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國孩子從小在西方國家留學,你怎麼看這些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

友友教練


家長崇洋迷外思想在作怪,小孩子從小接受國外教育,大腦裡面裝滿了國外的東西

長大多半要在國外生活,對祖國母親沒有情感,不知道祖國母親是什麼

疫情期間,想避難卻想起了祖國,有一個成年人自述,在國外生活20多年,幾乎把祖國忘記了,祖國有難連一句祖國加油^0^~都沒有說過

祖國疫情控制住了,國外疫情爆發了,想回國避難,自己懺悔沒有臉面回來,自己感覺愧對祖國

無論孩子長大做什麼工作,掙多少錢,當多大的官,無非是為了過上幸福的生活,不學習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學習孝道文化,能幸福嗎?



西安新農民


有些中國家庭比較有錢,但是沒有北京戶口,所以孩子只能在地級市學校就讀,有些孩子甚至只能在縣城讀書。

俗話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不少有錢人,將年幼的孩子送往回外國,用錢去購買國外優質教育資源。

我認識一些從小在國外留學的人士,他們中有一些人,從沒在國內上過一天學。他們小時候只是利用暑假回國,來重點補習漢語,學習普通話。這些從小在國外受教育的孩子,成年後大都回國了,多數在國內從事醫農、財經、工業技術方面的工作。

種族、血脈的差異,光靠洗腦教育是徒勞的。在國外學習長大的孩子,血脈之根在國內,家族利益植根於國內,因此他們心向祖國,對西方反華勢力極為反感。有些人之所以會成為慕洋犬,主要是他們的家族利益不在國內了,他們本人也入了外籍了。

人其實是教不好,也教不壞的。很多時候,人們對國家的認同程度,是屁股決定腦袋的。

其實我國“小留學生”現象,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學成歸國的人,已有數百萬之眾,這些人中愛國者多,慕洋犬還較為罕見。這些當年的“小留學生”,年齡大的也有四十歲了。我個人的看法是,不用過於高估西方教育,對“小留學生”的洗腦作用。有的西方洗腦教育,甚至會激起“小留學生”骨子對西方的反感。

老實說,送年幼子女去國外留學,很多家長也不是很情願的。要解決“小留學生”這一問題,還是得從狠抓國內教育質量,均衡國內教育資源的投放做起!


鬼影147951010


我是雪上長留馬行處,見字如見面。

對於中國孩子從小到西方國家留學,我們國家的態度是不提倡、不反對,這因視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而定,並不是說富裕家庭就一定想把孩子送去國外,不富裕家庭就不想,但實際情況是能去國外留學的只能是少數富裕家庭的孩子,一年幾十萬的留學費用,讓一些不富裕家庭望而止步。

低齡留學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從積極的方面來講,越小出國就越容易接受外界環境,從而更好地跨越文化和語言的障礙,達到交流和借鑑的目的。從消極的方面來講,孩子的價值觀還沒成形,心理成熟度尚不穩定,受西方文化的衝擊,極易變成“黃皮白心”的人,如果家長的初衷就是想讓孩子融入西方社會,達到出國定居的目的,那麼目的有可能達到,如果家長的初衷是想讓孩子今後更好地為國家服務,那麼這種風險很大,也有可能事與願違。

為了學習西方文化,公元1872年—1875年清政府就曾派出過小留學生到美國留學,這些小留學生平均年齡只有12歲,分4批共計120人,然而學成後還是有20多名沒有回國,這還是公費出國的,如果像現在是自費的,那麼奢望他們學成後都能為國効力,這恐怕是不現實的,可能會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成了外國人了。出於為國家的前途、命運考慮,我認為孩子太早出國留學這種做法不宜提倡,還是應多薰陶些本國的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鑑別能力後再出國留學也不遲。

聽說有的家長是為了讓孩子逃避繁重的學習壓力才選擇出國留學的,這就更不對了,只有讓孩子在競爭中成長,今後在社會上才會出類拔萃,在西方自由、散漫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反而會害了孩子,至於問到對於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看法,我的回答是沒有看法,因為留學是家長選擇的也是家長決定的,孩子只是被動地接受,這與孩子無關。隨著我國影響力的日益增加,中國式的教育也越來越受西方人的重現,英國也特派人員到上海取經,還反聘中國教師為中學生講課,而有的家長還在反其道而行之,最終反而會落得到西方留學學習的孩子還不如在國內學習的地步,大家說,會不會有這種可能呢?請留言、評論。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先看看著名的疑問三連:

第一,什麼時候全球的精英會把孩子送到中國留學,而不是像今天都把他們的孩子送到美國、 歐洲留學?

