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聯儲宣佈無限量QE?

鄧高生


這裡我們需要仔細思考一個問題:美股之前的跌幅,有多少是因為對未來經濟下滑的擔憂產生,又有多少是因為流動性匱乏產生。我覺得兩者皆有,但前者可能更多:

經濟和流動性在高風險時期是相輔相成的,對經濟的擔憂會導致大幅拋售,大幅拋售使得流動性短缺,流動性短缺增加了信用風險發生的概率,從而可能在短期內對經濟產生極其惡劣的衝擊。回想下2008年的雷曼,如果就像傳聞一樣當時打通了給巴菲特的電話,可能整個金融危機並不會發展到如此劇烈的情況。因此,補充流動性會在當下一定程度上穩定市場,同時降低劇烈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

我們來看看此次的購買計劃,購買國債和MBS都是為了防止流動性枯竭資產價格崩潰從而產生短期信用風險,但是針對中小企業的專項債MainStreet明顯是為了防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停工使得中小企業資金流斷裂。同時美聯儲強調了此次QE並沒有上限,Any if Needed, 這意味著經濟需要持續的灌溉,而不是僅僅為了防範當前的流動性風險,其實之前的新聞中各家大型機構也均否認了流動性枯竭的傳聞。並且任何補充流動性的行為,意味著市場存在對於未來經濟大幅下滑的恐慌,也意味著經濟下滑的可能性極大。

說白了,Unlimited QE,之所以是Unlimited,就是因為短期的流動性陷阱並不是美聯儲真正擔憂的,長期的經濟下滑才是最大的問題,否則再加個固定值不就行了麼。


我們再來看看此次事件對於A股的影響。首先A股和美股現在到底是競爭關係還是並列的寡頭關係?從近期市場的走勢不難看出,美股就算跌停,A股也能高開,嚴格上來說兩者之間更像一對圍繞著下行趨勢負相關運行的競爭對手。我們追求的是相對優勢,但美股QE後短期的資產穩定確實會對其他競爭對手形成資產擠兌效應。其次,基於我們之前的分析,國內降息的意願非常小,希望在相對競爭的市場中依靠穩定的資產價格形成相對優勢。但這在歐美國家紛紛破罐子破摔之後壓力陡增:降息意味著現有流出加速,不降息意味著短期資產價格優勢下滑。這也是我們之前為什麼提出當前的國內政策刺激空間其實並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樣主動和寬裕。


總的來說,如果美股因為QE而產生大幅的反彈,首先其持續性並不確定,因為美聯儲自身也在做長久戰的打算;其次從相對價值來看,對A股並不一定是利好。


雖然以當前的競爭環境來看,美股和A股至少還是共同捆綁在同樣的長期趨勢中樞上,美股的大幅反彈至少會為向上的趨勢做出貢獻,但我們想說的是,未來一段時間大A的相對優勢還有多少值得謹慎考慮。


綜合以上的思考,我們認為明天的上漲是有可能的,但是並不太看多明天的市場,除非美股夜間產生爆發性反彈,並且持續到收盤。即使發生這樣的情況,我們也懷疑近期A股是否還能對外圍市場產生顯著的超額收益。


喵知先生


23日晚美聯儲宣佈無限量量化寬鬆QE,就是要馬上開始無限量印美元了。

隨著新冠疫情在美國大規模爆發,美國出臺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包括降低基準利率0-0.25第四輪QE,和現在的無限量QE。

第四輪量化寬鬆政策,就是對企業減稅退稅和給每個成年人每人發放1000美元,目的就是為了刺激消費,讓錢在市場中流通起來。



通過美股暴跌顯然這個量化寬鬆政策的信息沒有效果,金融危機面前個人和企業選擇了不花錢,錢沒有在市場中迅速流通對經濟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才需要進一步量化寬鬆,就是無限量政策。

此前美國宣佈量化寬鬆政策如果救市無效還會繼續量化寬鬆,無限量的QE就是想通過無限量增發貨幣來購買美國低價資產和美國股票。



只要有降價資產美聯儲就會收購,只要美股下跌美聯儲就會購買,而且是無限量,因為無限量增發貨幣了。但是通過增發貨幣購買資產會導致美國經濟更進一步膨脹。

現在如果不使用量化寬鬆政策美國經濟就會立馬崩坍,如果使用量化寬鬆政策美國經濟膨脹後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我認為就是殺雞取卵。



美國疫情爆發導致了8個州的民眾閉門不出,企業關閉,商店關閉。對於美國靠消費拉動經濟的國家,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疫情美國經濟和股市會繼續下跌,因為經濟下跌源於恐慌,恐慌源於未知。


財經獵人


量化寬鬆是一種非常規貨幣政策,主要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量化寬鬆常被簡化地形容為“間接增印鈔票”。本月15日,美聯儲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1個百分點到0%至0.25%之間,同時啟動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為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此舉意味著重啟“零利率 量化寬鬆”這一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組合,是美聯儲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再次回到零利率時代。新華社華盛頓3月23日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3日宣佈,將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支持市場平穩運行,不設額度上限,相當於開放式的量化寬鬆政策。持者認為,量化寬鬆通過改善金融狀況和降低融資成本促進了美國經濟復甦,避免了通縮風險;反對者則批評量化寬鬆鼓勵金融機構過度冒險、加大槓桿,催生資產泡沫和通脹飆升的風險,威脅金融穩定。


洞庭湖吳唐元吉


這是美聯儲的無奈之舉。

3月以來,我們清晰地看到,美聯儲在本輪市場巨幅波動中出招又快又狠,力度遠超08年金融危機時期,雖未能有效提振市場表現,但畢竟有所作為。當人們以為金融政策層面已沒有空間時,美聯儲祭出迄今為止最狠的一招——無限量QE。

所謂無限量QE,即開放式資產購買計劃——為確保市場運行和貨幣政策傳導,美聯儲將不限量按需買入美債和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本週,美聯儲每天都將購買750億美元國債和500億美元MBS。

美聯儲的頻繁出手說明以下幾點:

第一,美國經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面臨著金融體系不能正常運行和經濟嚴重衰退的風險。

第二,各項措施在市場上對減少市場劇烈波動能發揮一定作用,投放的貨幣到了居民和企業手裡對防止需求塌陷也有幫助。

第三,防止經濟危機爆發,動手越早,陷入惡性循環的幅度越低,救助的成本越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