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看过来|首都最美家庭,为爱使用公筷



北京人看过来|首都最美家庭,为爱使用公筷


01

记忆中,奶奶是位对生活方式非常讲究的女人。

印象最深的是在奶奶家吃饭,饭桌上总是会多一副筷子,奶奶就用那副筷子给我碗里夹菜,夹完后,就用回自己的筷子继续吃饭。

儿时我一度以为那是奶奶家吃饭的“规矩”,从不曾问过原因,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那副筷子的真正意义。

那副筷子中所蕴含的是,奶奶与我,关于文明的约定。


北京人看过来|首都最美家庭,为爱使用公筷


02

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公筷,它也是代表传统饮食文化的载体之一。

然而在当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公筷却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其中有不少疾病都是由合餐引起的。


北京人看过来|首都最美家庭,为爱使用公筷


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从家庭就餐使用公筷开始,

每个家庭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用公筷夹菜,是对家人的关切爱护。

使用公筷,变疫情为益情,

倡议所有家庭,履行文明约定。


北京人看过来|首都最美家庭,为爱使用公筷


“夹菜要从自己身边的位置开始,不可以戳食物。”

“吃菜不能用筷子在盘子里翻来翻去,挑来捡去。”


03

如今,听到奶奶将这些说给小侄子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些关于文明的“约定”,就是“最美家庭”的传家宝。


北京人看过来|首都最美家庭,为爱使用公筷


北京人看过来|首都最美家庭,为爱使用公筷


北京人看过来|首都最美家庭,为爱使用公筷


识别二维码,查看趣味H5

首都最美家庭,为爱使用公筷,等你来参与


北京人看过来|首都最美家庭,为爱使用公筷


北京人看过来|首都最美家庭,为爱使用公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