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幸福曲線:35 歲以後必須瞭解的三大人生策略

今天推薦的書籍是《你的幸福曲線》,作者:喬納森·勞赫。

你的幸福曲線:35 歲以後必須瞭解的三大人生策略

2020年第30本書


本書剖析了幸福曲線理論。他指出,從20多歲到40多歲,人的幸福感遵循U型曲線模型,即從年輕時的樂觀積極發展到中年的長期低迷;然後,人的幸福感從50多歲又開始回升。勞赫指出,這並不是所謂的中年危機,而是人生的一種必不可少的自然階段。


提前說一下,這本書非常適合中年人閱讀,反而不太適合年輕人閱讀。對照書中的理論,我在 30 歲的時候就提前經歷了幸福曲線的低部,然後一直上揚,現在的幸福感非常不錯。


對年齡大的人給出一個方向上的建議,再綜合 《百歲人生》、《生命向前》、《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3大階段》這幾本書中的內容,基本能制定出一個 幸福中年策略,在方向和實用性上都非常明確而具體了。


經濟狀況與幸福感


格雷厄姆在2011年出版的書《追求幸福》(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中寫道:“無論研究哪個地區的人們的幸福,我都會發現非常簡單的模式:穩定的婚姻、良好的健康狀況和足夠的收入(不是太多)有利於幸福。失業、離婚和經濟不穩定對幸福非常有害。”


收入對個體的幸福很重要,但過了某個點之後,其他事情,比如他人的收入也會開始變得重要。


“他人的收入”為什麼重要?


答案並不是在吹捧人類的慷慨。一旦收入達到讓人非常舒服的水平,人們會開始和鄰居、朋友進行比較,設定相應的期望。這樣不好。萊亞德在評估文獻時寫道:“這些研究證據顯示,他人收入的增加會損害你的幸福感。”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主觀幸福感不取決於絕對的物質財富,甚至也不取決於我們相對於他人的位置,而取決於我們認為自己處於什麼位置,當然,其他人怎麼看我們同樣很重要 。


影響幸福的6大因素:


你的幸福曲線:35 歲以後必須瞭解的三大人生策略


決定幸福最重要的因素是社會因素,而不是物質因素。人類是超級社會化的生物。超過某個點之後,我們更關心金錢對自己在同輩中排名的影響作用,而不是金錢能夠買到什麼。


那麼其他因素是什麼?


萊亞德在他的書中列出了7大因素:家庭關係、財務狀況、工作、社區和朋友、健康、個人自由、個人價值觀。除了健康和收入,其他因素都與人際關係的品質有關。


幸福經濟學領域的另一位卓越人物約翰·海利威爾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亞里士多德強調即時的快樂或痛苦與深層的生活滿意度之間的區別——生活滿意度對幸福感來說更重要。他認為,深層的滿意度並非來自感覺良好,而來自做好事:培養和保持品德高尚的習慣,平衡自己的生活,建立、加深同他人的聯繫。


亞里士多德的見解得到了證實。海利威爾和他的同事經常挖掘被稱為“世界價值觀調查”的龐大數據庫。世界價值觀調查涉及全世界150多個國家的成千上萬人,研究者瞭解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個人信息以及社會與經濟環境。當海利威爾和其他研究者分析這些數據時,他們發現,四分之三的幸福可以用以下6大因素來解釋:


◎社會支持,在遇到困難時有人可依靠;

◎慷慨,為人慷慨且周圍人也慷慨大度時,人們會更幸福;

◎信任,腐敗和不信任對生活滿意度有害;

◎自由,有充分的自由來做重要的人生決定;

◎良好的人均收入;

◎健康的平均壽命。


6項因素中有4項與社會互動有關。其中最重要的是

社會支持,它與“關係商品”(relational goods)一起構成了幸福的主要部分。


生活滿意度和人際關係的密切聯繫出現在幾乎所有對生活滿意度數據的實證分析中,而與空間和時間差異無關。心理學實驗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研究顯示,如果必須做出選擇,你應該選更多的社會聯繫,而不是更健康。因為健康差一些但社會聯繫較多會讓你更幸福。收入也很重要,但正如我們看到的,收入高並不一定幸福,尤其是當別人像你一樣富有或比你更富有時。


