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縣:“產業+就業”不讓貧困戶掉隊

  (記者周林 通訊員張春花)“通過縣裡的產業扶持,2019年我脫了貧!”邢臺縣龍泉寺鄉老莊窠村村民代彥軍說。

  代彥軍因病喪失勞動力,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幫助他儘快脫貧,該縣扶貧辦對其進行產業扶持,入股旅遊公司年分紅3150元;2019年,又給他增加該公司資產收益項目,年增收1600元。2019年僅這兩項,就為代彥軍年增收4750元。

  該縣扶貧辦主任霍建霞介紹,該縣因病因殘貧困人口占比高達77%,50歲以上16歲以下老幼貧困人口占比62%,把握因病因殘主要致貧原因、淺山丘陵主要分佈區域和50歲60歲是主要年齡階段特點,該縣產業扶貧項目主要依託縣域涉農優質企業帶動,解決貧困群眾病殘老弱無勞動能力問題,採用入股分紅和資產收益項目兩大模式,實現了每個貧困戶2-3項產業扶貧項目全覆蓋,人均年增收340—2038元。

  該縣還注重激發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想方設法為貧困戶創造就業崗位,不斷提高貧困群眾的勞務性收入。該縣為貧困人口中弱半勞動力開發的就地就近就業崗位,包括保潔員、護林員、防火員等八類崗位,開發就近就地就業愛心崗位1027個;疫情期間設置消殺、值守、摸排等臨時扶貧愛心崗位136個,實現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人均月增收300元。

  據統計,邢臺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385戶8541人,2019年全部實現脫貧。經過自然增減等動態調整,目前系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204戶7908人。貧困戶中有勞動能力可以正常就業2540人,弱半勞動力需要就近就地就業1271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