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雁江,找寻雁城八景之雁江古渡!

雁城八景

资阳有2000余年的城市历史,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新浪资阳融媒体中心在资阳市雁江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特邀市、区文艺界作家、艺术家代表品读雁江,通过新媒体技术以多种方式再现“雁城八景”,让市民全方位感受雁城景观之美,人文历史之厚。

遇见雁江,找寻雁城八景之雁江古渡!

从宋代就有咏叹雁城景致的记载,至明朝已形成八景:雁江古渡、宝刹晨钟、凤岭晴云、莲池夜月、书台春晓、天台夕照、沃野双峰、资溪九曲。

雁江古渡

重庆从明朝开始兴盛,地位逐渐上升。在快马传书的时代,成都到重庆之间,逐步形成四川盆地最重要的一条官道——成渝古驿道(也称东大路)。

南津驿是古驿道成都到重庆的一个重要驿站。可是,南津驿与资阳城区之间隔着一条江,阻碍了两岸百姓出行。

遇见雁江,找寻雁城八景之雁江古渡!

清乾隆四十二(1777年)年,贡生李升文、李升武捐钱造船,雇人在现沱一桥附近免费载人过河,这就是雁江古渡的雏形。

城市的发展促使雁江古渡逐渐成为一个经济口岸,来往的客、商船络绎不绝。码头上下两边停泊许多船只,一天最多时达七、八十艘,码头工人近五百人。

遇见雁江,找寻雁城八景之雁江古渡!

晚清有诗描述其景:“山青水碧暮云稠,日色苍黄古渡头。波撼岩根盘石见,客来江上画桡游。济川莫讶茫茫水,彼岸何愁泛泛舟。最是沙明雨霁后,金鸥对对浴江流。”

当那舟楫往返沱江,频繁竞渡时,成双成对的水鸟像人类一样从从容容出没。邻近的外东街,造船铺发出的叮当声在客栈、酒楼、茶馆、会馆迎送客声中时隐时现……此时的雁江古渡是雁城的门户,还是播撒幸福的驿站。

遇见雁江,找寻雁城八景之雁江古渡!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交通成为我国推动经济的重要途径。水路渐渐被公路和铁路代替,成渝古驿道也因此沉寂下来。沱一桥建成通车,雁江古渡结束了摆渡功能,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如今,雁江古渡的原址已成为沱西滨江景观带的一部分。一块高耸的石碑,上书四个镏金大字——“雁江古渡”。石碑与四角尖翘的古亭、栩栩如生的码头工人塑像、临江而立的码头与古字库塔浑然一体,成为雁城一座地标景观。(文/杨洪玉)

遇见雁江,找寻雁城八景之雁江古渡!

出镜:梁朝军

摄像:戴 璐

摄影:谌建聪

后期:戴璐、谌建聪

排版:郑 云

新浪资阳融媒体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