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篇,《鬼谷子》捭阖之术结篇

【原文】

每日一篇,《鬼谷子》捭阖之术结篇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园方之门户。


每日一篇,《鬼谷子》捭阖之术结篇

【注释】

1、阳而终阴,阴极反阳:意为阴阳运动,彼此相生,互相转化。

2、相求:相互需求,相互辅助。

3、说人:与人谈话,游说。

4、园方:指世上的有形事物和无形事件。圆,以喻无形。方,以比喻有形。


每日一篇,《鬼谷子》捭阖之术结篇

【译文】

阳就是活动前进,阴就是静止潜藏,阳动必然显现,阴止必然潜藏。阳返还停止于阴,阴到了极点,就会转化为阳。凭借阳气活动的人,要靠道德来相互感化;凭借阴气隐藏的人,要用可以看到的行为相互帮助。从阳的方面去追求阴,要以道德包容对方;从阴的方面去接近阳,就要显现出来实际去做。阴阳相辅相成,互为其用,集中体现在捭阖之术上。这就是天地自然界以及人世社会中的阴阳之道,这就是游说他人的根本原则。捭阖是万事万物的即定法则,是天地万物运行的途径。


每日一篇,《鬼谷子》捭阖之术结篇

【解析】

最后一段,鬼谷子对阴阳两个概念进行了阐述。

鬼谷子认为,人要运用阴阳的变化来实行损害和补益,离去和接近,背叛和归附。阳则前进,阴则隐藏,该阳则阳,该阴则阴。阴阳结合,适合捭阖,定能无所不出,无所不入。

每日一篇,《鬼谷子》捭阖之术结篇

古代有一个传说,说有一种叫“泥鱼”的动物,每当天旱,池塘中的水逐渐干涸时,其他鱼类都因失去水分而丧失生命。但是,泥鱼依然悠闲自得,它找到一处足以容身的泥地,把整个身体钻进泥中不动,这就是它采取的“阖”的战术。由于他躲藏在泥中动也不动,处于一种类似休眠的状态。所以,可以待在泥中半年,一年之久而不死。

每日一篇,《鬼谷子》捭阖之术结篇

等到天下了雨,池塘中又积满了水,泥鱼便慢慢从泥中钻出来,重新活跃于池塘中。其他死去的鱼类尸体成了它最好的食物。它便能很快地繁殖,成为池塘的占有者,和统治者。顺应天道即能生存,由于泥鱼具有这种适应天道地能力,所以成立不死之身地奇雨。

人也应该具备像泥鱼这样适应天道地能力,即适应外界情形地变化,适应不同对手地情况,“捭阖”有度,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