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弗格森職業生涯的偉大一步:1998-99賽季歐冠淘汰國際米蘭

回顧弗格森職業生涯的偉大一步:1998-99賽季歐冠淘汰國際米蘭

1998/1999賽季的曼聯,在歐冠四分之一決賽中淘汰國際米蘭,為最終的奪冠打下堅實基礎。The Athletic作者Michael Cox就談論了弗格森面對國際米蘭,是如何利用戰術取勝的。

正如弗格森所言,在歐冠聯賽中淘汰國際米蘭,是他執教生涯邁出的,最偉大的一步。

那場比賽之前的幾個賽季裡,曼聯在與歐洲巨人之間的競爭中,一直舉步維艱,他們經常發現自己被那些採用聰明戰術策略的歐洲強隊所壓制——曼聯的對手總是誇耀自己的球員在比賽中很難被限制。那會兒,其實也有不少球迷開始懷疑,弗格森是否真的有能力制定一套強而有力的戰術計劃——而在對陣國際米蘭的比賽中,弗格森一下子就想出了兩個應對策略。

當時盧塞斯庫治下的國際米蘭採用了一種英超聯賽中很少見到的陣型——大致就是3-4-2-1陣型,防守上採用人盯人策略,兩翼球員會不斷內切,為球隊的進攻創造機會。雖然國際米蘭這樣的戰術體系,確實讓弗格森陷入了一個有趣的兩難境地,但他仍然選擇堅持自己一貫使用的4-4-2陣型。

特別是考慮到,那會兒弗格森的球隊無法很好應對那些表現聰明的10號球員,無法在對手後防線之前找到空間,他對4-4-2陣型的堅持,確實看起來有點意思——國際米蘭陣中有兩名10號球員,其中還包括10年來最偉大的10號球員:巴喬。

在首回合2-0取勝的比賽中,弗格森要求自己的邊後衛們在盯防巴喬和德約卡夫之時,要非常小心。加里-內維爾會進入中路,緊緊盯著巴喬,而另一側的丹尼斯-歐文也是如此,緊緊咬著德約卡夫。薩莫拉諾在肋部空間確實尋找到了一些有希望的進攻空間,但曼聯直接在源頭上解決了問題——這顯然要歸功於兩名邊後衛在防守上出色的表現。

弗格森計劃中唯一的小瑕疵就是球員們有時候沒有展現出足夠的配合度——上半場加里-內維爾唯一一次前插,就被巴喬抓住了身後區域,打了一次反擊。另一側的丹尼斯-歐文也存在類似情況。

但是,一旦曼聯球員控球,國際米蘭就會陷入困境。國際米蘭的唯一計劃就是讓巴喬拿球內切,然後去撕開對手的防線。

回顧弗格森職業生涯的偉大一步:1998-99賽季歐冠淘汰國際米蘭

首回合比賽中,曼聯的戰術策略

曼聯在老特拉福德球場有著一個非常明顯的計劃。荷蘭人阿隆-溫特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天才球員,他除了保持著荷蘭全攻全守的“DNA”之外,還比大多數人都更多才多藝——不過盧塞斯庫讓這名中場右腳將出現在左後衛的位置上,確實是一個奇怪的選擇。所以在弗格森看來,這名32歲的中場球員就是國際米蘭的弱點。

阿隆-溫特並不知道如何應付貝克漢姆,而曼聯的進攻幾乎都是一個套路——貝克漢姆從右路傳中,約克頭球完成破門。事實上,這樣的進攻套路原本還能夠為曼聯帶來另外一粒進球,只不過約克頭球近門柱偏出。此外,貝克漢姆的傳中球也為安迪-科爾創造了很好地機會,只不過後者的射門被帕柳卡用左腳擋出。曼聯的戰術計劃非常有效——他們收窄防線,但又充分利用邊路去進攻。

回顧弗格森職業生涯的偉大一步:1998-99賽季歐冠淘汰國際米蘭

貝克漢姆右路傳中,約克頭球破門

回顧弗格森職業生涯的偉大一步:1998-99賽季歐冠淘汰國際米蘭

曼聯的第二粒進球,與首粒進球的套路如出一轍

兩週之後,弗格森有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比賽計劃——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盧塞斯庫在兩端都做了改變。防守方面,盧塞斯庫看過貝克漢姆大師級的表現後,決定換掉自己左路的防守。塔裡波-韋斯特取代了原本的左中後衛法比奧-加蘭特,而阿隆-溫特也毫無意外的落選。在邊後衛的位置上,盧塞斯庫選擇了年輕的法國人西爾維斯特,而這名年輕球員也確實抓住了機會,並給弗格森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他很好地限制住了貝克漢姆。