第二,什麼時候全球的年輕人會最欣賞中國的電影、文化、書籍,而不是像今天他們最喜歡的是美國、歐洲的電影、書籍、音樂?

第三,什麼時候全球的消費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會首選中國的品牌?

留學不奇怪,這是百年前的小留學生回國成才,現在的人才呢?


我們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著一些重大問題:

一是經濟轉型問題,問題的核心是把過去對經濟增長數量的關注轉移到經濟發展的質量上來,而質量的問題,說到底是要整個國家形成一種以人為核心的發展目標的價值認同。

過去我們說某個地方的經濟質量好不好, 是看它的GDP;現在要看經濟增長了以後,老百姓是不是得到了真正的好處。過去提到提高城鎮化就是蓋房, 現在的城鎮化是要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所以我們經濟轉型核心的問題,就是要形成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時候,專注於人的發展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面臨的第二大的問題是創新。

不久前,美國的報紙都在討論,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喬布斯。他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中國的教育不鼓勵創新,不鼓勵獨立自由的思維。如果教育出的孩子沒有創新的能力、 創新的思維,我國的創新是不可持續的,只能搞一些表面文章, 一陣風就過去了; 或者是隻能在少數尖端的、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的領域實現少數創新, 而不能實現全民創新。對此, 教育承擔著極大的歷史性責任。

我們面臨的第三個問題是建立正常的政商關係。

這看起來和教育不相關,實際上有著很深刻的關係。我們應該真正培養起一種平等的意識,讓我們的孩子不再追求高高在上的做官的感覺,使孩子知道不是有錢就高人一等。

我們的孩子從小最願意當班長、中隊長、大隊長,而且為了當中隊長、大隊長不惜讓家長跟老師搞好關係,甚至採取一些不正常的辦法。而在西方發達國家,平等意識深入人心。很多年前龍永圖到新西蘭訪問, 新西蘭的大使到機場接他, 他說:“很抱歉,您再等一下,我還要接我們的副總理。” 等了一會兒, 新西蘭副總理自己一個人揹著包,和大家一起走出通道。大使走上去迎接,副總理說:“還要麻煩你給我看著包,我要去取行李!” 拿到大行李準備乘車,外面只有一個司機等著他。


在培養孩子的問題上需要強調幾點:

一是培養孩子的誠信。不說謊是基本底線,但是我們今天的孩子沒有幾個不說謊的。我弟弟的孩子在美國出生, 在美國受教育, 他和國內同齡的孩子在一起,別人會嘲笑他是 “傻老美” ——不會見風使舵,不會說假話,傻。我們的孩子精得很,看什麼人說什麼話。

這是誰培養的?家長培養的,教師培養的,學校大環境培養的。一個家長突然接到老闆、上司的電話,他明明在公園遊玩,卻當著孩子的面公然說自己很忙,這才是一個電話,以後會有十個、 二十個電話, 慢慢地,你說孩子的誠信哪去了?


二是培養責任感,這是培養優秀社會公民最核心的問題。中國在入世的時候,對全世界承諾遵守經濟貿易規則,所以世界各國都把中國當成市場經濟俱樂部的成員,開始貿易往來。但是這種關係是很脆弱的, 一旦中國對這種承諾放鬆了,我們很可能會失去國際的信任。要使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這樣在國際上才會有政治的公信力。


建戈說教育


中新時評:海內外皆同胞 同理心可化“干戈”

歐洲時報

昨天 11:33 · 優質國際資訊領域創作者

當前,中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逐步得到遏制,國外疫情發展態勢卻日趨嚴峻,不少華僑華人和留學生因生活學業以及在海外遭受歧視等問題,考慮到自身安危,選擇回到中國。

中新社報道,然而,類似“家鄉建設你不在,萬里投毒你最快”的輿論近幾日開始在網上發酵,意在影射回國的僑胞群體。

這種論調,不僅於情理法失據,否定了僑胞對祖(籍)國的貢獻,而且片面將他們視為病毒載體,更傷害了同胞情誼。

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直呼委屈,進退兩難:住在國成為“留不住的他鄉”,祖(籍)國成為“回不去的故鄉”。

