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對你出言不遜,你應該怎麼辦?

師者日記


作為教師,職責是教書育人。在課堂上遇到這樣的的問題應該慎重對待。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該怎麼處理的問題,而是處理之後有什麼後果或者有什麼影響的問題。

學生出言不遜首先要看是什麼情況下。如果學生是智障兒童,應給以理解的同時做出簡單易懂的說服教育;如果學生是一個平時就調皮倒蛋的孩子,就要嚴厲指責加以教育,並給予一定的行為規矩來約束他(她)的行為,既是對他(她)教育,也是對他(她)的負責,也是對其他學生的負責,更是對教育的負責。總之一件事的處理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更要實事求是。

我個人認為,現在的教育工作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去解決,現在的學生接觸新事物多,思想活躍,對孩子的習慣教育,品德教育尤為重要。只是看做作業,上輔導班,不培養孩子從小的自理能力,正確認識世界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我不是三味書屋


若是課上息事寧人,反而會囂張了其他學生的氣焰。老師也面臨下不了臺。

可以說,你剛才這話什麼意思?我作為你們的老師.....(說一段含辛茹苦的話,感動下面的一些人),然後說今天一定要在課堂給我一個解釋,到底是誰做錯了?

然後說要是不給個解釋就不上課。然後靜坐....此時應該有人會帶頭出來安慰其向你道歉。要是成了,就可以繼續上課,對全班態度仍是很好,只不過不再看那個學生。

要是學生不識趣,沒有人站出來道歉,(這種情況一般不太可能。)讓學生自習。老師坐在上面看書。課後再單獨解決。

我的一個老師就曾經做的,自覺有可以借鑑之處,


50歲大媽記錄生活


忍著,當事情過去後跟他談談,孺子可教就多教教,不知天高地厚就讓他自生自滅吧!教育不是萬能的。千萬不可對他動肝火,傷了和氣也傷了自己。


哲遠培訓


作為教師,學生對你出言不遜,那麼大部分是這樣一種情況,你沒有弄清問題,冤枉孩子了,或者學生本身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錯了,感覺非常委屈,用出言不遜的方法來發洩自己內心的不滿,那麼作為教師,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我覺得應該採取以下措施,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能為了所謂自己的尊嚴,和孩子或者是學生,正面衝突,因為正面衝突只會加劇矛盾,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那麼又如何冷處理呢?第一,教師先停止說話,並向學生表示,老師可能冤枉你了,記住是可能,請學生坐下,並思考事雙方矛盾的經過,和自己處理矛盾的方式是否正確?教師繼續進行自己的講課或者其他事情,第二,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之後,找到學生並重新把雙方的矛盾從頭到尾捋一遍,記住,一定要弄清事情的真相,這個時候不要帶任何情緒,只是為了追求事情的真相,在弄清真相之後,如果教師在某些方面出錯,或者情緒過激,向學生道歉,但是一定要指出,即使老師處理問題欠考慮,那麼作為學生的你,是否應該對老師出言不遜呢,讓學生自己思考這個問題,最後告訴學生,對於你的出言不遜,是否應該對老師做些什麼?啟發學生向老師道歉,記住,一般情況下,這種事情不要告訴家長,真正撕破臉皮的話,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從此以後你會失去對學生的信任,你的課堂,也將在這個學生的心中,失去精彩,另外,從教師的角度你也不必和學生髮生激烈衝突,因為他會給你的職業帶來危險而不會讓你有所受益,趨利避害人之本能,學會剋制,是教師最好的法寶,最後祝願,師生和諧相處。


會思考的小蟲


問:作為教師,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對你出言不遜,你該怎麼辦?

