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2.5億造雕像,只為帶動當地旅遊業,如今卻成這副模樣!

現在旅遊已經是成為了國內人戶外運動的最佳項目,每逢假期的時候,要麼就是帶上全家人,其次就是和幾個朋友來一場旅行犒勞下自己。曾有人統計,最近幾年的國內旅遊是屢創新高,由此可見旅遊在人們的內心中是越來越重要。

耗資2.5億造雕像,只為帶動當地旅遊業,如今卻成這副模樣!

每個地區的風土人情、文化氣息都是互不相同的,同樣也存在著許多著名景點,假期的時候都能引來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而今天我們就來講下,這裡耗資2.5億元塑造一座人工雕像,只為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但如今卻變成這副模樣!

耗資2.5億造雕像,只為帶動當地旅遊業,如今卻成這副模樣!

這座雕像就是“伏羲”,說起伏羲他可是我國神話故事裡面最重要的人,他為中華文化是開創了先河,不僅如此,還發明瞭推算等其他風水玄學的基礎,但是這裡塑造伏羲的雕像,兩者之間又有什麼關聯呢?

耗資2.5億造雕像,只為帶動當地旅遊業,如今卻成這副模樣!

原來根據傳說,伏羲是在今天的湖北襄陽隕落,而襄陽為了帶動當地的旅遊業收入,於是便聯想到伏羲葬身的地方,聘請了當地一個雕刻大師,塑造出伏羲的雕像,用來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

耗資2.5億造雕像,只為帶動當地旅遊業,如今卻成這副模樣!

經過幾年時間後,伏羲像終於是完美竣工了,通過官方給出的數據,伏羲像高度70.5米,總長度為230米,而此處是用廢棄的採石場利用當地的資源塑造出的石像,投入總金額總共為2.5億元。

耗資2.5億造雕像,只為帶動當地旅遊業,如今卻成這副模樣!

用作旅遊業想象本是美好的,結果卻是遭遇冷門,不僅遊客提不起興趣,就是當地人都對這個地方沒什麼好感,曾經有人出過吐槽門票各種昂貴。其實像這樣的情況在我國也有不少,比如說荊州的關羽銅像等。

耗資2.5億造雕像,只為帶動當地旅遊業,如今卻成這副模樣!

這些強行利用歷史人物進行關聯用來做旅遊景點,但可惜遊客們是不感興趣。如今人們出去旅遊,是為了看看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而不是人工製造出來的旅遊假象,大家對比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