就在昨天,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研判當前國內外疫情,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表示,要加強對境外我國公民疫情防控的指導和支持,做好各項工作,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俗語云“家和萬事興”。因為同胞歸國避疫,輿論吵得不可開交,其實大可不必。無論是故土鄉親還是海外遊子,皆是手足同胞,如若都能秉持同理心,就會多一份包容與理解。

一方面,面對疫情,海外僑胞和留學生目前的處境,正是國內民眾剛剛經歷過的,對恐慌心理下的狀態想必感同身受。非常時刻,僑胞在海外承受的各方面壓力加劇,而祖(籍)國是安全感所在,部分人選擇回來,無可厚非。

更何況,新中國成立70餘年來,作為群體,海外僑胞從未缺席中國的發展和改革,事實情況是“家鄉建設一直在”;尤其對於此次中國抗疫,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群體更是第一時間應援,中國今天抗擊疫情成果的取得,有他們的功勞。

面對這樣桑梓情深的血肉同胞,國內民眾本應珍惜;如今同胞有難,國內民眾更當守望相助。

另一方面,近期確實出現了極少數華僑華人不遵守中國國內防疫規定,甚至要求特殊待遇的情況。這也是僑胞歸國避疫輿論風波的導火索。

要知道,中國目前的抗擊疫情成果來之不易,國內民眾為此做出了巨大犧牲。在境外疫情輸入已成為當前疫情防控突出風險的當下,國內一些民眾出於自我保護的心理,難免對輸入型風險警惕性增加。對此,廣大僑胞也要秉持同理心給予理解。

由此,如若經過多方權衡,包括充分考慮旅途風險,部分華僑華人和留學生選擇此刻回到中國,當務之急是做好防護,同時自覺遵守中國國內防疫規定及相關法律法規,這不僅可保自身周全,也會減少疫情擴散風險,顧及自身也顧及他人乃至全球防疫之大局。

面對疫情,全人類都是“命運共同體”,更何況是血肉同胞。國內與海外,皆有同理心,推己及人相互包容,豈會有言語“干戈”?

1111閱讀


潘家園pjy


孩子太小沒自我意識,你給他灌輸什麼他就是什麼。就像一顆軟棗樹你給它嫁接成柿子樹,柿子確實比軟棗好賣,但它再結不出軟棗了,還是軟棗樹嗎?本質已經變了!

就教育而言可能國外更好,但國外的教科書裡不可能有火燒圓明園,不可能有上下五千年,不可能有萬里長征,更不可能有新中國成立的崢嶸歲月。不忘國恥、銘記國史,這是一個名族的靈魂一個國家應有的凝聚力。如果那些留學孩子長大了,即使你依舊持中國國籍,這些你都沒有你憑什麼說你是一箇中國人?憑國籍還是憑一張中國人的皮囊?

可能在他們的教科書裡,當年的侵華戰爭就是為了幫助中國更加繁榮,(具體沒出過國門咱也不清楚)從小在這種觀念灌輸下,等孩子長大了你再告訴他侵華戰爭的事實,這等於顛覆粉碎他已經成型的觀念,他該如何接受?軟棗嫁接柿子,柿子再接軟棗,這放人身上不得人格分裂!太殘忍了。

而這一切怪孩子嗎?孩子們是無辜的,在他們還沒擁有自我之前已經被人為的選擇了結果,這對孩子也是種不公平。僅是出於保護孩子,我不建議太小的孩子出國留學,要留學也該等孩子擁有基本的三觀,有自我選擇意識之後,這樣即使將來他要改國籍甚至為他國效力,也是他自願的,雖不敢苟同卻能理解


思悟行真


那些把未成年孩子送出境留學的家長沒資格在輿論上談論民眾的是與不是,沒資格要挾國家做什麼不做什麼,更沒資格指責政府這不該那不該。只問一句你為什麼把幼小的孩子送出國???

一個人從幼年就受他國文化薰陶,你指望他愛國?你指望他學成歸來?你指望他回國貢獻?……別逗了。

這些家長們心知肚明。所以我說這些家長別唱高調,別噴怨氣,是你們骨子裡看不起自已的國家,對國家離心離德,於是早早把下一代送出門,免得在家學“壞”。

話說回來,家長有意,孩子無辜。若疫情可控,贊同國家對這部分未成年孩子給予更多關注,幫助他們規避危險。至於經濟方面,原則自理。

最好是家長自費過去陪同,就地裹足自行隔離!


