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春耕“交響曲”在三湘大地播下希望的種子

奏響春耕“交響曲”在三湘大地播下希望的種子

三湘大地春耕忙。

紅網時刻記者 潘錦 長沙報道

春暖花開,正是耕種好時節。在三湘大地的田間地頭,種植戶們辛勤勞作,播下希望的種子,等待著收穫的喜悅。

湖廣熟,天下足。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湖南穩字當頭,金融加持,科技賦能,全力組織春耕生產,築穩糧食安全壓艙石。

降本增收牽好早稻生產“牛鼻子”

3月16日,在岳陽縣中洲鄉萬畝油菜核心示範區內,農技員榮焱耐心指導群眾進行病蟲害防治。按照現在的長勢,他預計每畝將產油50公斤,今年又是個豐收年。

在益陽謝林港鎮,種糧大戶李進今年計劃流轉1207畝耕地種植早稻,在領到政府發放的2800斤早稻雜交谷種後,他的臉上笑開了花。

飯碗要牢牢端在中國人手中,就要千方百計穩住農業生產。中央一直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今年更是高頻調度部署春耕生產,多次強調要抓好春耕備耕工作。

湖南是產糧大省。連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抓好春耕備耕作為穩定農業生產的首要任務。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強調,要在抓好春耕生產等方面一項一項精準施策。

時下,抓好早稻生產,就是抓到了糧食生產的關鍵,牽住了糧食生產的“牛鼻子”。

“在糧食單產到達一定數量後,要想增加糧食總產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增加種植面積。”湖南一位農村基層工作者坦言,土地絕對面積是有限的,只能增加相對種植面積,變每年種植一季水稻為種植兩季是個好辦法。

為此,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抓緊、抓細、抓實春耕生產各項措施。截至3月23日,全省早稻播種面積達915.7萬畝,比去年同期多8.09個百分點;全省蔬菜在田面積220萬畝,馬鈴薯、蠶豌豆、小麥等夏收糧食作物面積達156萬畝,生育期較去年略早,長勢較好;全省油菜在田面積1991萬畝,比上年增加140萬畝。

益陽赫山區紅勝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段照一家是種糧大戶,去年早稻他們集中育秧38.6畝,供合作社1600畝農田使用。今年計劃集中育秧130畝,可為4500畝農田提供秧苗。

不僅種糧大戶擴大了早稻種植面積,一些散戶也紛紛種起雙季稻。原本只種一季稻的赫山區歐江岔鎮村民袁俊,今年在紅勝合作社訂了1800個拋秧盤,準備將20畝農田全部改種雙季稻。

在赫山區筆架山鄉新崇安村,今年74歲的村民楊宗凡已流轉稻田20畝,準備種雙季稻。早些天,村黨總支書記胡放明告訴他,今年村裡專門集中育秧13.2畝,免費供應給家裡無主要勞動力的農戶和貧困戶。

擴大面積種雙季稻是做“加法”,在種植成本方面卻要做“減法”。

湖南省政府專門出臺政策措施,在全省66個早稻生產重點縣市區,支持發展300萬畝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

如今,在岳陽縣、益陽南縣等地,稻田養蝦引領農業新潮流。農戶們在稻蝦種養基地變種一季稻為雙季稻,既不耽誤小龍蝦養殖,又能多撿回一季糧。

奏响春耕“交响曲”在三湘大地播下希望的种子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在屈原管理區河市鎮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培訓基地考察春耕生產。

常德市澧縣火連坡鎮古城崗村今年在30畝水稻田中投放了2萬多隻扣蟹苗,實行 “稻蟹共生”種養模式,拓寬村民的增收渠道。

貧困戶孫際英在村裡的發動下,將自家的3畝多稻田都養殖了扣蟹。扣蟹苗由養殖合作社提供,等秋季扣蟹成熟後,合作社再統一收購。

補貼“加碼” 種糧戶吃下“定心丸”

不管是種糧大戶還是普通農戶,要想調動他們的種植積極性,就必須提高其生產效益。

今年,湖南省級共統籌落實早稻生產相關資金5.6億元,對300萬畝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按每畝6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對10個機拋秧作業試點縣,每縣補助200萬元;對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的機插(拋)秧按每畝大田4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

