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师|一级建造师各科高频考点汇总

《工程经济》高频考点:财务分析的指标


建造师|一级建造师各科高频考点汇总


一、偿债能力比率


企业对债务的清偿能力,往往预示着企业近期的风险。因此财务人员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是债务的清偿能力。偿债能力主要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常用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三个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

它能:

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

也能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程度,

是综合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从企业债权人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就越有保障。越低越好。从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角度看,通常希望该指标高些,有利于利用财务杠杆增加所有者获利能力。越高越好。但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财务风险也增大。因此,一般地说,该指标为50%比较合适,有利于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主要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3.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企业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关系,反映企业对短期债务偿付能力的指标。

其中,速动资产是指能够迅速变现为货币资金的各类流动资产,另一种方法是: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种方法是:速动资产=流动资产一存货;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二、营运能力比率


营运能力比率是用于衡量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指标。常用的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1.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


2.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


3.存货周转率

营业成本与存货的比值;值得注意的是存货的分子上是营业成本,因为存货还没卖出去


4.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在某一时期赊销收入和同期应收账款之间的比率。因为不知道赊销收入多少,一般采用营业收入替代。


三、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常用的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净利率。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本期净利润和净资产的比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2.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是指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净收益率。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可以取期初资产总额和期末资产总额的平均值。


四、发展能力比率


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1)营业增长率;

(2)资本积累率。


《工程法规》高频考点:建设工程担保制度

建设工程担保制度

担保与担保合同的规定


担保足指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约定,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实现债权人权利的法律制度。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建设工程保证担保的方式和责任


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保证的方式有两种:(1)一般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2)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征责任。

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定金的规定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6)依法小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建筑工程》高频考点: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它包括: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等16个子技术。


2.混凝土技术。它包括:高耐久性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轻骨料混凝土、纤维混凝土、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等8个子技术。


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它包括: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钢筋机械锚固技术等8个子技术。


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它包括: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塑料模板技术、组拼式大模板技术、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液压爬升模板技术、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装施工技术、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等16个子技术。


5.钢结构技术。


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7.绿色施工技术。它包括: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预拌砂浆技术、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铝合金窗断桥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供热计量技术、建筑外遮阳技术、植生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等14个子技术。


8.防水技术。它包括: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等7个子技术。


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10.信息化应用技术。它包括:虚拟仿真施工技术、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等8个子技术。


《机电工程》高频考点:常用工程设备

常用工程设备

现行国家标准划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静置设备和非标准设备。

机械设备一般是指切削、锻压、铸造、输送、风机、泵、压缩机设备。

风机按气体在旋转叶轮内部流动方向分为离心式、轴流式、混流式。

压缩机的性能参数包括:容积、流量、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工作效率。

电动机:分为直流电动机、交流同步电动机和交流异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运行可靠、维护方便。

直流电动机:具有较大的启动转矩,良好的启动制动性能,较宽范围实现平滑调速。

高压电器:交流电压1200V、直流电压1500V及以上。高压成套装置是指由一个或多个低压开关设备和相关的控制、测量、信号、保护等设备,以及所有内部的电气、机械的相互连接与结构部件完全组合好的一种组合体。

高压成套装置的性能由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来决定,主要有:通断、保护、控制和调节四大性能。

低压成套装置的性能由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来决定,主要有:通断、保护、控制和调节四大性能。

静置设备包括:反应设备,换热设备,分离设备,过滤、干燥设备。

反应设备:反应釜、管道反应器、填料塔、重力场。

发电设备: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

锅炉设备:低压、中压、高压、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

石油化工设备:工艺塔类、热交换器、反应器、贮罐、分离过滤设备。


《水利工程》高频考点:帷幕灌浆

帷幕灌浆

帷幕灌浆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钻孔→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质量检查。


(一)钻孔

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


(二)钻孔冲洗、孔壁冲洗、裂隙冲洗和和压水试验

1.灌浆孔(段)在灌浆前应进行钻孔冲洗,孔内沉积厚度不得超过20cm。

2.冲洗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

3.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时,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各次序灌浆孔灌浆前进行简易压水。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时,先导孔仍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各次序孔灌浆前全孔进行一次钻孔冲洗和裂隙冲洗。除孔底段外,各灌浆段在灌浆前可不进行裂隙冲洗和简易压水。


(三)灌浆方式和灌浆方法

1.灌浆方式

帷幕灌浆应优先采用循环式,射浆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

2.灌浆方法

(1)帷幕灌浆必须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2)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进行边排孔的灌浆,然后进行中排孔的灌浆。

(3)帷幕灌浆段长度宜采用5~6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减或加长,但不得大于10m。


(四)灌浆压力和浆液变换

1.灌浆压力

(1)灌浆压力宜通过灌浆试验确定,也可通过公式计算或根据经验先行拟定,而后在灌浆施工过程中调整确定。

(2)采用循环式灌浆,压力表应安装在孔口回浆管路上;采用纯压式灌浆,压力表应安装在孔口进浆管路上。

(3)灌浆浆液的浓度应由稀到浓。

2.灌浆浆液变换

(1)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2)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五)灌浆结束标准和封孔方法

1.灌浆结束标准

(1)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90min,灌浆可以结束。

(2)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继续灌注的时间可相应地减少为30min和60min,灌浆可以结束。

(3)采用孔口封闭法时,灌浆结束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在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lL/min时,延续灌注时间不少于90min;

②灌浆全过程中,在设计压力下的灌浆时间不少于120min。

2.封孔方法

(1)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分段压力灌浆封孔法”;

(2)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时:“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


