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春“望”三湘

00:00

春“望”三湘

編者按:就算“疫”外,也是春天。嶺上的茶與桃,塘裡的魚和蟹,田間飄香的油菜花……都在等您品味,這是全村的希望,也是吃貨們的野望。今天,我們推出《春“望”三湘》專題,帶不能春遊的您,感受物產豐盈的湖南。

紅網時刻2月29日訊(記者 文建美 通訊員 李澤紅)2月27日,常德桃源縣易禾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仁山與種糧大戶戴青雲落實今年富硒水稻的種植面積。去年,戴青雲種植了600畝富硒水稻,獲得了較好的效益。和戴青雲一樣,在桃源縣泥窩潭鄉,不少當地老百姓加入到易禾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種植富硒水稻走上了致富路。

“泥窩的米,陬市的糖,河洑的油條一排長”這是常德區域內自古流傳的民謠。2014年,馮仁山發現當地許多勞動力外出打工,素有“長壽之鄉”“富硒稻米之鄉”和舊時“中國南方貢米基地”之稱的泥窩潭不少農田荒廢,他很是心痛:不能讓這些金字招牌成為擺設。開過雜貨店、辦過服裝超市的馮仁山坐不住了,第二年,馮仁山開啟了第三次創業——成立桃源縣易禾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並與相關的農資公司、銷售公司和育種公司合作,當年流轉1058畝土地,種植優質水稻和育種。由於泥窩潭沒有工業和生活汙染,加之土地硒含量豐富,生產出的大米經檢測符合富硒大米標準,“泥窩貢米”在市場上一炮打響,受到了消費者廣泛好評。

2017年,桃源縣易禾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應用“泥窩貢米”傳統種植技術成果,建設有機、富硒大米生產基地,實實在在地做富硒、有機大米,弘揚“泥窩貢米”傳統文化,打造“泥窩富硒貢米”品牌,合作社被授予桃源縣富硒水稻生產加工基地。2019年,在第三屆中國富硒功能農產品博覽會上,泥窩貢米富硒大米榮膺“中國富硒好米”稱號。在桃源縣2019年度創業創新大賽中,馮仁山榮獲鄉村振興組一等獎。目前,合作社年均流轉耕種水田面積800餘畝,與公司+農戶+合作社的模式簽訂訂單協議,回收優質富硒稻穀,納入合作社全程統一服務2700餘畝,“泥窩貢米”遠銷全國各地。去年,合作社營業收入已過千萬元,今年爭取突破五千萬元。

硒是人體必不可缺乏的微量元素之一,被譽為“生命火種”“抗癌之王”“長壽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護和修復細胞,提高紅細胞攜氧能力,增強人體免疫力,解毒、排毒,癌性腫瘤的預防等作用。桃源縣土壤天然硒資源豐富,已查清的63%國土面積中,富硒土壤約佔51%,達到330萬畝,是“中國十大富硒之鄉”“中國硒鄉”“中國富硒稻米之鄉”。通過多年來的建設,桃源縣形成了“以富硒稻米為龍頭,以富硒茶葉、功能油品為重點,以富硒果蔬、蜂蜜、黑豬、肉牛、蛋雞、紅薯、皇菊等為特色”的“1+2+N”產業體系。

2019年,桃源縣生產的富硒產品有26類、83種、186款。桃源的富硒大米不僅品質好,而且含硒量穩定。據桃源縣食品藥品工商質量監督管理檢測檢驗中心抽檢結果,桃源富硒大米的硒含量都在0.5mg/kg左右。在桃源,興隆、泰香、龍鳳、錦繡農牧、食健堂、中碩等10餘家富硒稻米生產企業百花齊放,生產的富硒稻米聲名遠揚、暢銷全國。2019年,桃源縣富硒水稻面積114782畝,產量42928噸,銷售額達到了3.8589億。2020年,桃源的富硒大米在質量上將再上一個新臺階。

請廣大消費者放心:今年,讓你吃出健康的桃源富硒大米管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