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進:拳拳赤子心 返鄉逐夢富鄉親

在水尾鎮於河村有位返鄉致富能人李元進。早年,他為了謀求生活隻身外出闖蕩,從泥水工到現在自己承包工程,雖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但他仍心繫家鄉發展,返鄉創辦礦泉水生產基地帶富鄉親,同時真情回報家鄉,大力辦實事好事,得到當地群眾高度讚譽。

返鄉創業 山泉變“致富源”

在於河村沁源谷礦泉水生產基地,記者看到,戴著口罩的工人們正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水桶清洗、消毒、裝灌、套標等,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按照標準化生產操作。

李元進告訴記者,沁源谷礦泉水水源取自山中天然泉水,因口感清甜甘洌,深受消費者歡迎,市場銷路很好,主要銷往本縣、玉屏大龍、田坪等地。

“我們的銷路分淡季和旺季,淡季每天可以售出八九百到幾千桶,每個月應該有10多萬元收入,旺季每個月收入應該有15萬元以上。”岑鞏縣沁源谷礦泉水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元進說。

今年50歲的李元進是於河村人,由於家庭經濟困難,16歲就踏上了打工之路,從泥水工做到現在自己承包工程,多年在建築工地摸爬滾打的他,如今已算是小有成就了。但離鄉多年的李元進卻一直心繫家鄉的建設和發展。2014年,他毅然決定返鄉創業,“我覺得生長的這個地方水比較好,就想建一個桶裝水廠,於是取水拿到貴州省疾病中心和礦物局去檢測,水質檢測結果是比較好的,我就回來和他們商量,協調土地問題,利用本地的優質水資源發展了礦泉水產業。”

據瞭解,礦泉水生產基地建成投產以來,長期穩定提供就業崗位8個,務工人員年均純收入達4萬元以上。

宋翠蓮是於河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兩年前她愛人在外務工時因意外導致右手殘疾,從此,家庭的重擔全都壓在了她的肩上。水廠建成後,李元進優先安排她到基地工作,現在,宋翠蓮不僅可以照顧到家裡,每個月還能賺到3000多元的工資維持家庭開支。2019年,全家實現了脫貧。“在這裡上班能夠照顧家庭,就這點我覺得很好。”宋翠蓮高興地說。

飲水思源 遊子成“愛心使者”

於河村與玉屏縣田衝村相鄰,是當地村民去往玉屏的最短路程。但道路極其狹窄,群眾出行極為不便,且嚴重製約了該村經濟發展。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李元進積極組織村民籌集資金75萬元,其中個人出資50萬元,打通了於河陡灘通玉屏大龍惡灘組1.4公里道路。這條道路的拉通,解決了於河村1692名村民的出行難問題。“以前我們出去打工的話,要走路到田衝去坐車,將近要一個半小時,現在這條路修通了,只要10多分鐘就可以到田衝了。”談起村裡的交通變化,於河村村民李元奎滿是感慨。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李元進還主動捐資1萬元,為疫情防控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現在,李元進又開始謀劃礦泉水生產基地今後的發展方向,打算進一步擴大水廠規模,增加就業崗位,帶動更多鄉親發“水”財,“我們下一步將大力發展瓶裝水,預計投入金額大概是1500多萬,瓶裝水廠一旦建成,可以解決當地15名以上老百姓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