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孩子“雲考試”,家長太認真,保險箱都上了!

考試啦!

學校遲遲不能開學,孩子們在家學得咋樣?眼看下學期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不僅僅是家長,老師們也開始“坐不住了”。

這些天,一場場“隔空”考試出現在了不少學校和家庭中間。老師是考官,家長做監考,隔著屏幕,不少學生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雲考試”。

而為了能讓考試達到預期的效果,一些家長們也使出了渾身解數。

聊城:孩子“雲考試”,家長太認真,保險箱都上了!

聊城一小學六年級雲考試。馬曉紅 攝



請假給孩子監考

家長紛紛化身“監考員”

7:50-9:50,考試科目語文,時間120分鐘;10:05-10:35,考試科目政治,時間30分鐘……

“尊敬的家長朋友,本次月考需要您全程監考,作為一名光榮的監考員,你需要這樣做……”

剛剛過去的週末,一場別開生面的“隔空”考試在鄭先生家裡拉開了序幕。

老師通過釘釘視頻會議監考,孩子和家長對著攝像頭,第一次做監考,鄭先生說自己竟然還有些緊張。

“孩子已經在家學習了很長時間了,但究竟學得怎麼樣,通過考試才能檢驗出來,也好查缺補漏。”為了孩子的這次考試,平時每週只能休息一天的鄭先生專門請了一天假,全程監督孩子,配合學校和老師完成監考任務。

考試開始後,鄭先生從身後拍了一張孩子正在考試的照片,上傳到了班級群裡,按照老師的要求,這樣便於考察孩子們考試的真實性。

各班主任、導師向學生和家長落實考試安排和要求,對學生詳細叮囑,和家長積極聯絡,在此次考試中,家長們紛紛化身試卷的印刷員、保密員、監考員,就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雲考試”在城區不少家庭當中鋪展開來。


為了保密

家長把試卷放進了“保險箱”

考試時間一到,家庭就變成了考場。

“開考前10分鐘,所有學生打開釘釘視頻會議,班主任對同學們進行考前提醒,嚴格按照考試要求發佈指令,提醒家長收走學生的課本和多餘電子產品,清理桌面,發放試卷,考試結束前10分鐘協助學生上傳答案。班主任、導師全程在線監督學生答題,及時解決學生出現的各種狀況。”

幾位老師告訴記者,通過攝像頭,老師們可以看到全班同學認真作答的模樣,“雲考試”其實檢驗的不僅僅是孩子們的學習成果,而且還是對孩子們進行的一次“誠信檢測”,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是出題人和閱卷者,家長負責試卷保管和收發,其實老師們更關注孩子們在家考試的狀態和情緒。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為了陪伴和檢驗孩子的學習情況,不少家長都默默地陪在孩子身邊,使出渾身解數順利完成此次“任務”,有的家長為了保證試題不提前“洩密”,甚至把試卷提前鎖進了“保險箱”,讓老師們不僅讚歎不已。


老師建議

網上學習這些要注意

“一桌一椅,一個考生,兩個監考,一次記憶裡最特殊的考試,謝謝老師,謝謝爸爸媽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我們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儘管是疫情之下無奈的選擇,但這樣的“雲考試”還是在不少家長和孩子們的微信朋友圈裡充滿了暖意和溫情。

幾位老師告訴記者,從效果來看,家長們對於這次新型考試非常重視,效果還是不錯的,他們提前一天秘密打印老師下發的電子版試題,通過檔案袋,寄存地下室,甚至啟用保險櫃等方式,為學生保管試卷,確保試題不外洩;考試進展順利,學生嚴肅認真,應該考出了真實水平;當然也不排除不負責任的家長和投機取巧的學生。

“這段時間一直在進行網課,其實網課和實體課堂差距很大,網課看不到學生,無法把握學生完成的進度,並且提交上來的‘任務’也可能是直接從網上搜出的答案等等問題,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如果把實體課堂搬上網絡,效果肯定不好,因此空中課堂的意義更多的是給學生任務單,設置分層任務,通過小視頻讓學生自學,然後提出質疑,教師解答。”

老師們也給在家學習的孩子們提出了一些建議:一是要課前預習,明確第二天要學的知識,否則自學效果會很差。二是課堂筆記非常重要,必須邊聽邊記,否則容易走神。三是每節課的內容必須當堂消化,出現問題時及時私聊老師,否則會很快忘記自己哪裡不明白,導致問題越積越多,進而影響網課的聽課效果。

全媒體記者 劉亞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