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如果你有機會採訪身邊的一個學霸孩子,他為什麼會學業如此優秀。你所得到的答案一定不是因為上了很多課外班、經常刷題。

特別那些高考狀元,他們也絕不是人們眼中的“書呆子”,靠著“頭懸樑、錐刺骨”的精神去學習的。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當然,這樣的孩子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總是大多數孩子中的少數。他們與其他孩子一樣,在同樣的課堂上課,在同樣的家庭環境下學習。

那麼,為什麼他們能如此優秀?

每一位教育者都需要深刻反思

或許每個學霸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但相信他們一定會有共性的特點:

他們不會完全遵循老師要求的方式去學習,因為那些針對大多數人的要求,他們會從中選取有益於自己部分,獨立去調整。

他們也不會完全接受父母的督促,因為只有被動的學習才需要督促。

他們也不會過於在意來自老師、家長和其他人評價,即使在遇到挫敗時,他們也會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有計劃的彌補不足。

對於大多數老師和家長而言,自己是處於教育者的位置,認真研究這些受教育者的成功之路,遠比把一切歸咎於遺傳更有意義。

試想,如果遺傳真的那麼重要。那麼,平庸的家長或學歷不高的家長,就不必費盡心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了,因為基因已經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優秀。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同樣,作為教育方面的“專家”,同時作為學生學習的信息提供者、秩序維持者、結果評價者、考試執行者,也應該拷問自己,是否將對自己學生的要求用在了自己孩子身上,又是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果沒有,為什麼又要將這樣的錯誤不斷地施加到別的孩子身上。

當然,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可以複製的,但每個人的成功背後往往都有著重要的規律可尋。

我最為深刻的體會就是:做真實的自己!

不一樣的學習

“這門課叫作“人格理論”,我們可以自行決定在這門課上做什麼。我們可以圍繞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規劃學習,我們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安排課程。我們可以一起來決定如何考試和打分。

我有很多便利的資源可利用,我還可以幫助你們找到更多。我想我也是資源之一,只要你需要,隨時可以利用。這是我們大家的課,我們想要如何利用這門課呢?”

這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奠基人——羅傑斯在其一堂課上的開場白,這也是他開始將自由學習的觀念變為現實的實踐。

最初,學生們會產生一些消極的想法,比如有的學生並不相信老師可以將權利給學生,因為還是由老師決定分數;

再比如有的學生則憤憤不平,“我花很多錢來學校是讓你教給我知識的,現在你卻讓我們自學!我感覺上當受騙了”。

但隨後,學生們發現,他們真的可以挑戰老師,甚至可以批判他,而不會被制止、譴責或羞辱。老師則在他們心中成為了一個資源豐富的、會犯錯的、充滿人性的學習促進者。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在後續的課程中,學生們發生轉變了,他們的學習不是在為老師負責,也不是在為老師的評價負責,

而是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學習,他們可以在課程總體的框架下自由地學習自己想要獲取的知識,而老師則可以為他們提供很多豐富的資源。

可以說,在這樣的學習中,老師不再以權威者的姿態出現,學生也不再是被管理者,學生和老師之間不再需要相互掩飾,他們在做真實的自己。

值得擔憂的學習

“學校只是一個交朋友的場所。上課是你必須熬過去的事,教師講的內容都非常枯燥!

我喜歡那些像朋友一樣的教師,但當他們回到他們教師的角色時,也一樣地乏味。學生們都沒有勇氣去面對教師和管理者,告訴他們自己的真實感受。

在我上學之前,我鑽研書籍甚至百科全書,可到第一學年結束的時候,我卻不想再看書了。我希望來一次徹底的毀滅,把所有的學校燒成灰燼,然後從頭再來。”

