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白白辛苦13年。兩大功績,乾隆登基便廢除

在康乾盛世中,雍正無疑是容易被忽視的人。他在位13年,與自己的父親兒子相比,確實是不算很長,可雍正在這些年就做成了不少的大事。在他登基的時候,國內也面臨著一系列複雜的問題,雍正需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處理好。

雍正白白辛苦13年。兩大功績,乾隆登基便廢除

他在位期間勤於政務,頂住了巨大的阻力,完成了很多大事,其中有兩件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對江山的延續有著極大的幫助,可沒想到,雍正死後,他所做成的這兩件大事就被自己的兒子乾隆推翻了。

雍正白白辛苦13年。兩大功績,乾隆登基便廢除

第一件大事,就是清理各部虧空,康熙年間是屬於清朝的初期,他面臨著不少的麻煩。康熙為了維護國家的統治,需要保證各個階層的利益。他拉攏各層勢力,平定四方,這才保證了清朝江山的穩定。可康熙也有很多事情是做不了的,比如他放任官員拿錢:很多官員都向國庫借了不少的銀子,這些錢都是有去無回。長期下來,底下的官員都借太多,而國庫的欠款是越來越多,國庫的收入是越來越少。朝廷發展水利,救濟災民都需要用錢,國家卻拿不出銀子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由於分身乏術,康熙大多將此累贅留給了雍正。雍正上臺之後,必須要處理這些事情。

雍正白白辛苦13年。兩大功績,乾隆登基便廢除

他在做皇子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因此雍正雷厲風行,嚴格要求這些官員必須要把欠國家的錢還上,很多官員被逼便賣家當。他們之前為了自己的私心,就不斷從國庫裡面借錢,既然是借出來的,就必然要還回去。國家的錢當然要用到對的地方,不應該讓這些官員佔據。雍正在位的時候國庫收入迅速增加,然而他死後,乾隆上臺就改變了他的政策,原本那些還沒有來得及還清欠款的官員,就不用繼續還錢了,等於乾隆是廢除了這條政策,這也直接影響了清朝的收入。

雍正白白辛苦13年。兩大功績,乾隆登基便廢除

雍正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官紳一體納糧。這個政策對雍正朝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因為官紳在古代是特殊的階層,這些人不用納糧,他們是享受特權的人。清朝之前,官員地主們都有著免稅的權力,自己享受巨大的守成,卻不用繳納什麼賦稅。即便是有一些要求他們繳納的稅款,也是能糊弄就糊弄過去。這件事讓雍正心裡很不高興,這些人才是佔據了財政收入的主體,而幾乎所有的賦稅卻落到了百姓的身上。

雍正白白辛苦13年。兩大功績,乾隆登基便廢除

因此雍正就廢除了他們的免稅權,要求他們與其他民眾一樣,正常繳納賦稅。雍正還繼續推行了攤丁入畝這類的政策,廢除了千百年來長期存在的人頭稅。這也讓清朝的財政收入迅速增加,對於農業的發展也有著極大的幫助。但在乾隆登基之後,雖然沒有對攤丁入畝進行大的改動,可對於官紳一體納糧這樣的事情還是做出了改變,他停止了老爹的政策,這些官紳又能繼續享受特權。

雍正白白辛苦13年。兩大功績,乾隆登基便廢除

其實乾隆這麼做,看起來是有些昏庸,但他也是有著隱情的,雍正皇帝不怕得罪這些官員官紳,可清朝根基本身就不夠穩固,需要得到這些人的支持。雍正的政策直接得罪了這些官僚地主階級的人,這些也是清朝的核心階層。長期下去,必然會影響到江山穩固,因此不能一直維持下去,只有中途做出改變,表態一下就行了,沒必要繼續堅持推行。統治者以江山大局為中,對於既得利益必然有所捨棄。乾隆也無法擺脫那個時代的侷限,他這麼做也確實維護了清朝的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