從長遠來看,經濟增長對幸福的影響最終會徹底消失。相比起來,群體成員關係變得更密切,以及社會聯繫其他方面的改善,雖然短時間內僅使滿意度稍有提高,但從長遠來看,生活滿意度因此提高了很多。社會聯繫效應是逐漸累積的、持久的。


不要努力掙更多的錢,因為這樣做只能讓你保持原來的滿意度,應該培養信任、感情和其他形式的社會支持,因為它們會使你的幸福越攢越多。


真正的財富是社會性的,而不是物質性的。


婚姻會使你的親戚和熟人網絡擴大一倍,並使你建立起最重要的聯繫形式——家庭。難怪一般來說,婚姻非常有利於幸福,尤其是婚姻之初,而離婚則糟糕透頂。根據一項估計,從統計學上講,補償失去的婚姻所需的金錢大約每年額外增加10萬美元


指望用為人父母來解決不滿足感的人常常會發現,雖然確實有回報,但獲得它要到若干年之後。


另外一個因素是性別,它的重要性可能不像你認為的那麼大。2015年的《世界幸福報告》顯示,女性的生活滿意度略高於男性,但兩者之間的差異非常小。


幸福曲線


年齡與幸福的關係很有趣,呈U型曲線。幸福感大約在中年時最低,


幸福曲線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一種趨勢。


英國國家統計局每年都會進行調查。有2014—2015年的統計結果。超過30萬不同年齡的人接受了調查:“總的說來,你對現在的生活有多滿意?”將生活滿意度高或非常高的人佔相應年齡段人數的百分比繪製成圖,結果如圖


你的幸福曲線:35 歲以後必須瞭解的三大人生策略

生活滿意度評價為“高”和“非常高”的百分比


生活滿意度從年輕到中年是下降的,在50歲出頭時達到谷底,之後上升,70歲時達到頂峰,之後基本持平(稍有下降),直到高齡(80歲及以上)。調查還詢問了人們前一天的快樂和焦慮程度,測量了對生活的情感,而不是滿意度。這些指標也表現出相同的模式,焦慮和不快樂在50歲出頭時達到頂峰,在60多歲時回落。


年齡本身與幸福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關係。


其實關鍵在於理解幸福曲線的真正含義,那就是:中年時你很可能對生活很滿意,但實際上更難。


飲食與幸福的發現:


隨著每天水果和蔬菜攝入量的增加,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會以近似‘劑量-反應’的方式上升”,直到達到每天7份水果、蔬菜的攝入量,這大約是每個人能夠攝取水果和蔬菜的最大量了。


需要注意,吃大量蔬菜的人可能在很多方面不同於不吃蔬菜的人。他們收入更高,生活方式更健康(抽菸少,鍛鍊多),看起來可能更年輕,受過更好的教育,一開始就比較幸福。我們有各種理由認為,飲食與幸福之間的聯繫來自對兩者都有影響的其他某種因素。我們真正想要知道的,不是吃大量蔬菜的人是否更幸福,而是吃蔬菜本身是否與幸福、心理健康有關。對蔬菜、水果進行的研究所獲得的有趣發現提供了肯定的回答。


奧斯瓦爾德和他的合作者在分析中調整了各種各樣會影響幸福的因素,例如年齡、收入、婚姻、工作、種族、鍛鍊、吸菸、宗教、體重,甚至其他食物的攝取,比如魚、肉,還有酒精。事實上,他們運用統計技術對相似事物進行了跨維度的比較,大型數據集為他們提供了便利。如果對收入、教育或吃魚數量進行調整,吃水果和蔬菜的影響消失了,那說明收入、教育或吃魚數量是真正重要的因素。然而,“即使調整了諸如人口、社會和經濟變量,模式依然很穩定”。他們發現了所謂的“水果-蔬菜梯度”,它對幸福和心理健康的影響很顯著。


他們的結果並不能證明吃更多的蔬菜和水果會讓你更幸福。


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幸福曲線


你的幸福曲線:35 歲以後必須瞭解的三大人生策略


圖中最低那條曲線是世界平均的幸福曲線,這裡將它同美國、丹麥的幸福曲線進行了對比。整體模式相同,但在曲線的每個階段,美國人的幸福滿意度比世界整體水平更高。這並不令人吃驚:美國社會相對穩定、人民富裕,是理想的居住地。圖中最上面那條曲線代表的丹麥,該國的居民幸福滿意度更高。總體來說,斯堪的納維亞是全世界非常幸福的地區。


