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除無後外,其他兩孝是什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們平時看電視或者生活中,總能聽到這句話,那其他兩孝是什麼大家清楚嗎?

不孝有三,除無後外,其他兩孝是什麼?

此句原文出自《孟子離婁上》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意為:不孝順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樣的行為是最為不孝順的。舜在沒有通知自己的父母就娶了自己的妻子,就像他的父母不存在一樣的行為就是無後的解釋。君子還是應該事先通知父母才對。

不孝有三,除無後外,其他兩孝是什麼?

孟子去世幾百年後,東漢經學家趙岐,以自己的理解,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進行詳細闡述,從而有了“三不孝”的解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孟子的確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除了“無後”之外,對另外兩種不孝從未提及。趙岐的觀點看似很完美,其實是沒有確鑿根據的,甚至是對孟子原話的曲解、定義,趙岐把“無後”直接定義為沒有後代,逐漸成為封建社會中“三不孝”的權威觀點,我認為還是值得值得商榷的,但孟子老人家也沒辦法親自解釋了,大家是怎麼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