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Tony老師、鄉村醫生等這些平凡人默默奉獻溫暖城市

社區裡的“Tony老師”、奔波不息的鄉村醫生、義務服務居民的“線上”志願者……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急需之處、細微之處,他們挺身而出、默默奉獻,大街小巷中活躍著他們的身影,城市的記憶裡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他們默默地向社會傳遞著愛與暖,散發著光與熱,使我們見證何謂“我很平凡,我們很偉大”。涓涓細流匯成河,星星之火燃希望。冬去春至,勝利可期。

輪椅上的最美逆行者

“田書記,我適合什麼崗位,請安排。”當社區在黨員微信群裡發起疫情防控志願者招募時,槐蔭區張莊路街道景繡榮祥社區黨員艾憲寶第一個在微信群裡響應號召。這下難住了社區書記田秀民,因為艾憲寶是肢體二級殘疾,高位截肢,出入都需要輪椅。田秀民思考再三,“艾老師,那您多參與宣傳工作吧。”

說幹就幹。艾憲寶在居民微信群裡轉發政府防疫宣傳,同時坐在自己的輪椅上在社區奔走,在樓道口張貼宣傳彩頁,定時巡視樓宇,遇到沒有戴口罩的居民進行文明勸阻。小區路面並非全是坦途,很多地方因階梯需要繞行,有些階梯繞無可繞。“我沒覺得自己比別人差什麼,做力所能及的事,做正能量的事,不要擔心我”。樸素的話語、執著的精神,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防疫志願工作中來。

隨著疫情防控網格化體系的建立,艾憲寶再一次爭取到了電話摸排的工作,他用自己的手機在自己家裡一絲不苟記錄排查居民的返濟情況。艾憲寶在輪椅上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兩個半天的時間就摸排了兩座樓的疫情情況。

“Tony”老師解決社區老人“頭等大事”

社区Tony老师、乡村医生等这些平凡人默默奉献温暖城市

信義莊組織義剪活動。(劉陽攝)

疫情期間,老年人理髮成為一大難題。為解決社區老年人的“頭等大事”,市中區四里村街道信義莊社區聯合“心家園”社會組織在轄區宣傳公益理髮活動。3月16日早上9點,由9名理髮師組成的“義剪團”帶著理髮工具來到信義莊社區機床一廠宿舍北門小廣場。為避免人群聚集,信義莊社區要求分時段預約排號,九人一組,間隔1米,做到安全、有序,隨剪隨走。

活動現場,9名理髮師佩戴口罩,手部消毒後,為社區老人開始理髮,並對理髮工具做到一人一消毒。社區還召集志願者在理髮點上維持秩序,並對現場進行反覆消毒,確保社區居民的健康安全。理完髮的王大爺精神抖擻,稱讚道:“這個服務真是想到我們心坎上了,實實在在解決了我們的理髮難題。”一上午的時間,“義剪團”為轄區60餘名老年人完成了理髮服務。

奔走在鄉間小路上的“最美村醫”

3月18日一大早,濟南先行區孫耿街道堤口村鄉村醫生楊懷亮匆匆走出家門,背起噴霧器,拿著藥箱,準備去村裡的貧困戶及失能人員家消毒、測體溫、量血壓,“這一趟下來需要些時間,所以我得早出門,一會兒還得去患有糖尿病的村民家中測血糖。”

社区Tony老师、乡村医生等这些平凡人默默奉献温暖城市

奔波在一線的鄉村醫生。

提著醫藥箱走在路上,70歲的楊懷亮有些步履蹣跚,因股骨頭壞死,已連續兩年動過手術。儘管如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還是毅然決然地衝鋒在前。從2月1日起,每天堅守在村口的勸導站,對過往車輛消毒,為人員測體溫、登記;他還隨身攜帶著更為精準的體溫計,對體溫測量出現異常的人員進行二次測量,一旦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村委。

無獨有偶。在章丘區官莊街道馬鬧坡村抗“疫”一線,同樣活躍著一位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的老村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67歲的張紹義第一個報名,參加普雪路萊蕪交界處北王檢測點的執勤任務,而此時他智障的妻子因右腿骨折還臥病在床。有人勸他家裡有特殊情況不要再執勤了,可他卻淡然回答道:“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我不能辜負黨的培養,不能辜負群眾對我們醫務人員的期望,疫情防控中保護群眾健康安全,是一名醫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00”後唱響戰“疫”青春讚歌