事實證明,不同國家和地區具有不同的“年齡-幸福”曲線模式。不同國家幸福曲線的底部位於不同的年齡,它們可以顯示出生命較早與較晚階段之間非常不同的關係。


事實證明,幸福感和幸福曲線是有聯繫的。


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對大量人口進行了調查(額外的數據密度有助於產生統計學上更可靠的結果),除了兩個國家,她們在其他所有國家中都發現了U型曲線。她們進一步把這些國家分為三類:最幸福組、中間組和最不幸福組。最後,她們查看了每一組國家的轉折點,也就是人們開始感覺變好的年齡——在此之後,人生之河的潛流開始推進他們的生活,而不是和他們對著幹。


她們發現在最幸福組的國家,轉折點出現得最早(47歲);在最不幸福組的國家,轉折點出現得最晚(62歲)。換句話說,她們發現一種“富者更富”的現象:幸福國家裡的人們不僅生活滿意度較高,而且滿意度上升的年數更多,因為他們較早度過了中年的最低點。


順利度過幸福曲線谷底的3大策略


你的幸福曲線:35 歲以後必須瞭解的三大人生策略


智取:幸福青睞善於用腦的人


重新定位自己的幸福觀


儘管有些人,在幸福曲線的底部經歷了存在主義危機和戲劇性的內心事件,但很多人的轉折是緩慢的、平凡的,並不引人注目,通常只有自己能模糊地意識到這一點。然而,至關重要的和循序漸進的道路都會將我們引向同一個方向:走向他人,走向智慧。


智慧的6種特徵


身體衰退了,為什麼生活滿意度會隨著人們衰老而提高?


傑斯特和同事一起梳理了有關智慧的文本:古代的與現代的,東方的與西方的,傳統的與科學的。我問他有什麼收穫,他回答:“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智慧的概念驚人地相似。”現代學術上的定義反覆提到如下特徵:


◎同情和親社會態度,反映了人們對共同利益的關注;

◎務實的人生知識;

◎運用實際知識解決個人和社會問題的能力;

◎能夠應對模稜兩可和不確定的情況,並能看到多種觀點;

◎情緒穩定,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反思能力,能夠不帶感情地進行自我理解。


智慧在任何年齡段都是有益的,但老年時它變得尤其重要。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年輕人有生育能力,所以即使他們不聰明也沒有太大影響。但是老年人需要找到其他方法為種族的生存做出貢獻,那就是通過祖母效應。


智慧的7種性質


很多研究者對智慧進行了各種測試,他們在細節上存在著分歧,但在重要觀點上達成了堅定的共識。


1. 智慧是對各種特質的“經營”。

2. 智慧不是知識或專業技能。

3. 智慧是平衡的。

4. 智慧是反思性的。

5. 智慧是需要付諸行動的。

6. 智慧對個人是有益的

7. 智慧對群體是有益的。


智慧的各種優勢的共同點在於,它們有助於解決社會問題。智慧的理性有助於人們換位思考,它的焦點不是抽象的智力問題,而是人際衝突和其他社會問題;它體現在行動中,不只在思想中。通過提升人際關係的品質,智慧改善了我們的生活——由於任何關係都至少涉及一個他人,因此也會改善他人的生活。智慧通過提供可執行的建議來表達自己,傳播自己。當好建議被接受了,智慧就具有了傳播性。從性情上看,它傾向於平靜和平衡,這是解決妥協和衝突的基本特徵。


衰老讓我們更容易變得智慧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衰老使我們更容易變得睿智。


◎更加平衡與平靜;

◎較多滿足,較少悔恨;

◎更有掌控力,更多實際經驗;

◎更能從容地面對內心與外部的矛盾與衝突;

