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狙擊手,在二戰日軍手裡,卻成了“一次性用品”!

二戰時期,戰場上開始出現規模化的狙擊作戰方式,蘇德雙方在斯大林格勒進行了大規模的狙擊戰鬥,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戰局的走勢。而其他各國也大量運用狙擊手,對敵方達到戰略殺傷的目的。

珍貴的狙擊手,在二戰日軍手裡,卻成了“一次性用品”!

當時日軍的訓練射術可以說普遍要求較高,因為日軍在射擊訓練時對精度有著近乎變態的要求,比如當時的日本關東軍,他們要求士兵訓練時對300米外的伏靶,五發子彈至少要有三發是在一個拳頭大小的面積上。

對這一點,和日軍經常交手的中國軍人也都承認:“小鬼子的槍法準,專門打腦袋。”如果按照這個軍事標準訓練出來的士兵,那麼可以說日軍士兵幾乎人人都是狙擊手。

日軍使用的制式步槍是三八式步槍,精準度高,射程遠,易於瞄準等優勢。而日軍1937年研製的九七狙擊步槍也是由制三八步槍改進而來,其使用6.5×50毫米有阪彈,有效射程可達600米。

珍貴的狙擊手,在二戰日軍手裡,卻成了“一次性用品”!

九七式狙擊步槍總共生產出2萬餘支,日軍給配備的是2.5倍光學瞄準鏡,在戰爭後期又配備了4倍瞄準鏡,可以說在狙擊手的裝備方面,日軍狙擊手其實是並不算差的。

後來日軍覺得這款狙擊步槍威力不夠,又研製出使用7.7毫米子彈的九九式狙擊步槍。不過7.7毫米子彈裝填的彈藥較多,導致槍口火焰明顯,很容易使日軍狙擊手暴露目標,因此不少日本老兵仍喜歡用九七式狙擊槍。

日軍的射術和狙擊裝備雖然並不差,但是為什麼他們在戰爭中卻似乎沒有什麼存在感?也沒和蘇德戰場上那樣,一度雙方依賴狙擊手來決定戰局,相比之下日軍狙擊手甚至都沒有王牌射手。

珍貴的狙擊手,在二戰日軍手裡,卻成了“一次性用品”!

很多人認為,二戰中的日軍狙擊手最失敗地方是其狙擊戰術相當落後,在日軍系列裡,狙擊手最多充當特等射手的職務,而不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作戰,這也是日軍狙擊手陣亡率高的原因之一。

在叢林密佈的太平洋島嶼上,日軍最慣用的方式就是讓狙擊手偽裝上樹枝,再爬到樹枝或是樹冠上,隨時隨地狙殺進攻的美軍。這樣的方式,在阻擊美軍剛剛登陸時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這些日軍狙擊手個個都是“狠人”,他們完好的繼承了武士道精神:狡猾、堅韌,戰鬥中往往會殊死搏鬥,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會放下手中的武器。他們經常將自己和樹枝綁在一起,向美軍放冷槍。

珍貴的狙擊手,在二戰日軍手裡,卻成了“一次性用品”!

美軍嚐到這些瘋狂的日本狙擊手苦頭後,在登陸戰中美軍後來乾脆直接用火力覆蓋可疑樹叢,他們先用機槍或者用37mm口徑反坦克炮,甚至是用上火焰噴射器,讓日軍狙擊手和他的藏身之樹一起灰飛煙滅。

日軍狙擊手還喜歡用一種戰術叫“敵後堡壘”,就是挖一個簡單的單兵坑,日本兵一到兩人躲在裡面,上面放上偽裝蓋,當美軍進攻時並不開槍,而是等到美軍士兵經過後,再從背後突然開槍,使其前後受挫被迫撤退。

但這也是一種“自殺戰術”,美軍撤退時,肯定會先解決掉這些背後的“敵後堡壘”,美軍經常會用手雷或噴火器一鍋端。

珍貴的狙擊手,在二戰日軍手裡,卻成了“一次性用品”!



因此日本雖然有很多槍法出色的狙擊手,但他們基本上都沒能活過幾場戰鬥便會陣亡,珍貴的狙擊手在日軍手裡被當作“一次性用品”消耗掉。


所以日軍基本沒有出現什麼王牌狙擊手,即使有,也沒等他們攢夠人頭數,自己就先掛了,沒有自己的王牌狙擊手,當然也無法將實戰中總結的經驗傳授給下一代新兵,因此戰爭後期,日軍的單兵戰鬥力也越來越渣。

珍貴的狙擊手,在二戰日軍手裡,卻成了“一次性用品”!

而被各國視為“寶貝”的狙擊手資源,就這樣被二戰日軍用廢了!那些“狙擊武士們”的軀體,早已在高大的樹冠和陰暗的蜘蛛洞中,已經腐朽成累累白骨,只留下片片殘骸,述說著那一段孤獨的異地戰鬥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