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國企正式工是不是都是籤合同啊?現在還能應聘上帶編制的正式工嗎?

別數了六個字135


企業不是事業和機關,沒有編制之說。

“企業編”和事業、機關人員,在工作內容、工資發放方式等多個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區別。

.

企業自掙自花,掙不著就別花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組織。

簡言之,就是“大家一起掙錢,然後由單位分配”:

  • 掙著錢了,那就大家都有;
  • 掙得多了,那就大家都好過一點。其中的一些人還能過得更好;
  • 掙不著錢了,那隻好讓一部分人回家(或所有人全回家)。

總之,企業是要“掙錢”的,且“發錢”的部門,是單位的財務部。

.

“編制”的工資福利,則由國家財政承擔

編制,在這裡簡單來說就是“承擔國家指定事務,由財政承擔支出”的員額。

國家財政部門按批准的名額、核准的級別,向其單位發放核定的錢款,再由單位“轉交”有編制的人。

再簡單一點,就是“編制”為國家幹活,然後由國家發錢。

他們的任務,是“把國家指定的工作幹了”,而不是掙錢養單位。

.

當然,也有一些事業單位只有“編制”沒有錢,即“自收自支”型事業單位。

雖然是自收自支,但在實在過不下去的時候,國家也會給出一些政策,適當地解決一些問題。

.

國企也是企業,雖然它姓“國”

許多國企是由事業單位轉型而來,且內部架構、管理等方面,依然保持著體制內的作風和習慣。

但它依然是企業,依然需要面向市場掙錢來養活自己。

當然,國企的日子比私企要好過得多:

  • 資源優勢。好多國企受到資源上的傾斜照顧,還有好多國企有壟斷資源。只用資源,他們就過得挺好;
  • 資產優勢。國企多少都有房有地有存款,房地是以前國家分配而來,存款則多來自資源的饋贈;
  • 資助優勢。每年國家都會有各種資助項目、大型撥款等,以支持國企更好地發展。

但不管多好,國企還是企業。如果實在經營不下去,照樣發不出錢、開不出支,照樣要請一些人回家。

正常情況下,國家是不會拿錢出來為這種國企發工資、解決實際困難的。

.

大國企的確不好進,但進去還是挺不錯的

大國企並不好進。因為穩定、待遇不錯、平臺不錯,一向是優秀人才嚮往的地方。

大國企也不缺人,歷年積累下來的人才,足夠支撐單位的運行。再加上人員流失情況並不嚴重,算得是“人員滿滿”。

各種因素相加,進大國企就顯得不那麼容易。

各種門檻、各種考試、各種條件,只讓人覺得“高不可攀”。

.

但只要進去了,“再出來就難了”。

大國企良好的福利系統、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較私企好得多的平臺,都讓人流連忘返。

如果運氣好,企業在有生之年不完蛋的話,大概率還是能穩定幹到退休的。

大家都明白的,現在互聯網衝擊太大,有些行業都被衝擊掉了——大國企也不例外。

.

小國企到處都是,要進去並不難

大國企雖然挺好,但數量太少、裡面的人又太多,屬“可望難即”。

如果很想進國企,那有大把的小國企供您選擇。

小國企,顧名思義,就是“小的國企”。裡面大多幾十個人、三四條槍,要房沒房,要錢沒錢。

往往管理體制落後、業務水平一般,平臺則更是沒法提。

嚴肅一點來說,許多小國企的發展前景和平臺,還不如好點的私企。

小國企也算穩定,但也只能說“也算”。

.

總之第一,現在國企的正式工都是籤合同的;第二,想進國企當“正式工”也沒多難

如果想要“編制”,那就要去考事業單位或是公務員。

就是這樣。


也許雜談


簡單簡紹一下,現在的大型國有企業,用人三種模式。其一:正式員工,簽訂的屬於無固定期合同,用派遣證調檔,調戶。轉正定級擁有幹部身份,這樣的員工在大型國企很少。

其二:合同制員工,簽訂的屬於3年,5年的這樣的合同,不調檔,不調戶。說白了就是工人身份,這樣的員工在大型國企的二級單位大量存在。

其三:外包,勞務派遣型員工,就是臨時工,這樣的員工在大型國企的三級單位,四級單位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員工。


情願花火


說實話,現在的國企已經沒有編制這一說法了。

1.現在國企正式工員工都是簽訂合同

在國企搞了多年校招,現在的入司人員簽訂的都是合同了,只不過合同上會有所不同而已,比如說三年合同、五年合同、無固定期限合同。

國企並不存在真正的編制了,在公務員隊伍和事業單位,才存在有編制這一說。

2.國企也有編制的限制

由於在人力部工作,每年也會有一定的任務,就是控制人員總數,上級公司每年都會核定正式勞動合同人數的編制,其實就是控制人數,要保證人員不超編,其實就是控制每年簽訂的勞動合同人數不要太多。