照找照


首先,先說孩子去國外學習的目的。

一,覺得西方的教育制度優秀的,想讓孩子能吸收更多的知識營養,但是各位應該知道現在很多西方國家都在引進咱們的數學,即使沒有引進的也在考慮原因及後續改進方式。所以其實我們的教育不落後,而且我們的教育讓孩子更有紀律性,看看中國如何接受疫情居家隔離的,你再看看國外!你再看看咱們中國接受過教育的年輕一代和沒接受太多教育的老年人,老年人不聽話的比例要高很多,誠然有國家制度的不同,但最根本的不同是國民自律性的不同!中國接受教育的年輕人,擁有更高的自律性!而這一點是教育中難能可貴的!(擴展一點,那些回國鬧事的巨嬰,是不是接受國外散漫自私的教育制度多了呢?)自律性在企業中也至關重要!觀念是要慢慢改變的,以後更多的企業在發現外來的和尚唸經也不怎麼樣的時候,外來的和尚就不值錢了,送孩子上學有時候和看股票也道理一樣,別錯選夕陽股哦!

二,更多的家長其實是衝著移民吧。這些人我不想對他們多說什麼,他們已經是在中國土地上的香蕉人!我不想指出優缺點,因為我不想給外國人(起碼是不願意做中國人的偽國人)出什麼主意,我只想說,有你後悔的時候!還有我希望國家去查一下這些人,因為他們現在其實早已觸犯了法律!是違法犯罪分子,因為中國必須接受9年義務教育的,他們逃避了!就是逃兵,參考韓國處罰不服兵役的人,驅除出鏡,剝奪國籍,我們也應對這些人做出相關處罰。不要可憐他們,如果兩國交戰了,他們很可能就是開槍打你的敵人!


聚力迴天


孩子畢竟年紀小,真正決定這些孩子走向的是孩子背後的家長。

對於大多數的普通祖國勞動者來說,很可能都不會有這種的選擇機會。這需要很高的經濟支出,甚至還需要額外的某些權力。家長為自己的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本無可厚非,但是這要看什麼樣的選擇。小孩子從小接受西方的思想,不會經歷我們的天安門、毛主席、周恩來、雷鋒的教育、儒家思想、中華歷史等等的教育,只會接受西方的思想價值觀。不管最後入沒入外國籍,結果已經不言而喻了。從當今的很多外國媒體可以看出,西方世界有多少人多麼的仇恨我們大中華,還有不少外籍華人也往往持有這種觀點,語出驚人,甚至更甚,可以說完全是大中華的對立方。不管我們說什麼或者做什麼,都是冷嘲熱諷。

如果說是土生土長的西方人,敵對我國人民,那還可以理解。但是中國的孩子,而且是用國內的錢,經過人家的洗腦,卻成為西方的武器,長大後對祖國人民指槍以對,割任何一個祖國同胞,誰又能忍受呢?但是從這次疫情也可以看出,花高價錢爭取成為他國的劣等人,又何必爭得頭破血流呢!當然,有某些家長錢見不得光的除外,在我國撈錢的日子可能快到頭了,早就開始佈局潛逃了。

總之,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人家有權或者有錢,能夠選擇出國是人家的自由,如果沒有違法行為,即使以後成為敵人,也無可厚非,中華民族也不差多這一個。但是,等出事了,比如這次疫情,請不要綁架政府,拿著我國人民納稅人的血汗錢,為你們這些個人選擇買單!


齊魯小天


觀念不一樣!歷史文化傳承不一樣。長大回國,根本不會認同中國,也不會愛國。始終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而且還高你中國人一等現在不是嗎!現在社會上不是流行這些嗎,特別是精英上層人士。想想吧,人家日本都可以在中國辦學只招日本學生,為啥!為何不讓你中國學校教呢。因為日本懂如果一個孩子幼小在國外長大根本就無法認同本國價值。而中國還沒有警醒。這些人國外二等公民,隨時回來攪亂我們得家,伊朗,伊拉克,烏克蘭,顏色革命不是這些人亂搞嗎。希望有關部門認真對待。不是兒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