補貼“加碼”,種植戶們緩解了“手頭緊”的問題,吃下了春耕“定心丸”。

3月22日,在岳陽汨羅市汨羅鎮江景村廣友水稻專業合作社育秧中心,全自動水稻播種流水線正高效運轉,工人們鋪基質、灑水、播種。該合作社負責人曾嶽華說,今年早稻面積準備增種到1200畝。

今年,汨羅將整合稻穀目標價格補貼資金、耕地地力補貼結餘資金、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等項目和獎補資金5000萬元,用於早稻生產各類補貼,對完成集中育秧、早稻生產任務的鎮、村還將給予獎勵。曾嶽華和社員們真是越幹越有勁。

為鼓勵種糧,益陽赫山區整合不低於3000萬元的涉農資金支持集中育秧、種子採購等關鍵環節,對集中育秧拋秧秧田、機插秧秧田、種糧大戶種植雙季稻且實行粉碎還田的都給予補貼。

常德桃源縣今年對種糧戶購買有序拋秧機的,在原有基礎上每臺都有補貼;另外,對於機拋秧1000畝以上的大戶,還有額外補貼。

當地種糧大戶婁言明在詳細瞭解了有序拋秧機的性能優勢和購機優惠之後,默默算了一筆賬:“買機器有補貼,用機器插秧也有補貼,政府太給力了!”

科技賦能 築穩糧食安全壓艙石

桃源縣是糧食生產大縣。近年來,全縣不斷推進農業現代化,今年將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引進60臺套有序拋秧機和高速插秧機,綜合機械化率將提高到81%。

奏响春耕“交响曲”在三湘大地播下希望的种子

種植戶辛勤耕種,等待收穫。

科技賦能,搶抓農時,提高拋秧效率,種糧大戶婁言明真切嚐到了甜頭。他現在流轉了3000多畝水田,以前人工拋秧和機插,大概要半個月,現在只要一個星期。3000多畝的插秧成本,以前要32萬元,今年大概只要19萬元,成本壓力小多了。

在吉首,村民戰疫不鬆勁,無人機上陣助春耕。

“大家站遠一點,把自己口罩都帶好,做好防護”。在吉首市乾州街道西門口村的油菜基地裡,一架植保無人機盤旋上空噴灑農藥,該市農業農村局植保幹部時明剛用洪亮的聲音提醒在場的農民群眾。

“通過無人機統防統治,可以提高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效率,減少農藥施用量。”時明剛說,無人機飛防作業還可以減少人員聚集,有利於疫情防控。

在益陽南縣,涉農部門組織技術專家通過農村廣播“村村響”召開廣播會,指導群眾做好稻蝦田春耕備耕工作;製作PDF文件、微信視頻,通過電視、廣播電臺、微信群等途徑將生產技術宣傳到村到戶;開通網絡線上專家答疑,抽調技術骨幹服務隊伍,走到田間地頭,指導群眾稻蝦生產,解決生產難題。

洞庭蝦網還開展網紅直播帶貨、微商銷售,銷售稻蝦產品共計2200多單。除了網紅帶貨,在農副產品產銷對接上,不可不提“湘農薈”。

3月13日,由湖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支持,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由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運營的湖南農產品權威營銷新平臺“湘農薈”正式上線。湖南掀起的這場轟轟烈烈的“信息化助農”行動,就是為了讓農副產品有銷路,讓農民有幹勁、有奔頭。

這是湖南真正實現農業現代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更是湖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助力穩定脫貧、完成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躍升的核心驅動。

有了政策和平臺,關鍵還要靠人落實。連日來,湖南累計派出1.1萬名機關幹部,通過各種形式指導春耕生產。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成立66個早稻集中育秧專家指導組,進入重點縣駐點技術指導;全省102個縣級農機化技術指導小組,遠程指導農機合作社檢修保養農機具15萬臺套,現場及遠程培訓600場次,培訓機手近4萬人次。

一年之計在於春,希望的種子已經播下,湖南必將迎來碩果累累的收穫季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