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中院“22344”机制推进“双进”工作走深踩实

近日,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召开了全市法院工作会议,明确将提升办案质效作为全年工作的主旋律,以“22344”工作机制为抓手,推进纵向有进步、横向有进位“双进”工作纵深发展,力促主要审判质效指标持续向好,将“案件小院”建成“审判强院”。

挖潜提质效,用好“两支队伍”

铜川中院抽调全市法院资深法官、监察室人员、审管办人员组建全市法院固定化的专业质评员队伍,每季度对两级法院“四类案件”、长期未结、发回重审、信访投诉等案件类型进行评查。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加强法官助理队伍,结合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将行政部门的法官助理进一步压缩,全面砸实法官助理的文书起草等核心职责,“以事确权”科学配置团队内部各主体的职责权限,充分盘活、用足审判资源。

该院管理提质效,突出“两个管理”。推动两级法院审管办管理职能转型升级,强化管理权威与效能。充分发挥审管办态势快报、深度分析、督促办理与整改通报四项职能,实现“监督覆盖全员、管理贯穿全程、权责无遗漏、管理无缝隙”。着力加强审限管理,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审限管理的有关办法,完善承办人、庭长、主管副院长、审管办层层把关、各自负责的延长案件审限审批流程,承办法官报请延长审限的案件不得超过本人办案总数的4%,业务庭不得超过本庭办案总数的2%。对临近审限2/3的案件,由审管办向承办法官发出预警,对临近审限4/5的案件,审管办报告分管院长,进行书面督办,切实解决“久拖不决、久审不结”问题。

分流提质效,打造“三级格局”

铜川中院全面确立“简案快审、繁案精审、院庭长审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审判格局。各基层法院要配齐配强速裁庭(速裁中心)工作力量,将简易、小额案件分流至速裁庭(速裁中心),疑难复杂案件分流至审判团队,推动40%的法官前端分流化解大批简易案件、60%的法官后端审理疑难复杂案件。坚持每月对各基层法院院长、中院各团队负责人的办案数量和办案类型进行通报,压实院庭长办理疑难案件责任制。部署开展副院长、庭长“示范庭审”活动,充分发挥院庭长办理疑难案件的引领示范作用和审判指导效果。

该院联动提质效,畅通“四个衔接”。加强上下级法院之间关于发改案件交换意见的纵向衔接。将一审法官对发改意见的采纳率和一审发改率纳入两级法院员额法官业绩考核。对因错误原因发改、被再审改判的员额法官,扣发一定数额的绩效奖金并视情况落实退出机制。加强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组织衔接,中院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包抓各基层法院,基层法院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包抓各业务庭室,对发改案件数量偏多、结案进度过缓的基层法院和中院审判团队,由中院党组集中约谈。加强审管办和业务庭之间的横向衔接。党组坚持“以案定人”,根据案件数量对各业务庭办案人员进行调整。审管办坚持“以人定案”,按各业务庭办案人员数量下达各业务庭和法官年度及月度结案数量,确保法官基本结案任务和业务庭目标结案任务的均衡,并适时对案件较多的业务庭的案件进行调剂。全面推行诉前司法鉴定,缩短诉讼周期。加强技术部门与司法鉴定机构的衔接,择优选择与案件审理要求相适应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着力解决久鉴不决、重复鉴定等影响诉讼效率和司法公正的问题。

铜川中院统筹提质效,开好“四个会议”。各基层法院、中院各审判团队每季度要召开审判运行态势讲评会议,找准短板弱项,坚持立行立改。中院民事、刑事审判团队要每季度深入基层法院就类案裁判标准、同案不同判问题召开座谈会。推进专业法官会议制度规范化建设,将专业法官会议作为审委会的前置过滤程序,建立拟提交审委会讨论案件的审核、筛选机制,推进疑难案件双层把关,层级会诊。建立类案和关联案件强制检索制度,所有拟上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委会的案件必须提供检索报告,切实统一法律适用,提升办案质量。(张文东 记者 李成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