這是一些從八年級升到大學的學生的心底控訴。

但如今更值得擔憂的是,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的中小學也一樣存在。儘管孩子們沒有表現出如此激烈的情緒,但他們的學習狀況不也是如此嗎?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有的孩子成為課堂上的“觀光者”。他們參與課堂的互動不積極,或者害怕出錯,或者沒有興趣,或者表達能力不足,或者根本沒有跟上進度,如果不是老師點名,他們幾乎不會主動回答問題,也不會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而老師只會偶爾點名他們回答,但通常情況下,考慮到這些孩子反應“遲鈍”,可能會耽誤教學進度,或者為其他孩子樹立不良的示範,漸漸就會放棄他們,而這些孩子往往會佔到班級的大多數。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有的孩子成為課堂上的“搗蛋者”。有時他們參與課堂互動很積極,更多地是為了表現自己,其中不乏有見解的意見,但往往與課堂內容無關,經常跑偏;有時是為了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故意做出一些擾亂課堂的舉動;

對於這一部分學生,老師很是無奈,管教會影響其他孩子學習進度,甚至會因過度反應引起家長的不滿;不管教又確實影響課堂,因而多數時候老師會放棄這些孩子,只要過做出太過格的事,老師也不太願意搭理他們。而且由於他們往往思維活躍,時常會提出一些讓老師也很難應對的問題。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有的孩子成為課堂上的“迎合者”。

他們可能是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也可能是很會表現的孩子,他們為了能給老師的留下好的印象,課堂總是表現得很認真聽講,對於老師的問題,回答總是中規中矩,很少會提出與老師相左或不成熟的見解,因為這樣能更好地迎合老師。

老師往往比較喜歡這類孩子,他們會讓課堂看起來很活躍,而且回答的問題很對老師的胃口,因而在各類教學督導中,他們常常是老師喜愛的學生,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準確無誤。

顯然,在這樣的課堂上,除了少數“搗蛋者”,絕大多數學生和老師都在偽裝自己,他們只願意按照準確無誤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和學。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老師在課堂上是絕對的權威者,學生是老師課堂表演的忠實聽眾。這樣課堂讓別人看起來,似乎更完全,因為都是按準備好的樣子在進行,也避免了可能出現的爭議和錯誤。

那麼,在家裡孩子的學習狀況又是如何?

一部分優秀的孩子幾乎沒有自由時間,被父母安排的各類課外班佔滿,幾乎沒有任何自由時間,沒有任何獨立思考的時間,

因為父母總是擔心身邊無數優秀的“對手”把自己的孩子拉下,也總是擔心自己安排的“素質教育”不夠全面。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一部分中等的孩子則每天處於焦慮之中,今天考得好些,就會心情稍有放鬆,但又會擔心隨後考試表現不佳,父母總是希望他們能成為班級中的佼佼者,

因而無論是作業,還是課外學習,都會有很高標準,他們永遠看不到盡頭,因為作業完成之後總有做不完的習題,前面也總有無法戰勝的“對手”。

另一部分較差的孩子則每天處於與父母的鬥爭之中,甚至會經常上演“全武行”。每天的作業成為父母和孩子心中永遠揮不去的陰影,天天要進行到半夜才能算完。

父母也經常責罵孩子,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並不笨,但就是不努力;而孩子則認為自己已經努力了,但卻無法達到父母滿意的要求。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學霸總是少數,多數的家庭,無論孩子是優秀,還是較差,都始終處於焦慮之中。父母總是埋怨孩子不夠努力,沒辦法達到他們心中的標準;

也總是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很權威的樣子,以監督者身份不斷地向孩子提要求,施加壓力,儘管當年他們可能不如自己的孩子。

而孩子們要不是被上不完的課所折磨,要不是被寫不完的作業所摧殘,總之是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大多數孩子的學習是為了讓老師滿意、家長高興,而很少是自己想學。

信任孩子的學習

事實上,無論是老師、家長,還是孩子,都始終處於一種不自信、不真實的狀態。

老師害怕展示真實的自我。許多老師已經習慣把自己當成專家和權威,無論是在家長面前,還是在孩子面前,他們要求家長和孩子在學習上不能出錯,因而自己也時刻擔心出錯,所以就會年復一年地按照標準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

