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兩個換一下座位”,誰動了孩子的座位,爸爸媽媽們知道嗎?

作為孩子家長,你關心過孩子在班裡坐在第幾排嗎?前排還是後排,中間還會兩邊?座次直接關係到孩子的聽課質量。中小學生的座位,可不像大學一樣,先到先得,怎樣給學生排座位,全憑班主任一句話的事,無論是按身高、還是按成績,規則由老師決定,而且,老師還有調換任意兩個學生座位的權利。

明白孩子座次的重要性,懂得調換座位的規則。爸爸媽媽們,你們為孩子的座位動過心思嗎?

單純如我的家長應該不在少數,勢與不正之風斗爭到底,堅決不送禮的家長,你的孩子在學校還過得好嗎?

“你們兩個換一下座位”,誰動了孩子的座位,爸爸媽媽們知道嗎?


排座位

帶著這兩個問題,跟大家講一講一個80後差生的高中生活,程功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村裡的孩子比較單純、質樸,學校老師也都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程功在村裡上的小學,到鎮上讀初中,座位都是按身高排,受到老師特殊對待的都是些調皮搗亂的學生,老師反而會把他們調到第一排,安排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這樣,上課他們就不敢搗亂。

程功在鄉中的成績,整個年級都名列前茅,中考以優異的成績,被縣裡的一所重點高中錄取,沒怎麼出過村的程功,最初不適應住校的生活,晚自習、早自習,長時間的學習,全新的生活,程功完全跟不上節奏,他的初中生活,完全沒有熬夜學習過,更沒有早起過,作息時間調不過來,上課犯困,注意力不集中。很快,他的學習成績就下來了,重點高中,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各個初中的優等生,還有縣重點初中的,來自鄉中的程功,報到時,在班裡也就是中等偏上的水平,第一次期中考試,成績直接滑落好幾十名,到了中游偏下(班容量100+)。

“你們兩個換一下座位”,誰動了孩子的座位,爸爸媽媽們知道嗎?


考試後,班級座次要按成績從新排,程功的位置排在了偏後排,所有學生都選好座位後,班主任又站在講臺上看了一遍,然後,讓程功和更往後的一名學生互換了位置。

大教室,後排,上課遇上講課聲音小的老師,不注意聽講,根本聽不清老師講得是什麼,程功的成績越來越差,到高一期末分科時,他的成績已經掉落到後面,破罐子破摔的程功,後面兩年,也沒能把成績追回來,高考只是考上了一個專科的職高。

高考結束後,同學們聚會時,聊起班主任,那個高一和他對調座位的同學說起了他家長每年給班主任送東西的事情,其他幾個走讀生也紛紛表示家長有給班主任送過禮。

程功,這才領悟到,為什麼自己的座位一直在後面,犯了錯不是回家反省,就是叫家長,而自己的父母又是老實巴交的農村人,哪裡懂得給老師送禮這件事。

“你們兩個換一下座位”,誰動了孩子的座位,爸爸媽媽們知道嗎?


處關係

講這個故事,並不是鼓勵家長去給老師送禮,當然,即使送,老師也不一定收,不是不喜歡,只是不敢收,或者只是不敢收一些靠不住家長送的東西,何為靠不住?就是懷著一種賄賂老師心理的家長,給老師送完禮,就要求老師必須給辦事,辦不成就告老師收受賄賂。所以,這種家長的禮,老師是不敢收的,為了你家孩子一點小事,丟了自己的鐵飯碗,老師可不傻,連這點賬都算不清。

那麼,為什麼又要去給老師送東西呢?一個班裡少說也得幾十個學生,作為班主任,不可能對每個孩子都做到無微不至的關懷,調皮搗亂的要管,剩下的精力,盯好幾個學習好的學生就行了,至於學校有什麼活動、評優獲獎之類的,首先想到的肯定好學生,再就是那些家長會來事的學生。逢年過節的,學期開始的時候,送老師一個小禮物,不求多貴重,哪怕只是一朵花、一個水果籃,老師心裡會記著。那麼,學校有什麼好事了,學生條件相同的時候,老師會想到誰呢?

“你們兩個換一下座位”,誰動了孩子的座位,爸爸媽媽們知道嗎?


這樣的禮物,不叫賄賂老師,只是家長的基本禮儀,不是有了事再去求老師,要在最開始,就和老師建立好關係。《人民的名義》裡,沙瑞金去易學習家調研,臨走時,還收了易學習老婆送的茶葉,自家中的茶葉,這不是收受賄賂,是人情世故。

關心孩子學習,就要減少對老師的牴觸,和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