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離金融危機還有多遠?

美國離金融危機還有多遠?

圖:分析指,從底層的泡沫資產來看,美股的擠泡沫過程已經開始/路透社

據大公報 新冠肺炎疫情其實只是全球市場的一點“外傷”,而真正的“內傷”在於槓桿的攀升和資產泡沫的膨脹。當資產價格下跌過程中,槓桿不斷被“拆除”,破產違約也會陸續出現,當前還沒有看到這些現象,我們似乎還處於金融危機的第一階段。

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不斷髮酵,引發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和企業盈利的擔憂,是股市大跌最直接的導火索。原油額外減產協議失敗,導致油價暴跌,對風險資產相當於“雪上加霜”。新冠病毒衝擊全球經濟,原油價格本身就有調整壓力,但每天的跌幅也大都不超過4%。而3月5日,俄羅斯拒絕了OPEC額外減產的提議,導致3月6日當天原油價格暴跌了9%以上。當週末沙特突然宣佈將大幅提高原油產量,導致國際油價進一步暴跌27%。

近幾年在“OPEC+”限產的同時,頁岩油革命大幅提高了美國的原油生產能力,美國當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而且從原油淨進口國轉變為淨出口國。油價下跌不僅會影響美國經濟,還進一步打壓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加速了其他風險資產的下跌。

新冠外傷激發市場內傷

就像一個人一樣,如果只是受點外傷,休息療養一段時間可能就恢復了。但如果這個人本身體質就偏弱,有內傷,外傷可能會把內傷激發出來,問題就更嚴重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和金融體系的衝擊更多是“外傷”,而美國經濟本身就有很大的“內傷”,當前病毒本身的問題已經沒有那麼重要,而重要的是內傷能否痊癒。而經濟、金融體系的“內傷”往往都是槓桿和泡沫的問題,每一次大的危機也基本都和槓桿相關。

從美國各部門的槓桿率來看,居民部門槓桿率並不高。儘管美國名義房價已經突破次貸危機前的高點,但考慮到其他物價也在上漲,以及居民收入的增長,房地產市場的實際價格並不高。但美國企業部門的槓桿率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點。根據BIS(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統計,美國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槓桿率在經歷了08年之後的短期下滑後,又開始大幅上升,當前已經達到了75%,為歷史最高水平。

從債券發行的情況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在2008年的時候,美國公司債規模只有5.5萬億美元,只有當時居民房貸相關債券規模的六成左右,但截至2019年底,美國公司債規模已經達到了9.6萬億美元,是居民房貸相關債券規模的九成以上。這也說明08年以後,企業部門加槓桿的速度要遠遠快於居民部門。

債務泡沫總是很相似,美國07年次貸危機的爆發,是因為寬鬆貨幣環境讓信用資質差的居民加了槓桿,放大了風險;而08年之後持續的貨幣寬鬆,又讓信用資質差的企業加了槓桿,增加了風險。當前美國公司債規模已經超過了當時居民房貸相關債券的規模,且其中高風險債券佔比將近70%。

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另一“內傷”是股票市場,而且問題比債券市場要嚴重得多。在貨幣寬鬆的環境下,上市公司舉債獲取資金後,部分通過二級市場回購股票,推升股價的同時,虛增了盈利。再加上槓杆資金直接入市、被動投資型基金大量湧入,共同造就了過去十多年的美股大牛市,也讓美股的估值水平達到了32倍的高位,直接與1929年相當。

但現在問題來了,經濟大概率陷入衰退,上市公司盈利惡化,債務風險上升,股價開始進入擠泡沫階段。過去是“低息舉債─回購股票─股價上漲─盈利改善─繼續低息舉債”的泡沫循環,而現在是“信用收縮─賣股還債─股價下跌─盈利惡化─信用再收縮”的擠泡沫循環。而且投資者大都是追漲殺跌的,殺跌的趨勢一旦形成,會進一步下跌。

所以新冠病毒只是“外傷”,現在把美國股市和債市的“內傷”激發出來了,泡沫的崩塌都有慣性。美國股市和債市的問題,也會衝擊居民的財富。當前美國居民資產中有將近七成都在金融資產上,購買的股票、共同基金、保險、養老金等規模將近70萬億美元,是持有房產規模的兩倍還要多。而美國的共同基金、保險資金又是股票、垃圾債的重要買家,次貸危機的時候美國居民房產財富總共縮水了32%,而當前美股的跌幅已經超過了這一幅度。居民財富的大幅縮水,勢必會影響消費驅動的美國經濟。

美國離金融危機還有多遠?

救市須接盤問題資產

從底層的泡沫資產來看,美股的擠泡沫過程已經開始,所有的資產泡沫都很類似,都會跌到足夠便宜的程度才會有資金願意進場,而當前美股估值仍處於60%歷史分位數水平,後續恐怕還會有調整壓力。美國債市短期面臨的更多是恐慌帶來的流動性危機,隨著盈利下滑、債務到期,實質性的違約恐怕還在後面。

08年金融危機之前,其實先是底層資產──房價的大幅下跌,然後才是居民的債務違約,企業和金融機構的破產倒閉。當前我們還處於底層資產──股價、垃圾債下跌的階段,而在美國購買金融資產加槓桿比買房加槓桿要容易得多,底層資產的大跌勢必也會對投資機構帶來較大沖擊。

預計加高槓杆購買股票、垃圾債及相關衍生品的金融機構會面臨較大的破產風險,這些機構主要集中在資產管理類機構,而在“沃克爾法則”後,銀行業直接參與高風險、高槓杆業務相對較少。所以與次貸危機時全面波及所有金融機構不同,本次危機或主要將集中在部分高槓杆投資的金融機構。不過一旦部分金融機構出現問題,仍會對市場信心構成較大打擊,甚至導致階段性的流動性危機。目前風險還在底層資產大跌階段,還沒有看到企業的違約,金融機構的風險不斷暴露,目前似乎還處於逼近危機的第一階段。

而從美聯儲和政府部門目前的措施來看,更多是隔靴搔癢、作用不大。當危機到來的時候,所有的問題根源在於底層資產價格的大跌,資產有賣盤無買盤,所以救市最重要的環節是“接盤”問題資產。在次貸危機爆發以後,美聯儲大量購買了無人接盤的房貸資產,財政部的各項救助和擔保計劃,其實也都是在託底底層資產的價格。

當前美國出問題的資產是股市和垃圾債,除非獲得國會同意,美聯儲並不能直接購買公司債和股票。雖然美聯儲增加了回購,投放流動性,但其實金融機構在恐慌的情況下是“現金為王”,也不會願意去購買問題資產;美聯儲重啟商業票據融資機制,儘管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場流動性風險,但對下跌的股市和垃圾債也沒有太大幫助。

所以往前看,本次危機大概率還會進一步發酵,美股繼續擠泡沫,垃圾債或陸續出現違約,如果底層資產跌到一定程度,部分金融機構或存在破產倒閉的風險,形勢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我們且走且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