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全球爆发,谈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逐渐趋缓,却在全世界多个国家不断蔓延。一样的症状和病程、一样的传染规律和途径,还有中国的前车之鉴和成功经验,以及大约两个月的"窗口期",为什么即使医疗水平发达的西方国家仍然会重蹈覆辙呢?他们迟缓的反应让我们这些亲历者看着干着急。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除了国家制度、卫生习惯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其实还有来源于人性的重要原因:那就是耳闻不如眼见,眼见不如亲历。


从疫情全球爆发,谈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一、亲历的刺激最大

疫情中受刺激最大的是医护人员、病人和家属。他们作为最靠近病毒的人,能够直接感受到它的无孔不入、狡猾和凶险。意大利一位患者说:"我一开始低估了病毒的危害,直到父亲感染去世才感到痛心疾首!"

二、眼见的刺激稍弱

当我们通过网络视频看到武汉医院被蜂拥而来的患者塞满,看到有人哭诉病情严重却无法得到救治时,会立刻感觉心灵受到冲击,情绪也变得忧虑和无助。这也是海外华人普遍更早做防护措施和囤积食品的原因。

三、耳闻的影响最慢、也最小

当武汉疫情开始扩散,湖北已经全省封闭后,一些民众仍然聚众打牌。在意大利疫情最重的伦巴第大区,仍然有很多人不戴口罩参加聚会。在美国疫情日趋严重之时,一些年轻人仍然聚众狂饮。他们当然都听说了新冠肺炎的爆发,但那点新闻根本不足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我们总说应该以史为鉴,但历史又总是在重演。就像今天,虽然中国给了全世界足够的反应时间,虽然中国完整展现了有效的控制措施,但几乎所有国家仍然在活生生地、一步不落地重复武汉、重复中国。甚至大多数国家的应对更加缓慢、更加混乱,损失更加惨重。

世卫组织多次提醒新冠肺炎病毒超强的传染性和危险性,警告世界各国提前准备,但绝大多数国家仍然表现得满不在乎,或者过于自信。只有当危险来到身边,突然发现自己准备不足才手忙脚乱地仓促应对。这显然就是"不听话"嘛!


从疫情全球爆发,谈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就像父母对孩子说:"别从高处跳下来,会摔伤的!"或者"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孩子总觉得父母夸大其词、不以为然,感觉这些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只有当他不小心摔倒或者因为学历不够而求职失利时,才会想到父母的话原来都是对的。

但是,难道只有摔了大跟头、吃了大亏才能长记性?难道父母的劝告和警示对孩子就没有用吗?当然有用,但这是有前提的。

1、 相互信任的关系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一个经常批评你的人,即便他的建议再正确,也会本能地排斥。而一个总是信任你、鼓励你的人,他的意见就很容易被接纳。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因为依赖和依恋,孩子对父母无条件地信任,总是通过观察父母的脸色和语气调整自己的行为。此后,随着个人能力增强,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看到并认可他的成长,这种信任度就会下降,孩子就会越来越不听"话"。

也就是说:在孩子的能力一点点提高的过程中,只有父母及时地、越来越信任孩子,孩子才能象原来一样信任父母;只有父母真心信任孩子,孩子才能认真听父母"说"。

二、用行为做语言的注脚

很多家庭中都上演着同样的剧情:父母一边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远离手机,一边自己用各种借口拿着手机不放。父母一边绞尽脑汁地说服孩子多看书,一边自己追剧、玩游戏却就是不看书。

面对言行不一的父母,孩子疑惑过后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的话可能正确但并不一定重要,否则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做呢?"或者"父母做不到,我当然也可以做不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不听话。

眼见的力量强于耳闻,身教的力量强于言传。只有语言和行为相互支持、互相印证,那些抽象的道理和遥远的事实才能变得更有说服力,才能让孩子信服。

三、灵活运用方法

如果一个道理说了一次没用,说了十次同样没用。而且说的次数越多逆反越大,如此孩子不听话就是非常自然的现象了。但是假如换个人、换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读,孩子可能就会理解和认可了。

比如一些法制节目可以让孩子看到犯罪的代价,一些明星的励志故事可以唤起他内心的觉醒,一些社会新闻可以帮他明辨是非,一些科教节目可以为他答疑解惑,一些旅行可以带他冲破思想的局限,一些朋友可以触碰他封闭的心灵。

智慧的父母不是因为天生聪明、天生会教育,而是他们从不轻言放弃,总是想方设法做足够多的努力和尝试,直到打开孩子心扉。


从疫情全球爆发,谈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即便孩子通过耳闻和目睹认可或接受了父母的道理,但由于没有切身体会,他的理解依然肤浅。也许他暂时很"听话",可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此时,亲身经历和挫折教育的作用就突显出来。

一些父母总是把"听话"挂在嘴边,要求孩子严格听从管教,阻止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尝试。这样长大的孩子一旦遇到诱惑,就会习惯性地跟从,也就是父母最担心的"学坏"了。

而如果父母总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体会成功和挫折,积累教训和经验,他就会习惯于通过自己的学习和观察进行分析,最终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样的他,即便不听话,也是让人放心的孩子,不是吗?

中国政府对公众说:"为了尽快控制疫情,请大家自我隔离。"美国政府对公众说:"事情没那么严重,有些人蓄意制造恐慌。"英国政府对公众说:"整个国家自然免疫是最好的选择。"同样权威的发布,你觉得谁的话是对的?原因是什么?你又愿意听从谁的建议呢?

一位意大利老人说​:"他们说这只比普通流感厉害一点点,他们说戴口罩没用,只要多洗手就可以。我们信了,但是现在有些村庄整整一代老人都病逝了​!"​​

有思考的听话是明智的,盲目相信权威是可怕的!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一种呢?


从疫情全球爆发,谈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轻叩清华门——12个清华学子家庭采访实录》节选:

高中分班时,蕊馨可以选择去竞赛班或普通班。她当时不想参加竞赛,而父母想让她去试一试,但她还是坚持去了面对高考的普通班。

上了一段时间课后,蕊馨发现竞赛班的老师更适合自己,又跟父母说想换班。于是妈妈二话不说,拿着她的成绩单跑到学校向校长争取。校长看到蕊馨初中成绩优异,妈妈的态度又十分恳切,最终同意让她转去竞赛班试一试。

蕊馨说:"当时我真的特别无助,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妈妈当时放下自己所有事情来帮我,我心里非常感激。如果父母之前逼我去竞赛班,我肯定不会同意。但是经历了这些,我就会觉得他们之前说的都是对的,只怪自己做错了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