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南宋朝廷全力支持岳飛,他能收復故土,迎回“二聖”嗎?

若南宋朝廷全力支持岳飛,他能收復故土,迎回“二聖”嗎?

熟讀中國歷史的朋友,想必對岳飛這個人不會感到陌生吧?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因其卓越的戰績,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其一首滿江紅,怒髮衝冠只為中興宋朝的氣概,讓世人佩服不已!

若南宋朝廷全力支持岳飛,他能收復故土,迎回“二聖”嗎?

1134年,岳飛率軍收復了襄陽六郡;1136年,率岳家軍開始北伐,一路上勢如破竹攻取了商州、虢州等地;過了四年後,藉著金朝毀約伐宋之時,岳飛再次踏上了北伐之路。在北方義軍的協助下,岳家軍先後收復了河南鄭州、洛陽等地,並且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

之後,岳家軍進駐朱仙鎮,再經過一番休整後,岳飛便準備直搗黃龍,收復故土,迎回“二聖”。可就在此時,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心想和金朝求和,便以十二道“金牌”催令岳家軍班師。《三朝北盟會編》卷207記載:“忽一日,詔書十二道,令班師赴闕奏事。”

若南宋朝廷全力支持岳飛,他能收復故土,迎回“二聖”嗎?

那麼,說到這裡後,我們再來談今天的主題:若南宋朝廷全力支持岳飛,他能收復故土,且直搗黃龍、迎回“二聖”嗎?

事實上,岳飛的最後一次北伐,也就是1140年的那一次,其本身就不是僅憑“一己之力”就要去北上伐金的。

要知道,北伐是一個比較宏偉的戰略,而提出這麼大的一個戰略,岳飛也是經過了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和醞釀。要做到“直搗黃龍”,徹底解決掉金朝這個敵人,迎回“二聖”的話,除了對自身的軍隊素養要求極高之外,還要求有沒有後顧之憂的後勤保障,同時還要求友軍的協同作戰。

若南宋朝廷全力支持岳飛,他能收復故土,迎回“二聖”嗎?

在這裡,需要強調一點的是,當時的岳家軍總兵力大約愛10萬人左右,以鄂州(湖北武昌)為基地,轄十二軍,包括最精銳的背嵬軍。關於岳家軍的實際人數,是有史料可佐證的。《中興小歷》記載:“岳飛議棄兩淮地,守大江以南,且飛提重兵十萬,無橫草之勞。”

前文提到過,在1140年時,岳飛所率領的岳家軍打到朱仙鎮後進行了休整,就在這一戰後岳家軍已經使得金兀朮所率的金兵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能力;而在西線作戰的楊政等部以及東線的韓世忠也是收穫頗豐,在各自負責的戰區也都對金軍取得了戰略優勢的態勢,這就使得金兵首尾不相顧,無法集中兵力援助金兀朮。

若南宋朝廷全力支持岳飛,他能收復故土,迎回“二聖”嗎?

與此同時,在金軍大後方活動的抗金義軍,也在岳飛興兵後積極反抗,可以達到騷擾和掣肘金兵的戰略部署。也就時說,若岳家軍岳家軍不班師的話,岳飛的正規軍加上河北一帶的義軍,很有可能會把金兵主力逐出燕京以南地區。當然,這也只是推測。

岳飛在郾城大捷的消息,從河南傳到臨安,按照當時傳遞消息的速度,最快也得十日左右。宋高宗趙構還沒收到岳家軍大捷的消息,等收到捷報之後,當時的宋高宗也起了恢復河山之意,畢竟這一目標一旦實現,對於他而言可是流芳千古的大喜事。

若南宋朝廷全力支持岳飛,他能收復故土,迎回“二聖”嗎?

緊接著,趙構先命令自己的親軍將領楊沂中率軍北上,後又令岳飛暫停班師,“與楊沂中、劉錡共同相度,如有機會可乘,約期並進。”在查閱史料後可大膽推測,當時趙構的十二道金牌很可能是直接越過岳家軍的最高指揮官岳飛,而直接下發到了各軍統制手中。

在這裡,還要提一下,那就是當時岳飛的地位。雖然當時岳飛軍事素養很高,具備深謀遠慮的特點,其統率的岳家軍也是攻必克、戰必勝,令金兵聞風喪膽。但是作為一個忠義之人,岳飛很難抗拒朝廷的十二道金牌命令,否則即便岳家軍再能征善戰,若不聽從皇帝號令,那麼在當時的世人眼中的,岳飛也是違反朝廷法度之人。

若南宋朝廷全力支持岳飛,他能收復故土,迎回“二聖”嗎?

除此之外,打仗不光拼的是士兵和勇氣,還有錢糧和補給。岳家軍雖然彪悍,但戰士們不能餓著肚子去上陣殺敵吧?如果此時的岳飛抗命繼續進軍,宋高宗和秦檜會不會完全斷掉岳家軍的後勤補給,這都很難說。

綜上,趙構的左右搖擺,再加上秦檜的賣國求榮,以及朝廷對手握重兵武將的猜忌(宋朝一直都是揚文抑武),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岳飛很難收復故土,迎回“二聖”。歸根結底一句話:一個“有苟安之漸,無遠大之略”、不能“系中原之望”的朝廷,必然導致“雖使將帥之臣,戮力於外,終亡成功”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