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強迫家長監督輔導學生,是利大還是弊大?學校和家庭有無必要明確教育分工?

馭水客


說句實話,是否監督輔導學生,決定權在家長。老師能做的,是提醒,是要求,遠達不到“強迫”。再說了,老師連學生都“強迫”不了,又何況是家長。

題主所說的,其實就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問題。問題比較多,我們不妨拆開來看。

1.老師為什麼要“強迫”家長監督?

姑且先用“強迫”這個詞。

孩子的成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自身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學校裡,老師會盡心盡責,希望每一個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並把這種狀態延續到家裡。

老師們最害怕的,就是“5+2=0”。在學校裡認真學了5天,然後週末2天在家沒人管,結果這一星期沒有任何效果。

老師之所以要“強迫”家長,就是希望孩子在該學習的時候,一定處在學習狀態,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


2.老師“強迫”家長監督,到底是為了誰?

老師都想自己教的成績好,家長也都想自家孩子學習好,這一點應該沒有任何異議。

退一步講,老師教的不好,會對老師有什麼影響?影響很大,不能評優,不好晉職稱等等,但起碼不會被開除。我還沒聽說過哪個老師因為成績不好丟掉工作的。

孩子學習不好呢?如果是土豪家庭,我們另當別論。但絕大部分的普通家庭,孩子想要有更好的前途和發展,只有學習這一條路。

孩子以後有了穩定的工作,較高的收入,首先是自己幸福,然後是家庭幸福。老師能跟著享多大福?

學生學習,改變的是自己和家庭的命運,不是老師的命運。老師“強迫”家長,說到底不還是為了你的孩子嗎。

3.學校和家庭是否要明確分工?

我們經常說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必須緊密結合,缺一不可。這種結合,是強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不能只靠單獨一方。

但從時間和空間上來說,學校和家庭必然會出現明確的分工。孩子在家裡學習,老師怎麼辦?反正不能要求老師去家裡盯著孩子吧。一個班裡幾十個學生,老師去盯哪一個?

所以,孩子在家的時間,必須依靠家長的監督,老師的監督也只能通過家長髮揮作用。

4.厭學的孩子,家長要不要監督?

孩子本身就厭學,如果家長再不管,那就不只是厭學的問題了。

就說這個特殊的假期吧,孩子們都用上了手機學習。對於厭學的孩子來說,如果家長監管跟不上,那手機可就從“學習機”變成“遊戲機”了。

我班裡就有兩個這樣的孩子。每天聽課時長都是按秒算的,老師直播的時候去報個到就關了。我給家長打電話,家長說,一直在學習啊,有時候忙的連飯都顧不上吃。我只想說,家長啊,您不會去看看啊,孩子真的是在學習嗎?

當然,家長的監督,必須要注意方式方法,最重要的是注意“度”。如果家長方式不對,尺度過大,那也很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精神問題。這樣的悲劇也已經發生了。

但如果家長怕出問題,就不管了,老師是不是也可以選擇不管呢?

結語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自然是不能分割的。但受限於時間和空間,也必然需要分工,家長和老師都需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尤其是現在疫情尚未結束,孩子仍然在家學習,家長是否有效監管,就成為這部分孩子學習效果的決定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