勞務派遣編制,其實也在不斷的減少,不少公司要求勞務派遣人數要少於勞動合同人數的10%,國企選擇是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合同。

3.儘量成為國企的正式合同員工

進入國企工作,合同一般有這幾種:

(1)勞動合同

想要簽訂勞動合同,最普遍的方式是校園招聘,通過校招進入國企,一般都會給予編制。

(2)勞務派遣合同

大部分時候是保安、保潔等崗位人員簽訂勞務派遣合同,當然,也有人員不足的時候,會找一部分作為補充,承擔工作,簽署勞務派遣合同。

進入國企,一定要成為正式合同員工,因為只有簽訂了正式合同,才會享受到國企的各種福利,而且也非常穩定,不會被辭退。

而簽訂了勞務派遣合同的話,不僅薪資低,福利全無,而且穩定性根本沒有任何的保障。


傑說職場


只要是同正規的國企單位簽訂的直接勞動合同,就已經意味著,是國企單位的正式編制。除非是那些國企的勞務派遣工,才才是同勞務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同國際單位只是勞動關係!

一、國企,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帶有政府單位的性質,以及事業單位的性質。

雖說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以及企業的改革,無論是國企還是民營企業,都在根據經濟形勢以及國家政策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就拿國有企業來說,以前國企就是鐵飯碗,確實有正式的編制。這個編制同政府的公務員以及事業單位沒有差異,甚至很多情況下國企的編制,待遇要比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好還要好!

因為政府單位和事業編制拿的是財政工資,而國企的編制一方面受到本單位效益好壞的影響,直接影響的是編制的福利待遇的好壞。

例如四五年前的西藏的國企,那待遇是真的好。不僅分配福利房,各種崗位,今天過節過年費是異常的好,到年底直接發銀行卡。

二、只要是同國企單位直接簽訂的勞動合同,那就是屬於國企的正式編制。

作為國有企業,招聘員工或者儲備人才都是有嚴格的招聘方案和計劃,並按照招聘流程進行人才的選拔。

那麼國企選拔人才一定是週期性的,例如每年的年初,或者金九銀十的季節。這是企業招聘的旺季,也是國企招聘的旺季!一些互聯網公司以及很多企業,都選擇在年初年底或者每年的發的十月份進行人才的招聘。

國企招聘一般會選擇大型的招聘會或者直接進行校園招聘。這是過期比較常見的兩種招聘方式,主要是同國際簽訂勞動合同,就都屬於本單位的正式編制。

但是從本質來說,國企的規模越大以及等級越高,對招聘員工的要求和層次也就越高。

三、按照國企的招聘來說,只要你的學歷以及工作經驗,職業技能符合崗位要求,進入國企工作還是非常有可能性。

很多人可能認為,國企的招聘門檻比較高,其實並非如此!

國企招聘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點是,比較看重崗位與專業的匹配性,也就是說你的專業技能要與崗位匹配性較高,這才是國企錄取你的第一點。

如果你的專業技能與崗位匹配性較高,那麼被錄取的概率就已經超過60%。

第二點是,一個人的學歷、工作經驗和職業背景都與國企該崗位的門檻要求相匹配。從這一段來看,有些國有企業招聘甚至是名企招聘,就必須要求員工的學歷是碩士或者博士,再或者必須是985或者211畢業的本科學歷以上……

還有的必須要求大學英語六級以上,甚至有些崗位要求有海外的留學經歷。還有要求你的職業經驗與於你目前的專業技能要有一定的連貫性,並形成連續性的職業經驗!

雖然有些吹毛求疵,但國企畢竟是國企,名企畢竟是名企,必須拿開相互之間的檔次和距離。

希望有所啟發。


個人職場經驗見解,歡迎一起探討;更多職場和新媒體運營知識歡迎關注本人


借你來往


現在的國企用工其實已經沒有編制的概念,提到編制一般指的是行政單位的行政編制(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制。國企不管是正式工還是勞務派遣人員都是簽訂合同的,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合同的簽訂對象不同。

正式工正常都是直接和用人企業直接簽訂勞動合同。而勞務派遣人員則是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勞務派遣公司和用人企業簽訂派遣合同,然後將勞務派遣人員派遣到用人企業工作。

不過,小雷曾經也碰到過企業招聘正式人員,前兩年先與派遣公司簽訂合同,派遣到期後再轉為與企業直接籤合同。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想要成為國企的正式員工,主要有兩種方式:

