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寧晉縣蘇家莊——楹聯首村傳美名


走進寧晉縣蘇家莊——楹聯首村傳美名

蘇家莊鎮,錄屬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鎮政府駐地蘇家莊村,位於縣城東北21.2公里處,鎮區面積86.67平方公里,耕地5 .85萬畝。北界趙縣、晉州,東鄰四芝蘭鎮、辛集市,南接大陸村鎮,西靠唐邱鎮。轄蘇家莊、司馬、高莊窠3辦事處,22行政村(自然)村。1953年置蘇家莊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後撤鄉設鎮。

走進寧晉縣蘇家莊——楹聯首村傳美名


轄蘇家莊、趙羊杯、孫羊杯、段羊杯、畢家寨、湯家寨、小楊莊、段木莊、高莊窠、東丁村、西丁村、西馬莊、南高李莊、北高李莊、東馬莊、司馬、伍烈霍、浩固、王家莊、北朱家莊、李羊杯、疙瘩頭22個行政村。

農業

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棉花等,兼有果林種植,素有果鄉美稱,生長了130年之久的河北“梨樹王”在趙羊杯村,全鎮果樹種植面積4596畝,居全縣之首。

走進寧晉縣蘇家莊——楹聯首村傳美名


工業

化工、電纜、機件、服裝、食品五大行業挑起全鎮經濟大梁。建立、完善了司馬電纜、北朱家莊機件、浩固化工3個工業小區,形成特色產業。1998年,鄉鎮企業攤點1722個,益達化工廠氰尿酸遠銷美國。


走進寧晉縣蘇家莊——楹聯首村傳美名

人文

蘇家莊鎮紮實推動農村文化建設,大力弘揚文明鄉風,為構建和諧鄉村注入了正能量。

  鄉賢文化溢新風。鄉賢會緊緊圍繞調解民間糾紛、活躍農村文化、助推騰籠換鳥、發展電商創業、弘揚社會新風等方面紮實開展工作,鎮老幹部支部獲評省級先進老幹部支部,北高李村獲評邢臺市文明村,趙計林、孫翠巧獲評邢臺市感動邢臺網絡人物。

走進寧晉縣蘇家莊——楹聯首村傳美名


  文英雅集展魅力。英西特園林牽手古丁橋藝苑成立了全縣第一家農村大型文化組織——文英雅集,每年春秋兩季開展書畫筆會、吟詩作對、戲曲演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建設文化強鎮和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走進寧晉縣蘇家莊——楹聯首村傳美名


  楹聯首村傳美名。司馬村在全省首家成立了村級楹聯協會,累計投資200餘萬元改建、新建了楹聯協會大樓和5個楹聯作品展廳,並配備了桌椅、電腦和影像設備,發展骨幹會員近70名。使之成為活躍村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化素養的載體,豐富新農村建設的內涵。

走進寧晉縣蘇家莊——楹聯首村傳美名


  開展各種活動。成立了高莊窠文藝隊、北高裡村群藝隊、北朱家莊村娛樂隊、司馬村健身球隊等十幾支群眾性文化娛樂組織,經常性地開展文化活動。開展文明村、文明戶等評選活動,以典型帶動,弘揚傳統美德,促進家庭和睦、鄰里和處、社會和諧。

環境

蘇家莊鎮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全力加快人居環境改善步伐,打造新時代美麗鄉村。

走進寧晉縣蘇家莊——楹聯首村傳美名


營造“一個氛圍”:開展以“打造美麗蘇家莊鎮”為主題的“四進”(進機關、農村、學校、企業)活動,倡導全鎮養成整潔文明生活習慣。組織各村支書、環衛公司到換馬店鎮秦邱、北棗村等村對標學習,找不足、強舉措,激發幹勁。發放倡議書,倡導廣大群眾爭做環境整治的宣傳者、推動者、引導者和監督者。

築牢“兩個保障”:一是抓投入、添設施,著力加強硬件保障。引導環衛公司投資160多萬元購置垃圾車、垃圾桶、三輪車等垃圾處理基礎設施。二是抓考核、建機制。制定農村生活垃圾市場化運行機制、評先機制等制度,推行“周通報、月評比、季考核、年總結”的監督考核機制,實行“鎮督促環衛公司、環衛公司督促村、村督促戶”的三級考評模式。

強化“三支隊伍”:一是領導隊伍。成立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督促各村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確保工作正常開展。二是保潔隊伍。全鎮22個村合理配置近百名環衛工人,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三是志願者隊伍。引導各村每村請一名鄉賢監督環衛,組建以老黨員、老幹部、老模範、老教師、老退伍復員軍人等“五老”人員為主的志願隊伍,經常性地督促檢查開展環境集中整治活動。

走進寧晉縣蘇家莊——楹聯首村傳美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