家住歷城區港溝街道田莊村的馬新宇是煙臺大學文經學院機電工程系的一名學生,在學校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平時就熱衷於志願者活動的他,在田莊村黨支部書記楊興海發佈志願者招募通知後坐不住了,他很想為田莊村的抗疫工作出份力。在馬新宇的帶動下,轄區內的馬夢曉、楊雲龍、劉振豪、鄒友寶、孫明豪、田慶斌、曹忠宇、侯本廣等多名“00後”大學生也踴躍報名參加志願活動。

疫情發生後,田莊村施行封閉管理,對全村32棟樓一處不漏全部消殺。“天氣冷,手凍僵了,有點不大聽使喚,”志願者楊雲龍使勁搓著手說,一天下來揹著噴霧器的他,已經樓上樓下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了。在抗擊疫情期間,這些年輕的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參與到這場青春戰“疫”中,用自己的堅持與付出,助力家鄉抗擊疫情。

上門服務春風送暖入人心

商河縣韓廟鎮店子街村有個老人叫李智英,今年80歲。按照規定,80歲以上老人可以享受高齡補貼。李智英之前從未辦理過銀行卡,已經臥病在床多年的她,現在也無法親自到銀行網點辦理開卡業務。

社区Tony老师、乡村医生等这些平凡人默默奉献温暖城市

上門服務暖人心。

韓廟鎮工作人員排查老齡人口情況時瞭解到李智英老人的困難,立即幫忙聯繫商河農商銀行韓廟支行,商量能否上門辦理業務。鎮政府的提議與農商銀行“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的服務理念不謀而合,韓廟支行當即決定在程序合規的基礎上特事特辦,開展上門服務。當日下午,韓廟鎮政府工作人員就帶領商河農商銀行韓廟支行的黨員帶著食用油、面等慰問品和相關業務憑證上門為老人服務。業務辦理完畢後,工作人員體諒到老兩口年老體弱、行動不便,主動幫他們打掃了衛生,整理房屋周圍的雜物。

大明湖畔向陽花開

疫情來襲,生理的病痛成為煎熬和考驗,心理的壓抑也是不容忽視的危害健康的因素。歷下區大明湖街道聯合濟南市心理衛生協會,發起“向陽而生,公益抗疫”活動,由專業的心理健康團隊成立“向陽花”心理援助熱線志願組,開通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服務。“向陽花”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預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濟南市受疫情影響的患者、密切接觸者、醫護人員等。該志願團隊的負責人李軍經常參加大明湖街道的社區活動,是居民和商圈白領都很熟悉的“靜如老師”。只要有閒暇,她就會為商圈白領提供心理減壓的服務。疫情發生後,李軍和團隊主動向街道提出組建心理干預熱線的想法,先在街道範圍內試點服務,同時壯大心理專家團隊,在街道的助力下逐漸在全區、全市推廣服務熱線。

熱線是看不見的一縷陽光,“向陽花”已經“綻放”了1個多月,8位心理專家服務時長已有248個小時,接待熱線案例48起,除了歷下轄區的民眾,還有來自於北京、泰安的案例。他們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用公益的情懷,在這場疫情之下,散發芬芳。

金色陽光社區有個“線上”志願者

天橋區堤口路街道金色陽光省外返濟備案管理微信群內,一個叫“簡簡單單”的微友特別活躍,每當居民有任何需求,她都會及時回覆。她就是志願者劉男。2月4日,劉男從遼寧婆家返回濟南,居家進行隔離。隔離期間,她發現群內人員上報體溫信息比較混亂,各種物資需求也都比較分散和龐雜。“這麼混亂的信息,得給工作人員統計帶來多大麻煩。”劉男心想。於是,她主動給居委會工作人員打電話,提了一些群內管理的想法,她還主動申請做群內信息統計工作,成為一名居家隔離的志願者。

隨著省外返濟人員越來越多,居家隔離人數達到200多人,每天2次記錄體溫信息、統計需求信息等工作量越來越大,劉男每天早上7點就開始關注手機內的信息,晚上10點多還要在群內回覆住戶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