有些老師還擔心自己過於寬鬆,就會讓孩子過於放縱,就可能在互動中暴露他們的問題。

如果孩子提出過於有見解的問題,他們無法解答就會損害形象;如果學生真實地表達對課堂的不滿,他們會覺得很沒面子;如果學生上課總是亂哄哄地講話,作業總是會出現一些小的錯誤,他們就可能會被認為是不會教的老師,因而職業素養會受到學校和家長的質疑。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因此,與其冒著這樣的風險,不如就在偽裝的面具下,繼續扮演權威更好,這樣可以省去很多麻煩,還會樹立起“嚴師”的形象,至少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嚴師”都是好老師,即使教學能力不足也會得到原諒。

家長害怕展示真實的自我。許多家長需要在老師面前顯示出積極配合的姿態,哪怕對學校的要求、對老師的要求持有異議,也不敢表達,因為畢竟自己的孩子在人家手中。

同時,自己也不希望因為孩子的原因,被老師批評,落下個不負責的名聲。更重要的是,很多時候自己並非教育專家,只能在老師的學習要求上給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至少這樣,無論是在老師還是家人看來,自己是盡職盡責的父母。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家長還需要在孩子面前偽裝,不能把白天工作上的不快帶給孩子,不能在孩子表現出家庭的矛盾,不能在孩子學習的要求上表現得過於寬鬆,不能讓孩子認為自己不如他們,總之,在外面偽裝一天後,回到家中也要在孩子面前偽裝。

孩子害怕展示真實的自我。有的孩子會擔心自己表現得鬆散,儘管他已經很努力,會讓父母傷心;有的孩子擔心自己的考試成績不佳、排名落後,會被父母責罰;有的孩子會擔心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會得到父母的訓斥。

於是,無論是表現好的孩子,還是表現不佳的孩子,時刻處於緊張、焦慮之中,每天擔心著自己的學習成績,而不是全身心地、快樂地、自由地學習。

其實,這一切問題都源於,我們真正地信任孩子,讓他們去探索如何自由學習。

人本主義心理學奠基人,也是美國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羅傑斯在其實踐中發現,如果我們相信孩子本質上是有能力的人,與他們真誠相處,努力理解他們的感受和內心世界,那麼建設性的變化過程就會發生。

老師和家長應該成為孩子自由學習的引導者,而非督導者。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開始更加清晰和深入地洞察自己,探索能夠解決自己困擾的辦法;他們才能開始採取行動,讓自己變得更加獨立,從而可以解決自身的某些問題。

其實,當老師和家長回顧自己的學習歷程時,就會發現,曾經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併產生重要影響的老師,都是有著鮮明個性特點的老師,可能我們沒有記住他們教了我們什麼知識,但卻能對他有著深厚了情感,這難道不是我們的孩子內心的呼喚嗎?他們未來長大成人後,難道不會回憶自己的學習經歷嗎?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家長和老師意味著什麼?

一個典故或許能給“權威”的家長和父母啟示:北魏文人李謐學習很用功,在文學博士孔璠門下做學生,勤奮刻苦,虛心好學,提高很快。幾年後,李謐的學問超過了他的老師孔璠,孔璠反過來向李謐求教。同學們做歌:“青成藍,藍謝青,師何常,在明經。”

孔子也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為普通人的老師和父母,我們又為何在孩子面前如此偽裝自己,非要把自己包裝成“無所不知”的權威者呢?

事實上,當我們在孩子面前展示真實的自我時,孩子也會展示真實的自我。你可能會驚奇的發現,原來你需要用強有力的措施才能做到的事,居然可以與孩子商量著解決,他們可以如此快樂地完成這些要求。

我們期待這樣的轉變,期待這樣的師生關係、親子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