  •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考驗教師的教育機智

據新華社電,美國得克薩斯州一名中學生在課堂上對老師出言不遜,付出637美元代價。

我們在規則教育方面可能沒有這樣的法律保障,但我們可以有其他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可真是個「技術活」,當孩子在課堂公開場合犯了錯,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剋制情緒,贏得尊重

孩子當場出言不遜,我們一定要先剋制自己的情緒,偶爾的一心急,我們可能一張口盡損教師的“形象”,把話變成了自己情緒宣洩口,變成了簡單、粗暴的訓斥。

當我們變成怒吼的教師,孩子們的心與我們就遠了,對我們的尊重就少了,耳朵就自動關上了門,門口還大大地寫著兩個字:不聽。

不當眾教育,維護自尊

不當眾教育其實是在維護孩子的自尊。部分教師可能會在課堂上直接揭孩子的短處,殊不知孩子受批評,已經十分難為情,更別說在公共場合了。愛面子的孩子不僅不會因此幡然悔悟,反而是被逼到了“破罐子破摔”的境地。

教育具體,就事論事

我們的教育要具體且具有針對性,孩子才能聽懂。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發現,7 歲以前的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還不成熟。

孩子是聽不進抽象的道理的,只有我們明確地指出,告訴孩子錯在了什麼地方,才有改正的可能。

在與學生交流時,我們可以與學生交流該行為的弊端,如不符合“尊師重道”的優良美德與學生的文明規範,在班級形成了不好的示範與影響作用等,讓學生髮覺行為等錯誤性,從而進行自我檢討與調節。在該過程中教會學生自我行為與語言的管理能力。

聽孩子心聲,情感共振

有時候我們眼中的“錯誤行為”,也許孩子們有一個“正當理由”。孩子當場出言不遜,這種不符合成人期望的行為時,我們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問問“為什麼要這樣做”,給孩子一個申訴的機會,孩子們會更心悅誠服地接受我們的教育意見。

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低頭,而是讓孩子抬頭。


xiao小熊


個人以為,首先是忍。然後向學校領導反映,由學校找學生家長來學校共同處理這個事情。

當然,如果能在學生情緒穩定下來,再和他們溝通,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能誠懇向老師道歉,這是最好的結果。

千萬不要把矛盾激化!

既然選擇了從教,那就胸懷更廣一些,肚量更大一些。他們畢竟是孩子,用你的博學和海闊天空的胸懷去包容他們吧。



百年帝業千年世家


穩住情緒,站穩陣地!

出現這種情況,說明老師的魅力還不夠,是知識?還是人格?

教育是引領,是同向,而不是敵對!

臨場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學生是故意,還是被逼?不管什麼情況,老師要勇敢面對,絕不能一走了之或讓別人處理!最好不要擴散,儘快平息,處理的好會讓老師的形象霎時高大!


流連忘返的老劉


如果在課堂上學生對我出言不遜,我會剋制自己不要衝動,先把場面控制下來,不要使課堂混亂,然後繼續上課,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這個時候切忌衝動,一衝動就會激化師生矛盾,會使課堂秩序更加混亂。下課後回辦公室,我會冷靜思考學生為什麼會對我有這種態度?這個學生平時表現怎麼樣?平時對我,對其他老師的態度有怎麼樣?會進行深刻的反思。分析好原因以後,也不要急於找學生。給點時間給他,這個時間學生情緒會平靜下來,也會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過一兩天後,找個沒有的地方兩個人坐下來好好的聊聊。如果我有錯在先,我首先要向學生道歉,再指出學生錯誤。如果我沒有過錯,我要先了解原因,再對症下藥,甚至嚴肅批評教育。教學是一門技術活,而教育是一門藝術!



安殷河


如果是我,首先我會反思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否是自己傷害到了學生,如果是則和學生共同認真分析並達成共識。如果不是,先讓學生冷靜下來,待其冷靜下來再讓他自己說說自己的行為,並批評教育,讓其做出書面檢討。


數學必會題


冷靜,一定要冷靜。不做處理,下課再找這位同學談談。

其實,在一個糟糕的關係中,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作為老師,也應該反省一下,是不是哪裡沒做好,還是讓同學誤會了。

另外,這個同學能在課堂上出言不遜,那麼他的情緒、思想肯定非常糟糕啦,自己無法排解,內心非常痛苦。作為一個成功的老師,可以理解他,包容他,同情他,改變他。當然,這太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