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最近看了一個有趣的記錄片,是BBC關於美妝護膚行業的調查。在英國的經濟發展中,女人們每年花在化妝、護膚品上的費用為90億英鎊!!!這其中有多少是基於營銷手段,又有多少是基於實驗和科學中來的呢?

於是,BBC又做了這次美妝護膚測評……內容之豐富,看完之後,令人瘋狂拔草。

BBC做的——保溼面霜實驗

面霜,相信大家每天都會使用。一位黑人小姐姐把面霜比作自己最好的夥伴,就連潮流嘻哈小哥也會確保自己隨身攜帶。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但面霜的保溼效果有多好?究竟能不能保護皮膚健康呢?BBC實驗隨機選了25個人,使用市面上常見的三種不同價位的面霜進行實驗對比。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25名實驗者在未知產品信息的情況下,堅持三週,每次只塗半邊臉。

宣佈實驗結果時,觀眾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使用的那款是最貴的。畢竟在我們的印象裡,價格貴=效果好。然後數據很打臉,保溼效果最好的竟然是價格最親民的那一款。

why?why?why?

絕大多數人不禁發出疑問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實驗室的皮膚專科醫師表示:護膚效果主要看成分,成分對了,對症下藥,效果自然就更好。而保溼產品中最常見的保溼成分是角鯊烷、甘油。成分表中二者所佔比例越大,保溼效果也越好,可見護膚效果跟價格高低沒有決定性的關係。所以,在購買護膚產品時,我們可以更多的去關注產品成分。

那問題又來了,有人會提問,如何看懂護膚品成分呢?什麼成分有什麼樣的效果呢?當大家關注這個問題的時候,表示你已開始有理性看護膚品的意願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護膚成分這個話題。

其實,護膚並沒有那麼複雜,真正的科學護膚,做對這幾點就夠了: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護膚品中常見成分的作用與功效

  • 保溼成分:透明質酸鈉、甘油、丁二醇、神經酰胺、蜂蜜提取物、酵母、甜菜根提取物、礦物元素等。
  • 美白成分:抗壞血酸及其衍生物、煙酰胺、白藜蘆醇、白花百合花、薏苡仁提取物、熊果苷、褐藻提取物等。
  • 抗老成分:視黃醇及其衍生物、胜肽、神經酰胺、何首烏提取物、燕麥麩皮提取物、火絨草提取物等。
  • 抗痘成分:羥基酸、水楊酸、辛酰水楊酸、過氧苯甲酰、杜鵑花酸、葡萄糖酸辛、積雪草等。
  • 舒緩成分:海茴香乾細胞、神經酰胺、褐藻提取物、糖基海藻糖、蘆薈提取物、積雪草、藍甘菊、人參提取物、苦參根提取物等。
  • 抗氧化成分:輔酶Q10、蝦青素、維C、維E、光谷甘肽、葡萄籽萃取物、綠茶、富勒烯等。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而“貴肯定是有貴的道理!”這句話也沒毛病,但貴的道理不一定體現在功效上。市面上無論是藥品還是護膚品,甚至是其他商品,影響價格的因素太多了。

小編深度專訪肌後做了近10年化妝品產品開發總監,問他護膚品真的要往死貴的買嗎?他說錢多人傻才會一味追求大牌不看自身訴求!大牌那麼貴並不是把錢全部都投在產品的生產上的!無論大牌還是小眾,不算研發成本的話,其實化妝品的產品成本不會差太多,主要差別是品牌,而打造品牌,就會投入大量資源廣告,這部分營銷費用就要攤到產品的售價上。

所以如果忽視了自身訴求而購買大牌其實很大部分是在為品牌的溢價買單,死貴的護膚品在功效上可能跟它對應的價格不匹配,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訴求,熟悉一定的護膚品成分和作用,對症下藥去花錢才能得到理想效果噢~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我們現在來細究到更具體的點,從最基礎的補水保溼說起。這算是護膚最入門的點了,無論是大牌還是平價,在技術上都能做得很成熟。

主打補水保溼的話,核心成分就是透明質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玻尿酸,因為應用廣泛,比較成熟,所以價格不會高,產品的生產成本大牌和平價之間並不會差別很大,在技術上的差異也不會很大。

但是大牌的有一個好處是專利配方的權威性,專利配方加上最基礎的生產線組合起來,相對平價而言在保溼上面的效果其實是一樣的,但是在心理體驗上是平價品牌所不能企及的,這就是大牌能給人安全感和信賴感的好處啦~所以小仙女們要理性一點,不要一味覺得只要是貴的只要是網紅說好的,就一定適合自己,臉只有一張,要上心一點啦~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迴歸到補水保溼這個基礎護膚操作上來,其實我們都知道“肌膚不美,皆因缺水”,補水就選玻尿酸。肌後水漾活妍深補水系列,給你想要的優質效果和體驗感!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肌後水漾活妍深補水系列


最後還是要多喝熱水

給肌膚補充水分,不僅要使用補水保溼的護膚品,更要多喝水,從內來改善皮膚的狀態。

因為缺水時,人會容易感到疲勞,對事物的反應也會慢半拍,皮膚會因為缺水變得乾燥,起皮、泛紅;長期嚴重缺水,還會導致大腦萎縮、損傷認知能力;增加便秘、尿路感染、皮膚病等多種疾病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建議每日的飲水量要達到1200ml-1500ml,而在天氣熱、出汗多時,則應該多補充。(喝水時要少量多次,水溫在30℃左右即可。)

肌後:費錢費力,越買越貴,皮膚還是很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