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西安網評:莫等閒,春耕不會因疫情而“掉隊”

 

「地評線」西安網評:莫等閒,春耕不會因疫情而“掉隊”

 近日,中央和地方為恢復春耕出臺了多項舉措。農業農村部日前發佈通知,要求各地根據疫情防控分區分級精準施策要求,劃小管控單元,採取差別化措施,做到農資先行,解決農資運銷“最後一公里”問題。

  戰疫情、備春耕。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這是黨中央在二月下旬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提出的要求。既要控制疫情,又要備戰春耕工作,如何能兩手抓,兩手都硬,需要全社會齊心協力守好疫情下的春耕。

  助春耕,需要依靠國家挑大樑。國以民為本。“三農”工作至始至終都是國家所長期主抓的民生要事,更是全面實現脫貧的主攻的方向,只有確保農業穩定,農民增收才能到保障,全民脫貧才能更早實現。國以民為本,從全面取消農業稅收,到鐵路快運班列公益性運輸農糧經濟作物;再到鼓勵農民養殖各種殷實的貸款政策;無不在各個層面上反映國家對農業發展秉持的重中之重態度。民以食為天。從日常生活中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離不開農業穩定所提供的生活基礎保障。我們欣然看到在疫情下,國家交通運輸部門恪守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承諾,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運輸保障,不斷優化農業物資的運輸組織,用調配運力開行春耕班列的方式,在春耕源頭為秋收兜底。

  助春耕,需要企業擔擔子。在當下防控疫情攻堅戰期間,如何把黨和國家對農業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到田間地頭,把農業生產所需的農機器具、化肥、農藥從廠家運到農墾區,進而不讓春耕生產因疫情而等閒,這關乎於老百姓的飯碗工程。鑑於當前防疫形勢,各物流企業復工時間有不確定因素,或多或少導致出現備戰春耕運能捉襟見肘的現象。要想打破春耕物資運輸難的瓶頸,惟有充分發揮健全的現代物流運輸體系,發揮國有企業運輸公益性作用,開展多聯式運輸,以鐵路運輸為主導,銜接公路、水運等方式,開展門到門、站到站,無縫式鏈接,才能更好的解決困擾春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題。據新華社報道,2月以來,鐵路上海局已累計搶運春耕生產物資800多車、4.9萬餘噸。因此,企業擔起的擔子,春耕工作才會有底氣。

  想國家之所想,急春耕之所急。疫情面前的春耕,全社會各行業需要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擰,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惠農工作,把春耕做實、做細、做好,以此來呵護國家經濟穩定向前,打贏疫情下的脫貧攻堅戰。凝人心,聚人力,春耕不會因疫情而等“閒”。

  李川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