同時,國際米蘭的進攻端也有了極大的改變——羅納爾多重回賽場。在快速推進和突破防守之前,弗格森需要不斷地想辦法保持球場中心的位置。因此,弗格森選擇不讓斯科爾斯首發,將羅尼-約翰森從中後衛的位置前移到中場,與羅伊-基恩一同出現在防守型中場的位置上,轉而讓亨寧-伯格出現在後防線的位置上。

隨著羅納爾多的登場,薩莫拉諾出現在了一箇中路偏右的位置上,雖然這個位置並沒有他身後那個“1+8”的號碼難看,但他確實一直處在羅納爾多的陰影之下。

回顧弗格森職業生涯的偉大一步:1998-99賽季歐冠淘汰國際米蘭

次回合比賽中,曼聯的戰術策略

對於曼聯而言,次回合比賽是一場安全第一的比賽。因為在首回合比賽中,曼聯就已經獲得了兩球優勢。當然,曼聯的防守也確實做得很好,他們在沒有控球的情況下,一點兒空間都沒有給羅納爾多——這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羅尼-約翰森出色的位置感。至於巴喬,他的場上位置比首回合更靠中路,而且也很難控球。

在控球方面,曼聯充分利用了邊後衛。丹尼斯-歐文的前插雖然被充滿活力的薩內蒂限制,但西爾維斯特太過於關心貝克漢姆,巴喬並不會大範圍進行防守,所以加里-內維爾的前插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阻礙。曼聯冷靜地傳球,長時間控球,而這一點也是弗格森的曼聯在之前歐洲賽事中一直努力想要做到的。

不過曼聯在這場比賽中也並非一帆風順——一開始薩內蒂就憑藉定位球擊中了門柱,薩莫拉諾也為球隊贏得了一個點球機會——國際米蘭的替補也表現很出色。替補前鋒尼古拉-文托拉比羅納爾多更顯活力,並率先為球隊破門得分,然後埃利亞斯浪費了一個很好地機會——他在左路突破完成射門,但最終射門偏出。

但弗格森自己的換人也做得很好。全能的菲爾-內維爾替換上場之後,很好地幫助丹尼斯-歐文解決了薩內蒂的麻煩,而斯科爾斯則是替補出場,為球隊扳平了比分——而且這還是一粒至關重要的客場進球,使得國際米蘭需要再進三球,才能夠淘汰曼聯。

回顧弗格森職業生涯的偉大一步:1998-99賽季歐冠淘汰國際米蘭

斯科爾斯為曼聯扳平比分

曼聯的進球來自於加里-內維爾的傳中,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安迪-科爾頭球擺渡,而斯科爾斯破門得分。加里-內維爾在邊路的自由跑動,也成為了曼聯比賽計劃的基礎——他的傳中球很好地幫助曼聯完成了進球。

“即使文托拉出場三四分鐘之後,就取得了進球,但我一點兒也不著急。”弗格森解釋道,“我懷疑他們將大部分精力都花在縮小我們領先優勢之上,他們並不可能拯救比賽。我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斯科爾斯。他接替了約翰森的工作。約翰森的表現也不錯,但他真的挺累。”

在戰勝國際米蘭之後,弗格森還將迎來更加艱難的考驗——他們將迎戰另一支意甲豪門尤文圖斯。不過弗格森也可能會非常享受與尤文圖斯的比賽,因為他們為弗格森征戰歐冠提供了新的戰術靈感。當時的尤文圖斯,就如同國際米蘭一樣,在意甲聯賽經歷了一個非常糟糕的賽季,在積分榜上苦苦掙扎,仍在為主教練裡皮的離開而感到難過。

現在再去看當年的比賽,我們或許真的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弗格森似乎擁有比其他歐洲頂級球隊更好的戰術思路,以至於曼聯,成為了大多數球隊都不願意面對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