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進軍醫療器械領域?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前景預測

王興於近日成立新公司銷售醫療器械。11月22日,上海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向深圳百壽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投資100萬元,也是該公司的註冊資本。而上海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正是美團CEO王興,持股比例達95%。這說明美團要進軍醫療器械?

而從深圳百壽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來看,除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網絡技術開發、企業管理諮詢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等,還包括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的銷售。

美團進軍醫療器械領域?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前景預測

美團進軍醫療器械其有何優勢?

美團成立於2010年3月,是一家以吃喝玩樂為主的互聯網電商平臺。在美團APP上,大眾習慣於團購、點外賣,而近年來,醫療相關的業務也在美團上悄然上線,比如醫學美容、醫療/牙科等板塊。但可以發現的是,美團主要集中在消費醫療領域,例如牙科、醫美和體檢等。

美團點評醫療健康事業部總經理董琳曾對外表示,美團點評切入醫療的優勢很明顯:6億的用戶數,12億條真實評價,2800個縣市區覆蓋,3300萬個全球POI位置,億萬用戶真切地生活在這個龐大的生活服務平臺中。

在醫美和口腔等消費醫療領域,美團的成績單的確亮眼。數據顯示,醫美方面,截至2019年6月,美團醫美醫療業務已覆蓋380個核心城市、合作商家數量超過8500家;口腔方面,美團已與7300家口腔醫療機構攜手合作,2018年全年服務下單用戶數超過220萬。

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前景如何?

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計算機軟件。隨著全球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近年來,醫療器械產品需求持續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5304億元,預計2022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將超9000億元,其行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美團進軍醫療器械領域?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前景預測

醫療器械細分市場規模情況

一般來說,醫療器械可以分為高值醫用耗材、低值醫用耗材、醫療設備、IVD(體外診斷)四大類。其中根據使用用途不同,又可以將高值醫用耗材市場分為骨科植入、血管介入、神經外科、眼科、口腔科、血液淨化、非血管介入、電生理與起搏器、其他共九小類。

從醫療器械細分市場規模來看:2018年我國醫療設備市場規模最大,超3000億元,低值醫用耗材、IVD(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均超600億元。高值醫用耗材中骨科移植、血管介入市場相對較高,分別為262億元、38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醫療器械市場細分規模均有所上漲,血管介入、其他、血液淨化、口腔科市場規模漲幅超20%。

美團進軍醫療器械領域?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前景預測

數據顯示,2018年,醫療設備市場依然是中國醫療器械最大的細分市場,佔比56.80%。其次為高值醫用耗材市場,佔比19.72%。低值醫用耗材、IVD(體外診斷)市場份額超10%。

美團進軍醫療器械領域?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前景預測

醫療器械進出口情況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中國醫療器械出口貿易額從2014年的202.2億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236.3億美元。總體來看,中國醫療器械出口尚處於成長期,發展空間相對較大。

美團進軍醫療器械領域?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前景預測

大數據庫

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醫療器械行業

醫療器械市場前景光明自可不必多言,但分食者眾多。就在2019年,一批具有高用戶量的互聯網巨頭紛紛湧入該領域。例如:

2019年2月11日,百度變更了經營範圍,新增“銷售第三類醫療器械”“銷售醫療器械II類”“軟件開發”三項內容;5月,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經營範圍新增三類醫療器械銷售,此前其經營範圍已包括二類醫療器械;5月底,騰訊雲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於5月15日在企查查進行了經營範圍變更,新增了“第三類醫療器械銷售”等內容;9月16日,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實控企業江蘇賽夫經營範圍發生變更,新增Ⅲ類醫療器械的批發與銷售、角膜接觸鏡(軟性、硬性、塑形角膜接觸鏡)、護理用液銷售等。。。

未來,醫療器械行業市場競爭或將更激烈。

醫療器械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醫療器械行業在經濟發展的新週期中表現搶眼。隨著國家經濟新週期的到來;政府的大部制改革,重新明確了政府各個部門的職責,各項政策對研發、註冊、採購、生產、配送、銷售、質量、代理等各個環節責任也進行了重新的定位。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的試點和推行,更是從“責任”的角度明確產品持有人的責任,行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

2、政策和產業規劃引導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度提高,兼併重組整合在未來的2~3年中將加劇,集中度快速提升。醫療器械行業整體較為分散,未來將趨於集中,隨著“兩票制”“營改增”“94號文”“行業整風”等政策的推行,以及新版GSP對企業採購、驗收、儲存、配送等環節做出更高要求的規定,行業整合加劇,集中度在未來的2~3年中將快速提升。

3、國家對行業的監管愈加嚴格,不規範企業被淘汰,行業市場環境將會逐步改善;大力度的飛行檢查,肅清行業不正之風。2018年政策合規管控的力度加大,規範經營和財務成為對傳統營銷模式的考驗,打擊壟斷、行政干預、商業賄賂政策持續發力。據預測,合規企業才是未來的希望,違法企業將會逐漸被淘汰,行業環境將會逐步改善。

4、新技術能為醫療服務機構與患者創造效率、節省費用,還能夠讓醫療器械企業在預防、診斷、治療和護理等方面發揮更廣泛的作用。預測未來3~5年,醫療器械行業將引入大量的創新產品,傳統診斷和治療將根本性顛覆。

5、“互聯網+醫療”助力行業發展,互聯網與器械行業緊密結合,全行業的信息化程度將普遍提升,實現產品的信息可追溯,用信息化手段對醫療器械生產、流通全過程的監管。隨著5G時代的到來,萬物互聯將大大提高醫療器械的廣泛應用。目前醫療器械領域的信息追溯機制、體系、編碼等還不夠完善,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

6、資本助力醫療器械行業的跨臺階發展。國際國內器械領域兼併重組方興未艾,2018年資本向著高質量的投資方向發展,給予醫療器械企業發展的無限動力。

7、人工智能應用服務將飛速發展。人工智能技術、醫用機器人、大型醫療設備、應急救援醫療設備、生物三維打印技術和可穿戴設備等方面將出現突破性進步。2018年4月25日,《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26號)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明確提出:“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服務。研發基於人工智能的臨床診療決策支持系統,開展智能醫學影像識別、病理分型和多學科會診以及多種醫療健康場景下的智能語音技術應用,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加強臨床、科研數據整合共享和應用,支持研發醫療健康相關的人工智能技術、醫用機器人、大型醫療設備、應急救援醫療設備、生物三維打印技術和可穿戴設備等”。從政策層面為人工智能醫療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