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效果不好?避免4个常见问题,让你的教学更有效果

之前有一段时间,为准备现场教学大赛,和青年教师磨课,持续听了多节青年教师的课,发现了时下流行于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四个带有共性的典型问题。

课堂效果不好?避免4个常见问题,让你的教学更有效果

第一个典型问题:读啊读。

一上课就是读。不断这对“某一句话”指导读。读啊读,到下课才满足。为什么整整一篇文不敢让小孩读,至少一段话不敢读,就读那么“一两句”?“读”的能力是语文能力中关键的一部分。对这一能力的培养是不言而喻的重要任务。因此,大部分的语文课都是“读霸天下”的。可是,读的目的是什么?读和思考的组合如何做?读和听、说、写的统筹怎样处理?在未曾明确这些问题时,一味读,就陷入流于表面的无效了。

老师试图在读上不断变换着花样,不断提出有感情朗读,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读是读了,但是学习并没有发生。其一,读的结果并不自然。读成什么样,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得到的。学生带着所谓的感情去读,实际上并没有多大体会,而是在老师的暗示之下,强调地突出某些词,加重音,拖长音,变化音,读得做作且有点恶心,但往往越是夸张越得到表扬。其二,读的内容是已知的。并非反对通过读来学习,当然要看看读什么。特别是宝贵的40分钟,总是让人想不通——课文明明白白写在那里,浅浅的,能看能理解,为什么还要反复去读。读的同时到底琢磨着什么?而且如此微观片面地读,有利于理解么?你做这个角色,我做那个角色,你读这一句,我读那一句,大家一起读这几句,把这个词凸显出来,把那个感情代入进去……读过之后,学生真的学会了什么?

也许你会说,最不济也学会了朗读的技巧。抱歉,真会朗读的,从来不是一句一句地夸张表现,而是关乎整个语境,针对整篇文章,深入每个细节,做出的综合调控。音量的大小,个别词语的处理,要与整体和谐才好。课堂上学生读的只言片语,是通往朗读艺术之路的“背道”。没有思维的读,我们为何那样的迷恋?

课堂效果不好?避免4个常见问题,让你的教学更有效果

第二典型问题:说啊说。

青年教师害怕课堂冷场,喜欢让学生表达。说,正是语文教学中的又一特色,承载着能力与素养提升的功能。问题的关键依然是:说什么,怎么说才好?

我们发现许多老师不停地让学生说,但同时生怕学生说得多,驾驭不了,大多是精心设局,小心操作,学生说的话语中有个性,无思维,有内容,无逻辑。最典型的是围绕一个词、一句话,说说“我的体会”“我的理解”。最常用的指导启发话语是: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个词?说说你的体会,说说你的感觉?其实,当你把一个词挑选出来,非要让人说体会,说感觉,总是能够说出来的,不需要理解,不需要体会,就事论事也能成事。这么说,答案是没有思维含金量的,说的结果无非是“跳到我的碗里来”,说到老师需要的那个方向去。因为从说的话题设定时,说的内容就确定了。当说的意义丢失时,不但不是能力,反而成了遮蔽,说成了表露自己已经“学会”的假象。

“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零散”。虽然不断让学生说,学生也敢说,能说,但说的都是简单的语言,说得随心所欲,说得古怪刁钻,说得个性十足,而且只有与众不同就容易被表扬。其实,当众表达不是为了征服,也不是为了炫耀,更重要是分享思考。而所谓的感受与想法,属于个体心理活动,不需要借助课堂组织来完成,阅读后天然就有,或者一看文本就能产生。即便不说也在心中。说出来的价值是什么?意义是什么?推动课堂前进而已。说成了教学的附属,而不是学习的途径。

很遗憾,课堂上学生的说内容丰富但缺乏逻辑,缺少理性。很少听到大段的说理,很少听到类似“三段论”的从大前提到小前提,再到结论的指导,很少听到让学生从材料出发进行论证,最后得到结论的指示。更多时候我们听到孩子说是:爱不爱?对不对?好不好?说的内容仅是对教师有明确导向性问题的简单回应。

