切合题意。

学习完附加题记式的作文结构,我们再来学习第三种作文的创新结构:段落排比式。

段落排比式指的是一篇文章中有三个以上的段落形成排比,排比段之间是并列关系或者是递进关系。这样的文章气势磅礴,有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让我们来欣赏一篇段落排比式的作文。

生活好比一杯……

生活好比一杯水,纯净;生活好比一杯果汁,甜蜜;生活好比一杯可乐,爽洌;生活好比一杯咖啡,苦涩;生活好比一杯……

生活的杯中总是载满欢乐的笑声:“我考试又得满分啦!”“我升职啦!”“我们一家人又要团圆啦!”……装满笑声的杯中,正是人们的热血沸腾,那一张张绽放的笑脸是太阳下最美丽的点缀。

生活的杯中总是装着辛勤的汗水:莘莘学子的寒窗苦读,公司职员的四处奔波,政府领导的日理万机,平凡工人的兢兢业业……人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着那颗理想的种子,让它在生活的杯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生活的杯中盛着晶莹的泪滴:考场上的失利让学生十几年的汗水付诸东流,工作上的失误让职员勤勤恳恳的耕耘变成徒劳,一次追捕方案的疏漏让犯罪分子逃之夭夭,公安干警只得自责地埋下头……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总不禁用泪水洗刷心灵的淤血,用泪水滋润那方干涸的土地。尽管泪水在生活的杯中溢满,可它终将被人们火一般的热情蒸发,新的希望便在此时酝酿、酝酿……

生活的杯中总飘逸出淡淡的奶香,那样地芳香怡人,噢,原来里面装着人们的深情厚意: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亲人团聚时的声声问候,萍水相逢时的见义勇为,甚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生活的杯子沉甸甸的,因为它装着人们诚挚的爱心,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多姿多彩!

生活的杯中到底装着什么?是果汁,却时而有点苦涩;是可乐,却时而有点甘甜;是……噢,我知道了,生活的杯中有纯水、有可乐、有果汁、有咖啡……你也许会说这样的饮料一定很难喝,而我却要说:这是人间的极品!

来,让我们高举生活之杯,尽情畅饮,用心品尝那无穷的韵味。

朋友,干杯!


大家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生活的杯中总是载满欢乐的笑声”、“生活的杯中总是装着辛勤的汗水”、“生活的杯中总是装着晶莹的泪滴”、“生活的杯中总是飘散出浓浓的奶香”各为第一句,构思了四个排比段,多角度落笔,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习完段落排比式的作文结构,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最后一种作文结构:日记连缀式。日记就是把自己在一天所见、所感中最有意义的部分记录下来。就单篇日记而言,必须遵循日记的格式,即:第一行空两格写记日记的时间和天气情况。下面另一起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必须运用第一人称写法,“我”不仅是日记的作者,也是日记里的主人翁;必须抒发真情实感。

就连缀成文的多篇日记而言,材料涉及的时空跨度可以不受限制,每则日记的表达人和表达方式可以不必一致,但要注意内容的关联性:一般是在第一篇日记里设上疑问、制造矛盾,随后逐步释疑和平息冲突。

我们要善于将若干典型细节点缀在日记中,以增添文章的生动性。同时,各则日记的篇幅最好大体相当,以保持文章形式的匀称美。

同样的,让我们来欣赏一篇日记连缀式的范文吧。

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某年某月某日 星期一 阴

老师又要求我们记日记了。我真不明白老师的用心,越是怕写作越是逼我们,难道记记日记就能把作文写好了?

要不是我害怕老师的严厉,我才不会在这个日记本上写下这几行字。

某年某月某日 星期三 多云

老师说,日记就是要记下自己所见到的有感触的事物。我想,今天见到的这件事我应该记下来:

那是一个父亲,他手里的食品袋中装着几个烧饼。他站在教学楼前,他一定在等他的孩子。阳光很烈,整个上午,他一直站在那灼热的阳光里。直到放学后, 我才在校园的一角见到那个父亲的儿子,他正在抱怨父亲:“你的衣服那么破旧 ,在楼前让我怎么认你呢?”

咳!这真是一个混账儿子!

某年某月某日 星期五 晴

星期五是一个让我胆战心惊的日子,因为今天下午是作文课。而我,最怕写作文啊。

作文题目要求以“亲情”为话题写作。我写什么呢?我一时间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动笔。我突然发现我的同拿出他的日记,他在日记里面寻找材料呢。难道日记真的能帮助我渡过作文难关?

我拿出我的日记本,开始一页一页地翻看。我突然发现我前天记下的那个给儿子送烧饼的父亲。哈哈,有了, 我就写那个父亲,题目叫做“阳光下的父亲”

某年某月某日 星期五 晴

又是星期五。今天下午老师评讲上一次的作文。让我惊喜的是,我的《阳光下的父亲》竟然被老师当作优秀范文在班里念了。经过老师的评说,我发现我的作文写得真好。

感谢那篇日记,它帮了我大忙啊。

某年某月某日 星期一 晴

真快,我的一本日记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记满了。今天,我又买一本新的日记本。呵呵,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爱上了记日记。

这是新的日记本的第一顶,在这一页上,我一定得欢呼:我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了!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五则日记巧妙连缀成文,表现自己由讨厌记日记到喜爱记日记的过程,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五则日记有内在联系,组合成有机整体,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条理清晰。开头说迫于老师的严厉写日记,结尾说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先抑后扬,结尾呼应。中间三则日记,由“阳光下的父亲”紧密勾连,表现记日记积累写作材料让“我”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我”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就显得自然合理了。

同学们,在这节课里,范稀范教给了大家是文章的四种结构形式,其实啊文章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结构,必须要适合文章的内容,为表现主题或中心思想服务。

谢谢大家的捧场,范稀范溜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