第一、參加校園招聘。大部分好的國企都是會組織校園招聘的,對於它們來說,這不單單是一份社會責任,也是補充新鮮血液的最主要方式。正常在每年的10月份以後或者次年的3月份左右都會有不少的國企招聘,只需要關注這些企業的官方網站就能找到相關信息。

第二、參加社會招聘。對於一些特別崗位的急需人才,企業也會進行社會招聘。這種招聘面向的是整個社會上的人群,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並且競爭也比較激烈。這種招聘不是常有的,正常企業要好幾年才會有一次,而且崗位也相對校園招聘更少。

雖然國企已經沒有編制的概念,但是國企的工作也是非常穩定的,正式人員沒有特殊情況不會被下崗。特別是大型央企,工資收入也會比機關事業單位更高,所以對於追求穩定事業的人來說,國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首先,企業不存在你說的編制不編制的問題,只要在企業工作都是要籤勞動合同的,但第一得看合同跟誰籤,第二得看是哪種用工方式:

  1. 跟企業直接籤勞動合同的就是這個企業的正式員工(也可以認為就是有編制的);
  2. 跟人力資源公司籤勞動合同,然後派遣到其它企業某個崗位工作的,就是這個企業的勞務派遣員工;
  3. 跟人力資源公司籤勞動合同,然後派遣到其它企業完成某項工作任務的,就是這個企業的勞務外包員工。

我理解你說編制應該是指政府、行政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事業單位)的那個編制。

因為事業單位用工比較複雜,有財政發錢的,有單位自己籌資發錢的,還有公益崗位。一般我們習慣把事業單位的正式員工由財政發錢的這些叫有編制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人社寶


是的,現在國企的正式工都是與應聘單位直接簽訂勞動合同書。

嚴格來說,國企現在並沒有編制的說法。除了部分領導級別老總還具有行政編制身份,可以在企事業單位間調動,其他招聘進來的正式工都是沒有行政幹部編制的。

我曾經也就職於國企勞務派遣崗位,現在體制內工作。我也曾就這個問題詢問人事專員,我們公司以前就是屬於事業單位轉企業的,老人老辦法。原本那批事業單位人員由於是國企元老,所以基本上除非公司倒閉破產,不然也是能夠順利幹到退休。

一,正式工。即員工是與國企直接簽訂勞動合同書,一般合同期限為三年。正常如果沒有特別重大問題,都可以續簽合同,幹滿十年之後,便可與公司簽訂無期限的合同直至退休(當然前提是公司沒有破產倒閉)

二,勞務派遣工。勞務派遣工與國企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三方合作的勞務派遣合同。

法律上是由勞務派遣公司的員工,由其分配到國企進行工作,也就是常說的臨時工。勞務派遣基本沒有希望轉正,可作為臨時過渡


體制大師哥


國企的正式工都是籤合同的,是和國企本身籤合同,合同落款人名章應該是現任的一把手,如果是勞務派遣那就不一定跟誰簽了,正式工一般都是有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例如三年五年終身,如果沒特殊問題,都應該順籤的,有少數人籤合同直接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服現役滿十年的轉業軍人),這個是法律,不接受反駁,身邊的戰友是這麼籤的國企也是這麼做的,如果有人說不可能那你就再去了解了解政策,不抬槓…


小宇9130


可以說現在的國企基本都是簽訂合同的,不存在所謂的編制員工了。

家裡一個親戚在央企上班,工作已經10年左右了,是簽訂合同的用工形式,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

在他們單位出了合同工,還會招聘一些臨時的勞務派遣員,待遇與工作內容都會相對差些。

所以,進國考,不用糾結編制問題,認準了未來發展,那就努力成為其中一員就好了。


洛陽中公教育


這個你只要走正式的,應聘通道都會是正式合同啊。

什麼是正式通道呢?就比如這個公司直營直招的,在官網上直接統計的校園招聘的。

另一些呢都是一些獵頭或者是中介公司進行推薦的,有人說會有這種中介公司給國企推薦嗎?有的,現在很多大公司也有那種屬於外派員工。就是你應聘了一家小公司,所有的待遇合同都跟這家公司談籤,但是你工作的地址是在另一家大公司。直白就屬於外包嗎?

當然很多這個獵頭或者說是中介啊,都會告訴你,在這個公司工作一年或者兩年之後就有可能拿到跟國企簽約的機會。這個機會還是有可能的,但是概率不是很大。

如果有走正式通道的這種機會,最好還是直接走正式通道。各種福利待遇啊,差別還是蠻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