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虧損的你,不妨看看此文

正在虧損的你,不妨看看此文

在這個市場裡很多人都有一種感覺:學的越多,越迷茫。

剛入行,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很容易就嚐到了第一個甜頭,然後極大地激勵了自己,開始全心、大膽的投入更多,但就是這個時候,虧損的陰影也隨之而來。

後來呢?虧錢的不甘心,偶爾盈利的貪念,迫切想賺回來的執念都促使著我們開始尋找書籍,尋找資料,甚至輕信網絡上“買了就能賺錢”的騙局。一番折騰,有的人也許學成了,摸索到了一些“訣竅”,有人卻依然在門外掙扎、徘徊,不願放棄,卻又進步無門。

學的東西都差不多,你甚至比他更努力,為什麼身邊的朋友做成了,自己還是不行?難道,真的是天分?

不可置否,擁有交易天賦確實會讓人更容易成功,但是交易更像是一個職業,天賦只是幫助你進步的更快,而不是決定你能否做成。

為何總有人立於不敗之地?

我始終堅信,這個市場上有人虧錢,就會有人賺錢,就像打麻將,最終4個人都輸了,只有麻將館老闆盈利的概率非常大的。那麼這部分賺錢的人是如何修煉的?

首先是選擇交易市場:第一個原則是“不熟悉的市場不做”。即所參與的市場之技術走勢必須能夠納入到他的技術分析框架範圍內。現在中國不僅存在股票市場,還存在期貨,期權的市場,為什麼大部分人還停留在股票的市場,因為對其他的市場不瞭解,所以不參與。就像當初我們進入股市也一樣,其實什麼都不懂,就開始入市,在摸索中不斷的前進,有的人得到足以盈利的方法,而更多的人仍然處於虧損狀態,因為怕。

第二個原則是“不活躍的市場不做”。因為越是流動性差的市場其價格運動越容易被人為操縱,冒然參與這種市場無異於自投羅網。這就跟“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沒有什麼區別了

第三原則是“和大部分參與者逆向思維”。這幾點跟在賭場裡賭錢,自己沒有沒有足夠的技巧,那麼選擇一個屢戰屢敗的作為參考,或者是找一個持續贏的人作為參考。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選擇了參考,那麼就事半功倍了,投資者貪婪的時候我恐懼,投資者恐懼的時候我貪婪。

交易不是知識的學習,交易永遠是修煉場,人性的一切弱點在這裡暴露無遺。交易的最高境界是無我,無慾、無喜、無憂、無恐懼。

如何從動物博弈中提升自己的交易水平?

鱷魚捕馬:瀕臨乾涸的湖泊,簡直就成為了一個大泥潭,水的殆盡使這原本的綠洲顯得毫無生機。一群斑馬正進行著聲勢浩蕩的遷徙,途經這裡,難耐乾渴與疲憊,停下休息並準備補充水分。他們安分地在潭邊啜飲,一匹成年斑馬不甘於只是潤潤喉嚨而已,決定去水深處暢飲一番。

可才走出兩步,那泥潭裡的“礁石”居然睜開了雙眼,一躍而起咬住了斑馬的整個腦袋,看似龐大笨重的身軀靈活迅速地翻滾,輕易就將斑馬拖入了泥潭深處。斑馬實現了暢飲的願望,代價卻是被溺身亡。潛伏多天的飢餓的鱷魚又能飽餐好幾頓了。

交易者經常按捺不住好奇和興奮,易衝動而盲目動手,特別是資金不多的新手,輕易別動,動得多,錯得越多。要像鱷魚一樣,輕易不出手,一旦出擊,就要有收穫。鱷魚能捕捉到獵物,與它之前的潛伏密切相關,所以投資者動手前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儘量減少操作失誤帶來的無謂損失。

龜兔賽跑:龜兔賽跑的故事眾所周知,其踏實和堅持才能成功的寓意絕對是深刻的。不少的投資者是衝著期貨市場裡的暴富神話而來的,潛意識裡或者就直接把自己定義為下一個神話的締造者。這樣的新手,心態上就如自負的兔子。每天滿倉地殺進殺出,做著不斷有浮盈後加倉的黃粱美夢,頗有“小馬乍行嫌路窄,雛鳥初飛怨天低”的味道。市場大部分情況下是平穩波動的,獲得暴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機遇,而非能力。

做交易賺一兩次不難,難的是長期獲利。若不能忍受暴利的誘惑,那必然會破壞交易的原則性和穩定性。羨慕崇拜巴菲特、索羅斯這樣的交易大師嗎?就先學他們做一隻甘於慢爬,懂得腳踏實地的烏龜吧。

最後送給大家幾句話,希望可以牢記:

有耐心,勿急躁。不符合建倉條件別妄動。

有決心,勿僥倖。做錯了跑得堅決跑得快。

有信心,勿恐懼。條件具備別賺點錢就跑。

有恆心,勿激進。不受暴利誘惑保持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