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出了三位總理,在印度歷史上,尼赫魯家族到底有多強?

如果談起印度在二十世紀的著名政治人物,除了舉世聞名的"聖雄"甘地以外,對於大多數讀者朋友來說,最為知名的,恐怕就是印度獨立後的首位總理尼赫魯了。尼赫魯,全名為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他是印度獨立之後的第一位總理,同時也是印度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理。(從印度獨立的1947年到他去世的1964年,他都是印度總理。)在他擔任印度總理期間,他算是世界政壇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

一家出了三位總理,在印度歷史上,尼赫魯家族到底有多強?

他作為甘地的繼承者,在成為印度第一位總理的同時宣佈了印度的獨立。他反對殖民主義,在1954年,以《聯合聲明》的方式,與訪印的周恩來總理一同提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且在之後又與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埃及總統納賽爾等人一同發起了不結盟運動。成為了一位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政治領袖。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尼赫魯出身的家族不僅擁有這一位總理,這個家族在20世紀的後半葉,居然連續誕生了三位印度總理。這個家族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家族呢?

一家出了三位總理,在印度歷史上,尼赫魯家族到底有多強?

尼赫魯家族,又稱尼赫魯——甘地家族。(這裡的甘地並不是說作為印度"聖雄"的甘地和尼赫魯家族有著血親關係。)這個家庭與現代印度的關係,要追溯到我們所熟知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父親——莫蒂拉爾·尼赫魯。他是一位早期的印度獨立運動積極分子,也是印度國民大會黨在前甘地時期的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曾擔任過主席一職。而尼赫魯家族和印度國民大會黨的聯繫就是從莫蒂拉爾·尼赫魯開始的。

一家出了三位總理,在印度歷史上,尼赫魯家族到底有多強?

印度總統府

尼赫魯家族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就是我們上文提到過的印度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了。我們在前文已經提到過他不少的事蹟,不過他漫長的政治生涯裡,以上的事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天資聰穎,上學時進步神速一路升班,16歲之前都只是由私人家庭教師教育的他,在進入中學兩年後,就考入了劍橋大學,主修自然學,但在大量接觸人文社科類的知識後,考取了律師資格,成為了一名律師。

一家出了三位總理,在印度歷史上,尼赫魯家族到底有多強?

在他27歲那一年的國大黨年會時,第一次見到了甘地,甘地關於堅持爭取印度獨立的主張對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從而使他和國大黨的關係日益密切。在和甘地一起並肩作戰的過程中,他與甘地結成了親密的夥伴關係,逐漸成為了甘地的繼承者。甘地在1941年評價他們兩人的關係是說道:"有些人以為我跟尼赫魯已經漸漸疏遠,那是因為我跟他早已成為夥伴,並且使得尼赫魯以後繼承我的地位。"後來的故事我們也都知道了,甘地被刺後,尼赫魯繼續帶領印度開展獨立運動,最終尼赫魯成為了印度獨立後第一位總理。

尼赫魯家族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是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親生女兒英迪拉·甘地。由於她的丈夫名叫費羅茲·甘地,所以在婚後她改名為英迪拉·甘地。這也就是為什麼尼赫魯家族又叫尼赫魯——甘地家族的原因。英迪拉·甘地從小因為家族和祖父、父親的身份的原因,培養出了堅強、獨立自主的性格。

一家出了三位總理,在印度歷史上,尼赫魯家族到底有多強?

她在1947年印度獨立與分裂的過程中,為數以百萬計的病人提供了藥物資助,首次參與公共事務。在她的父親當選第一任總理之後,她前往德里,去協助剛剛當選總理而壓力倍增的父親。成為了其父親的私人助理和看護,為父親分憂。在1959年至1960年間,她參加了國大黨主席的競選並且成功當選,併兼任其父親的幕僚長。不過其父極其反對任人唯親,所以她並沒有參加1962年國大黨主席的競選。


1964年,其父去世後,她在新任總理的力邀下通過競選進入政府機關,被委任為資訊廣播大臣。在其任上她樹立了良好的形象。1965年,印巴戰爭是,她執意選擇前往克什米爾首府度假。在那裡,她重整了當地政府,並邀請傳媒到訪,以此來令國民消除疑慮。這些行為使她的威望大大增強。當時的人稱她為:"一群婦人內閣中唯一的男子漢"。

一家出了三位總理,在印度歷史上,尼赫魯家族到底有多強?

德里,印度門

在總理突然意外去世後,在激烈的繼任者爭奪中,她被國大黨當時的主席推選出戰總理。結果在議會中獲得了355票,超過另一位熱門候選人一倍,成功當選印度第三任總理。她一共兩次當選總理,在其第一次當選總理的任上,她打贏了第三次印巴戰爭,使得東巴基斯坦成功獨立,成為了現在的孟加拉國。為了防範來自中國的核威脅,加速了核研發,成為了擁核國家,但也倒逼了巴基斯坦加快了核發展。

不過在其第一次執政後期,由於被指責獨裁統治,加上被政敵宣稱其大選舞弊。使得其政敵以此在全國發動示威,結果示威後來演變成騷動。然後她動用了使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的方式,對騷亂進行鎮壓,逮捕了敵對政權的領導層。這種狀態持續了19個月,當她再次重開大選時,結果遭受慘敗,被迫下臺。等到她經歷下臺被捕的困境再次當選後,卻在1984年被當初得罪過的錫克教所刺殺。

然後,就是尼赫魯家族的第四代代表人物,英格拉·甘地的長子拉吉夫·甘地,在母親遇刺後,他在幾小時後迅速被國大黨推選為新總理。並且在兩個月後的全民大選中獲勝。他當選時由於比較年輕,所以不像之前的總理那麼保守,在他的任上,印度改善了蘇聯以及中國的外交關係。

一家出了三位總理,在印度歷史上,尼赫魯家族到底有多強?

也是在他的任上印度在電腦方面取得了極大的進步,才會有今天印度的IT人才世界聞名的景象。他還進行了市場化改革,使得印度經濟在之後增長迅速。但不知是不是詛咒的原因,拉吉夫·甘地也沒有得到善終。1991年,之前被印度軍隊在作戰時殺害了不少人的泰米爾人,選擇以自殺式爆炸襲擊的方式,炸死了拉吉夫·甘地。和他母親一樣,他也死在了任上。

不過,尼赫魯——甘地家族並沒有在其死亡後就走向沒落,他的遺孀索尼婭·甘地為了捍衛家族的名聲,和國大黨的期盼,在1997年加入了國大黨。並且在1998年成為了國大黨主席。在2004年,國大黨獲得勝利,她差一點成為家族第四位總理,以及第一位外國出生的總理,不過她主動放棄了出任。時至今日。索尼婭·甘地依然是國大黨的領袖,尼赫魯家族對印度政壇的影響,還在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