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是如何輕而易舉的取得燕雲十六州?

遼朝自太祖立國以來,其實真正的大發展時期是在太宗為帝的二十年裡。

尤其是在得到燕、雲十六州以後,即佔據了俯瞰中原的有利地形,又能夠取得豐富的糧食和大筆財賦。更為重要的是,佔領了燕雲,就使得契丹民族更快更好地接受了漢族民族的先進文化,也使得契丹的統治者學到了漢族統治者先進的治國經驗,從而奠定的大遼王朝二百餘年的基業。

遼國是如何輕而易舉的取得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週地圖

大遼之所以能夠輕而易舉地得到燕、雲等十六州之地,完全是因為利用了漢民族的內部矛盾。當時正是漢族內部紛爭不斷,社會動亂不已的時期,而遼太宗則抓住這個機會,在漢民族中本來就矛盾難分難解的時候,又人為地製造了很多矛盾,然後從中漁利。

在遼王朝興起的時候,中原地區正處於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遼太宗即位時,中原地區的北方,是在後唐的統治之下。在遼太宗即位的前一年,後唐的重要將領李嗣源在亂兵中奪得帝位。與五代時期的其他皇帝比起來,後唐明宗李嗣源可以說是比較開明的一位。他在位的的八年,戰爭較少,賦役較輕,社會也算比較安定。人民在長期的動亂之中,獲得一個短暫的喘息機會。

遼國是如何輕而易舉的取得燕雲十六州?

後唐明宗李嗣源

儘管中原地區比較安定,遼帝國仍然想方設法利用中原地區的矛盾。後唐明宗天成三年(公元928年),唐義武軍節度使王都遣人獻定州歸遼,以求援兵。後唐派大軍討伐王都,王都派人向遼太宗乞援。大遼君臣認為這是利用中原統計集團內部矛盾的一個大好時機,遂命溪人禿裡鐵刺前往救援。四月鐵刺敗後唐將領王晏球於定州。不久,後唐便派大軍包圍了定州,鐵刺請遼太宗派兵增援,太宗覆命惕隱涅裡袞、都統查刺前往。但是,這次出兵實在是一個大大的失敗。數月之後,定州便被後唐所破,鐵刺戰死,涅裡滾、查刺等數十人被俘。對這次失敗,遼太宗非常後悔,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他下令厚厚賞賜戰死將校家屬。

遼國是如何輕而易舉的取得燕雲十六州?

遼太宗耶律德光

遼太宗不甘心失敗,在這年的十一月,又決定親自率兵討伐後唐。後唐政權為了緩和矛盾,派遣使者前來修好,遼太宗拿不定主意,徵求左右大臣的意見。大臣們都說:“唐數遣使來,實畏威也。未可輕舉,觀畔而動可也。”遼太宗也認識到此時的後唐已不同以往,不是武力所能夠征服的,於是接受大臣們的意見,班師回兵。

大遼一直在等待機會介入中原事務,等了幾年,這個機會終於來了。後唐王朝在明宗去世後,內部發生了皇位之爭,明宗之子李從厚繼位為帝,使李從厚與李嗣源養子李從珂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李從珂自幼與養父李嗣源一起南征北討,戰功卓著,李嗣源在位時,他已經手握重兵。李嗣源死後,李從厚繼位,李從珂受到猜忌,由鳳翔調河東,不聽詔,致使矛盾公開化。後唐閔帝(李從厚)應順元年,李從珂起兵打敗李從厚,繼位為帝。大遼君臣認為這是個奉天行討的好機會,準備趁機南下,以取漁人之利。八月遼太宗親自率兵南下,攻佔了河陰、靈丘、陽城及窪只城等地。由於暫時沒有間隙可乘,在奪取數城後,太宗下令退兵,繼續等待時機。

遼國是如何輕而易舉的取得燕雲十六州?

後唐域圖

李從珂的繼位不僅沒有解決後唐王朝的內部矛盾,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不久,明宗的女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便起兵反對李從珂。李從珂發兵征討,石敬瑭派遣使者向大遼請求救援。遼太宗很機敏地意識到這是個上好時機,下定決心再度南下。經過和後唐軍隊一番戰鬥,最終使得石敬瑭解圍。李從珂覺得無力迴天,心情憂鬱,每天只知酣飲悲歌。

遼太宗在救出石敬瑭後,毫不客氣的以主人自居。為了顯示自己的主人地位,在該年十月,冊封石敬瑭為晉王。後來,又冊封石敬瑭為“天子”,即“大晉皇帝”。大遼君臣見大局已定,決定班師回國,石敬瑭準備去洛陽做皇帝,去向遼太宗辭行,二人執手相約為父子,36歲的耶律德光(遼太宗)為父,44歲的石敬瑭為子,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真是歷史一大奇聞。

遼國是如何輕而易舉的取得燕雲十六州?

“兒皇帝”石敬瑭跪拜“父皇”遼太宗

石敬瑭為了感謝其“父皇”的冊立之恩,於公元938年十一月,派使臣把幽、薊、瀛、莫、涿等十六州並圖籍獻給大遼。得到十六州後,遼太宗大喜,由於新的到大片漢人居住之地,需要用漢人的方法治理國家,遼太宗下令對官制進行改革,來適應新的形勢。

遼國得到燕雲十六州,不僅僅是一塊土地,還是關係到在以後與漢民族的鬥爭中佔據了優勢,大遼起兵可以毫無阻攔的奔馳到黃河北岸。而對中原來說,不但長期深受大遼鐵騎的侵擾,而且還在之後的戰爭中處處被動,後來幾百年間,未能得到戰爭的主動權。正因如此,漢族一直把為了當皇帝而引狼入室的石敬瑭稱為民族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