说话时,背后支撑的思考去了哪里?话语中,个体的思维过程丢失了。

课堂效果不好?避免4个常见问题,让你的教学更有效果

第三个典型问题:写啊写。

从读到写,原本是阅读教学的自然且应有过程。但我们看到时下流行在青年教师课堂上的“写”,仅是用以消耗时间,或者是证明读的粗浅结果的鸡肋。

课堂上读到一处,拿起笔就写。真的,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很好,其实想想就觉得不对劲儿——此时此刻,断了读去写,所谓何故?此时此刻,写下的几句空洞的话,意义何在?教师引导学生写的内容无非是:你有什么感觉,写一写;你有什么想法,写一写;你想对他说什么,写一写;你想怎么写,就写一写……实际上,姑且不论写出了什么,打断读去写原本就是得不偿失的。阅读课,倘若已经渐入佳境,不如好好沉入行间,醉在字里。真读到泥陷之时,就让自己弥留吧,难得的阅读体验。而我们要生硬地拉出来写一写,如同将睡着的人拽醒。如果真有想法,只说不写也可。从课堂效率上看,只说不写更节约时间。非要写一写,更多是服务课堂效果,证明给大家看:瞧,小孩都有了这般感悟,都是教学的结果啊。

摆明了,是一种带着虚假繁荣的低效。

在这个教学环境里,结合文本简单写几句,几乎没有练习的意味,对于写本身而言,就是狗尾续貂,矫情造作的凑合文字。长期这样写,学生对写本身还会有误解——认为写就是这样无情、无意、无需准备,说来就来的。这犹如发动机的“空转”,只是发出“嗡嗡嗡”的声音,没有产生向前的动力。更何况,优质的写作不能全由着自己,不能图个自由畅快。有意义的写作反而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而不是自我放纵。“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句话恐怕是带来小学生写作练习最大误解的一句话。

结合课文的写作,学生需要知道“好文章是如何写成的”,要明确文章组合的结构,不要瞎写;要知道“怎么写才更好”,要掌握技法,不要盲写;要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些”,要明确目标,不要乱写。而且,有练习意味的写更是成段成篇的,而不是为了造势写的几句“空悲切”的话。随意写,动不动就被感动,动不动就泪目,话语失去思维的理性,写成了课堂最卑微的附庸。

当极具语文能力综合呈现的“写”仅是趋附于教学效果而存在时,当“写”排除了思维的参与,不经构思就能产出时,“写”就是一颗已经癌变的毒瘤。瘤子再大,也不能当作是秀出的肌肉哦。

课堂效果不好?避免4个常见问题,让你的教学更有效果

第四个典型问题:形式啊形式。

课堂教学应着力指向学习,不需要特别注重形式。然而,青年教师要求得进步,在形式上花的心思太多了,依赖形式,就是依赖空虚的幻境。桌子摆成这样,学生围成那样,四人一个小组,八人一个团队……其实,这样形式的改变并不能带来实质上的区别。人多人少不是问题的关键,围在一起干什么才是决定因素。这是非常容易想通的问题:任何一种形式,本身都是限制。我们把十几人小组变成四人小组,我们把原先的秧田式变成马蹄形,变成半圆形,它都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改变。如果硬要说形式改变带来实效改变,也可以,但真有点可笑。更何况当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形式组织上时,正是忽略个体独立思考的佐证。

合作,不是强调出来的,而是因为需要而自发组织的;探索不是要求出来的,而是因为需要而主动进行的;个性不是教出来的,是在生活中自信成长出来的。当我们着力意在凸显个性,急切希望看到合作,其实离开真正的教学民主更远了。

试想一下,这样一种更为高级的开放与自由吧——

不管你坐在哪里,不管你坐成什么样的形式,只要能够与另外一个需要的“点”对接,能够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相背的人进行联系和辩论,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形式的民主,又何必在乎以何种形式来呈现?一个简单的问题不需要来讨论,不需要问:你有什么想法?我有什么补充?说来说去,还都在同一层面上流转,而老师又迟迟不肯公布答案,一个貌似有效的探索仅是消耗时间。一个组在汇报,其他组呢,依然在等待;原先只要等一个人说完,现在要等一群人说完,这笔账不要算就摆明了。

当然,并非说形式不重要,形式有时会产生特别大的效果。我们强调:不要为形式而形式,请因为实质需要而灵动改变形式。我们用一个词“撬动”来表现实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让实质需要撬动形式的呈现。

亲爱的朋友们,发现问题没什么了不起,要解决问题才是真意义。我们建议大家趁年轻,好好在一线教学中练好基本功,好好分析教材,认真学习设计,不断在实践中发现要义,不断去形式化。教学,注重思维,让四十分钟的课堂学习,实现教学相长,让师生共同成为认知学徒。

欢迎关注 ,更多教学知识可点击专栏获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