(六)特殊情况处理

1.冒浆、漏浆: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

2.串浆:①同时灌注;②先灌浆孔,再串浆孔灌注。


(七)工程质量检查

灌浆质量检查应以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

灌浆检查孔应在下述部位布置:

1.帷幕中心线上;

2.岩石破碎、断层、大孔隙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3.钻孔偏斜过大、灌浆情况不正常以及经分析资料认为对帷幕灌浆质量有影响的部位。


《公路工程》高频考点:路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1.土方调配。根据路基横断面计算出土石方的“断面方数”,经复核后,即可进行土石方调配。调配时需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尽量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移挖作填,使路堑和路堤中土石方数量达到平衡,减少废方与借方。在全部土石方合理调配后,即可得出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数。

在平原地区的路基施工中,路基填方为主导工序,土方调配应重点处理好摊铺、碾压以及与桥涵施工的关系,做到分段施工,使工作面得到充分利用。


2.施工方法的选择。按照土的种类、土方数量、运距、施工机械等具体条件,并根据工程期限和各种施工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来决定施工方法,正确地选用土方机械,并据以进行土方调配。土方调配与施工方法的选择二者密切相关,互为影响,必须同时考虑,最后的调配结果应与所选用机械的经济运距相适应。


3.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施工方法和土方调配决定以后,即可计算得出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数,然后根据所采用的技术定额,求出劳动力的工日数和施工机械的台班数量。其次根据路基工程的施工期限安排工地的施工日期和施工程序,求出需要的工人人数和机械台数,最后确定工人和机械的劳动组织,并决定其转移的次序,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路基施工任务。


4.工地施工组织。现场施工,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所安排的施工方法、施工期限、施工程序来进行。每一施工工地应按照所规定的施工程序,将路基土石方专业施工队所承担的施工地段具体按各种土方施工机械(如推土机、铲运机、挖土机等)所施工的地段划分为施工分段,该施工分段将开挖路堑与填筑路堤的地点规划在一段,成为完整的挖、运、填、压的工作循环。

对于高填深挖大量集中的重点土石方工程,须详细进行所选定的不同施工方法的开挖设计与填筑设计,并绘制每一施工循环的平面布置略图。此外还应编制工人和机具的供应计划,以及筹划所需的机具修理、水电供应和施工所需的其他办公与生活用品的供应组织,以保证工程的顺序开展。


模拟演练:


在平原地区的路基施工中,( )为主要工序。

A.移挖作填

B.半填半挖

C.路基填方

D.排水设施


参考答案:C


《工程项目管理》高频考点:建设工程项目组织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

影响系统目标实现的三因素:组织、人的因素、方法与工具,其中组织是决定性因素。

控制项目目标的主要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组织措施是最重要措施。

组织论的相关内容(教材图12201030-2),组织工具的内容。


1.项目结构分析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项目结构图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果进行逐层分解,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任务。项目结构图描述的是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


2.组织结构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组织结构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组成元素)之间的组织关系(指令关系)。上级工作部门对其直接下属工作部门的指令关系用单向箭线表示。

(2)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合同结构图的区别(教材表12201032)。

(3)职能、线性、矩阵组织结构模式的特点:职能组织结构每个工作有多个指令源,线性组织结构每个工作只有一个指令源,矩阵组织结构每个工作有纵横两个指令源。


3.工作任务分工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工作任务分工表须明确主办、协办和配合部门,主办部门至少一个。


4.管理职能分工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五环节:提出问题一筹划一决策一执行一检查,注意顺序。


5.工作流程组织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工作流程组织的分类及其包括的内容

管理工作流程组织。如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付款和设计变更等流程;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如与生成月度进度报告有关的数据处理流程;物质流程组织,如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弱电工程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外立面施工工作流程等。

(2)工作流程组织的任务和工作流程图

工作流程组织的任务是定叉工作的流程。工作流程图应视需要逐层细化。

工作流程图用图的形式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它可用以描述工作流程组织。

工作流程图矩形框表示工作,箭线表示逻辑关系,菱形框表示判别条件。


6.合同结构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合同结构图反映业主方和项目各参与方之间,以及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合同关系。两个单位之间有合同关系,在合同结构图中用双向箭杆联系;两个单位有管理指令关系,则用单向箭杆联系。


牛刀小试:


关于组织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结构模式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的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的分工

B.管理职能分工反映的是一种动态的关系

C.工作流程图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工具

D.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都反映的是相对静态的组织关系


参考答案:D


《市政公用工程》高频考点:路面裂缝防治

路面裂缝防治

1.采用玻纤网、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铺设于旧沥青路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加铺层底部或新建道路沥青面层底部,可减少或延缓由旧路面对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或半刚性基层对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用于裂缝防治的玻纤网和土工织物应分别满足抗拉强度、最大负荷延伸率、网孔尺寸、单位面积质量等技术要求。玻纤网网孔尺寸宜为其上铺筑的沥青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0.5~1.0倍。土工织物应能耐170℃以上的高温。


2.用土工合成材料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对旧沥青路面裂缝进行防治,首先要对旧路进行外观评定和弯沉值测定,进而确定旧路处理和新料加铺方案。

施工要点是:旧路面清洁与整平,土工合成材料张拉,搭接和固定,洒布粘层油,按设计或规范规定铺筑新沥青面层。


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处理要点是: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定;旧路面清洁和整平,土工合成材料张拉、搭接和固定,洒布粘层油,铺沥青面层。

为防止新建道路的半刚性基层养护期的收缩开裂,应将土工合成材料置于半刚性基层与下封层之间,以防止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上。施工方法与旧沥青面裂缝防治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