◎更注重對社會關係的投入以及“認識到其他的自我”。


自助:6項修煉帶你走出中年困境


你的幸福曲線:35 歲以後必須瞭解的三大人生策略


第1項修煉:正常化


正常化,是一個治療術語,用來幫助人們認識到自己的情況並不奇怪,並不令人擔憂,並不是病態。


正常化除了使我們不把中年期的低谷看作病態之外,它有助於打破使中年不滿情緒不斷膨脹的負反饋循環。人們感到失望和不滿,但環顧四周,發現他們的感受並沒有充足的理由,他們對失望和不滿感到愧疚。負反饋可以獨立於客觀的生活環境。事實上,客觀上越成功,你就越對自己的不知感恩感到失望。


在幸福曲線的底部,人很難有感恩之情,所以放自己一馬。


第2項修煉:打斷內心的批評


幸福的一個秘密是不要和比你成功的人比較——總是向下比,不要向上比。


最有害的向上攀比是和自己的攀比,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和一個理想化的、遙不可及的自我的攀比。


第3項修煉:活在當下


“堅持幾個月每天進行冥想,有助於顯著減少恐懼、消極和執念,改善你的情感方式。”瑜伽、太極和其他關注當下的訓練也有同樣的效果。因此,就這一點而言,普通的鍛鍊也是可以的。


第4項修煉:合理展示自我困境


如果與人隔絕,失望和不滿會發酵、腐敗,導致羞愧,這會使人更加不願與人交往。打破這個循環是第一要務。如果可以,打電話給朋友。


第5項修煉:“走,不要跳”


當我們向著目標取得進步時,內在激勵機制會立即給予我們短暫的滿足感,而真正實現目標會帶來短暫的快樂,但它很快成了新的基線。我們可能覺得自己需要巨大的飛躍,但是朝著可實現的目標小步前進不僅更容易做到,而且通常會帶來更多滿足感 。


看到這一步的時候特別有感觸,20 歲時總想一口吃成胖子,什麼事情都希望短期內見效,35 歲的時候,迭代出了 100 天行動,按書中理論來說,100 天行動剛好符合,朝著可實現的目標小步前進,今年是第七年,堅持 100 天行動這事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滿足感。


第6項修煉:等待


情況會變好。這是最重要的智慧,也是最難運用的智慧。


等待不等於什麼都不做。等待是一種與時間合作的方式,讓時間為我們工作。耐心並不是給所有人的全部答案,但它是答案的一部分。另外,等待是我在40多歲時做的主要事情。在我使用的方法中,它被證明是最有效的。


這是關於耐心的問題。如果你不是在獨自等待,那將會容易得多。


互助:借他人之力化解中年煩惱


你的幸福曲線:35 歲以後必須瞭解的三大人生策略


來自“岸上”的幫助


自助很有價值,很重要,做好每一件事,加上鍛鍊、飲食、維生素和心靈雞湯,仍然不夠。


他們需要了解自己正在經歷什麼,需要知道自己是正常的,並不是出問題了。他們需要來自“岸上”的幫助。


安全的空間——一個可以表現出脆弱的地方,一個沒有秘密和恥辱感的地方。一位導師。


為中年返場做好規劃


隨著中年和中年以上的人們開始尋求更有意義的、有利於社會的使命,有些人肯定會從事志願者工作,但很多人會承擔商業風險,進入職業生涯的新階段。


中年的時候非常適合開始第二次職業生涯,重新進行挑戰。


加入同類人的圈子


利用高等教育來做自己在人生早期所做的事情:重新探索、重新思考、重新與人接觸,並規劃人生的下一個階段。發生在青少年時期的事情可能會在中年時再次發生。


尋找合適的輔導教練


接受輔導不意味著你已經崩潰,需要修復;相反,你被認為是健康的、完整的,教練試圖闡明你的價值觀,然後幫助你實現生活與價值觀的一致。輔導不同於顧問或諮詢,因為教練的工作不是傳遞建議或專業知識,相反,他們經常把自己稱為你的盟友。他們所受的訓練使他們能夠認真傾聽,注意事物,並提出“我們是誰”、“我們想要什麼”以及如何實現目標等核心問題。


社會支持很重要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和機構開始理解中年過渡究竟是什麼,中年人會開始得到相應的社會支持。中年過渡是一個健康的情感重啟過程,對個人和社會都有很多益處。社區、企業、大學,甚至政府都將為正在經歷中年過渡的人提供資源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