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申論提出對策題中的推導技巧

在近兩年申論考試中,提出對策的題目出現的頻次變高,需要引起考生重視。這類題目的設問方式極易辨認,一般為:請根據材料中關於XX現象的種種問題,提出解決的舉措等類似表述。中公教育在此進行指導。

(一)直接反推

第一種情況較為簡單,在圍繞主題找到存在的問題之後,只需要將問題的核心關鍵詞保留,在問題前面加上動詞即可。

例:請根據以下資料,就進一步完善本市公共自行車服務提出建議。

【本題要求對進一步完善本市公共自行車服務提出建議,即當前的公共自行車服務不太完善,存在問題,需要考生給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材料中既有可能給出了對策,此時可以直接摘抄;也有可能沒有給出對策,需要考生找到問題後根據問題進行反推。】

材料:

曾女士:我不習慣騎車,主要是由於很多街道都沒有設非機動車道。

出現負面信息且與主題公共自行車服務有關,所以可找到問題:沒有非機動車道,即缺少非機動車道。保留核心詞彙“非機動車道”,在前面加上相應的動詞即可推出對策:增設非機動車道。

(二)化虛為實

有些時候,保留核心關鍵詞直接推導出的問題,會顯得不夠切實可行,有些喊口號的意味,並不能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根據問題,給出更加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此時,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有很多種,並不唯一,只要大家給出的對策是針對問題提出的並切實可行即可。

例:根據以下資料內容,針對當前互聯網協同消費經濟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本題圍繞的主題是互聯網協同消費經濟,通過字面含義,應是在互聯網上發生的,需要多方主體參與協同完成的一種消費模式。要求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材料中可能會給出一些對策,直接摘抄即可,也可能需要我們根據材料描述的問題,推導出相應的對策。】

材料:

如今,我們消費時常掃二維碼,授權第三方進行支付,但是第三方支付其實都綁定了個人身份信息、銀行卡信息,在掃碼過程中,就存在信息洩露的可能。”

本段主要介紹了在消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第三方支付的普及,使得我們在消費過程中更加傾向於掃碼進行支付,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了商家、消費者、第三方支付平臺等多個主體,所以屬於互聯網協同消費,並且出現了負面信息,是在講問題。簡單概括問題為:存在信息洩露的風險。此時,我們需要由問題推導出對策,如果採用保留核心關鍵詞,在前面直接加一個對策的方式進行推導,得到的要點為:減少信息洩露的風險或者避免信息洩露。不難發現,這樣的對策非常的“虛”,不夠落地,缺少可操作性,這時就需要我們根據問題提出更加具體和切實可行的對策。經過分析可知,第三方支付之所以出現信息洩露的問題,更多在於平臺技術的漏洞給了黑客可趁之機,所以我們可以推出對策:共享平臺加強技術防範,抵禦信息盜竊。

(三)特別注意

1.由問題推導對策時,千萬不能“跑偏”,一定要緊緊圍繞著問題給出針對性的對策,不能脫離問題自己肆意發揮,不能過度推導。

2.很多同學只會直接反推,而需要自己給出更加具體可行的對策時,則無話可說,這就需要大家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去積累一些常見、常用的對策,做好對策的積累,比如:立法、監管、教育、宣傳、技術創新等等。

3.有些同學在考試過程中,難以把握對策推導的度,不知道是直接反推即可,還是需要給出更加具體的做法。為了保險起見,建議大家可以先保留核心關鍵詞,直接反推,然後在反推的基礎上再去補充一些更加具體的對策。

國考申論提出對策題中的推導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