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說事,有些人說“韓國人吃不起肉,日本人吃不起西瓜”,是搞笑嗎?

周瑞遠



照理說事


並非搞笑這麼簡單!有些事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如果說,韓國人吃不起肉,日本人吃不起西瓜。完全可以理解!更何況,中國人連水果都吃不起。專家說,“中國人每天水果的攝入量,要在一斤以上,才能達到世界的平均狀態”。可專家沒說,買水果的錢從哪裡來!這才是最搞笑的!

無論在哪個國家,必然有貧富差距之分。總有一部分人能吃得起,是因為有錢。也總有大多數人吃不起,是因為貧窮!並非人們不想吃,也不是沒有這些東西,而是當平民階級到超市,看著十幾元錢一斤的水果,你說買不買,一個月工資幾千元,錢都買水果了,日子還過不過?誰都不敢想象,吃個水果都這麼難!

水漲船高,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物價上漲嚴重,唯一沒有漲的就是老百姓的工資,吃不起水果,買不起房,也許只不過是冰山一角!中國的十幾億人口,只要有一半能夠達到貧困線以上,就已經算是不錯了!專家的數據,真的不靠譜。每次一平均,好像我們都很有錢,都很富裕,過得特幸福。不過幸不幸福,滿不滿意,只有老百姓心裡自己最清楚。但作為一介平民,咱也不敢說什麼,也不敢問什麼!只能說個“好”!以此來維持社會的平等和諧!

而反觀日本和韓國,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有諸多問題,更何況,經濟處於低迷的韓國和日本呢!他們的老百姓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社會發展也不是很均衡,“吃不起肉,吃不起西瓜”也不過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部分。國家並不會因為老百姓吃不起水果,吃不起肉,而停滯發展,止步不前。資本運作依然馬不停蹄的運轉,最終貧富差距只會拉大。這是每一個發展中國家都要面臨的主要問題!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韓國物價確實高,尤其是蔬菜水果,但是如果說吃不起那就有點誇張了,無論是韓國還是日本,畢竟是發達國家,如果連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解決不了,還叫什麼發達國家?

根據國際十大權威機構的評選,一共有21個國家各項條件符合要求,被評為發達國家,其中亞洲只有兩個國家,分別是日本和韓國。

2018年,韓國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人口數量超過五千萬,人均GDP3萬美元以上的,全世界只有七個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韓國。作為發達國家,衣食住行肯定沒有問題,說的直白一點,如果發達國家生活水平不如發展中國家,努力的意義是什麼?

以上是韓國水果價格,人民幣與韓元之間的匯率約為172,所以除以172之後得到的就是人民幣價格,香蕉約為17元,獼猴桃約為46元,總體價格相比於中國確實比較貴,但是韓國人的工資同樣高,平均1.5萬左右,相比之下,物價完全可以接受。

近期我國水果價格快速上漲,已經快接近韓國了,但是中國的平均工資只有3000左右,這種情況下笑韓國人?

韓國水果價格高,因為韓國領土面積狹小,只有10萬平方公里,所以農產品價格偏高,而進口水果價格低,但是大量進口外國的廉價水果,無疑會衝擊韓國農民,韓國農民手裡是有選票的,政府必須要維持進口水果價格平衡,不能太低。

韓國水果價格高,農民賺到錢了,中國水果價格也很高,農民依舊窮。

另外,韓國人有個觀念,哪裡的人就應該吃哪裡長出來的食物,所以他們更願意花高價購買韓國自己生產的水果蔬菜。

韓國資源有限,多數被三星、LG、樂天等大財閥壟斷,所以韓國人壓力很大,不過作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也很高。


視野新觀


分人吧,不是韓國人就是說所有韓國人,也不是說日本人就是所有日本人,日本人有吃的起西瓜的有吃不起的,也有今天吃的起明天嫌貴又吃不起的,凡事沒絕對,日本人有那麼多人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而且什麼叫吃得起什麼又叫吃不起?把房子賣了難道還吃不起嗎?對了,我經常吃不起西瓜,水果自由太難了!


大象放映室


日本的西瓜🍉和人民幣大約150到200,現在咱們的也要50到100了吧,人均收入差多少,今年的水果🥭太貴了!


渦輪Lee


先要搞清楚:吃不起和沒人吃這兩個概念。“吃不起”不是“沒人吃”,而是“吃的人比較少”或“吃的次數比較少”的意思。起碼我在日本8年,從沒見過日本人吃西瓜,甚至日本人吃水果的場面也不多見。唯一一次是語言學校的老師請我們留學生吃梨,一根牙籤叉一小片梨。那時以為是日本人的吃法很“優雅”,現在想來可能與“吃不起”有關。一來水果比較貴不能放開了吃,二來正因為“貴”,“請別人吃”這個事也才更有意義,是“有誠意”的表現。


專噴噴子和美分


韓國人吃不起肉,我沒證據。但說中國人吃不起水果,我不服!

中國平均收入那麼高,經濟實力早就吊打美帝國主義了,怎麼會吃不起水果?

明顯是我們有些人啊,又給國家拖後腿了呀!

至於水果,饞的時候我敢吃一口西紅柿。


琴瑟無端hallelujah


我們是還不起債。


光陰似箭1314


應該是的吧😂


用戶5434818318


中國啥都吃的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