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打造“五個公路”PQI 指數實現全省“三連冠”

奮力打造“五個公路”PQI 指數實現全省“三連冠”

已經投入運營超過10年的江長路,駕乘人員的感受依然是開通時那麼平整的感覺。(宜賓新聞網 曾江 攝)

宜賓新聞網3月23日訊(記者 曾江)近日,記者從宜賓市公路局獲悉,在全省2019年普通國省幹線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數(PQI)的檢測考核中,我市PQI 指數達到了94,再次排名全省第一。宜賓市公路局不僅圓滿完成了省上下達的民生工程指標考核任務,更是破紀錄的在全省實現了“三連冠”。

奋力打造“五个公路”PQI 指数实现全省“三连冠”

黨員現場搶險。(宜賓新聞網 曾江 攝)

能力提升裝備升級

3月17日上午,記者在宜長路上看到養護職工正操作瀝青路面綜合養護車,該裝備通過對舊料的環保回收利用,快速高效地完成了路面修補。據悉,宜賓是全省公路部門中首先配備綜合養護車的市州。同時,記者觀察到宜長路近年雖然車流成倍的增加,但整體路況給駕乘人員感受是平整舒適,而且沿線翠竹蔥鬱、四季花開更是讓人感受到“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游”。

據業內人士介紹PQI指數,是主要包括路面損壞、路面平整度、路面車轍、抗滑性能、結構強度等方面的綜合測量指標。這些指標,反映的是路面質量狀況的綜合服務水平。而要使得各個方面檢測都達到優良,不僅考驗著人工技術和經驗,也考驗著裝備水平、科技手段。

近三年,宜賓市公路局利用養護巡查APP、“車務通”車輛管理系統APP和GPS車載視頻運行平臺,加強日常養護安全巡查和跟蹤檢查,並推廣運用預防性養護、熱補等先進技術,充分發揮瀝青路面綜合養護車、路面溼法清掃車等一批先進設備功能;同時向外邀請專家培訓、在內開展能力“比武”、組織汛期應急演練等方式,塑造了一支技術本領過硬的專業隊伍。

經過局黨委統籌的“能力建設”、“能力提升”等行動,宜賓市公路局全面提升了現代養護能力,公路養護管理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初見成效。

奋力打造“五个公路”PQI 指数实现全省“三连冠”

硐底大橋排危,。(何樊 攝)

敢打“硬仗”保暢通狠抓治理除隱患

2019年長寧“6·17”地震後,宜賓市公路局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對管護的全市630餘公里國省幹線全覆蓋排查,並組織了“公路黨員先鋒隊”在當晚就到達嚴重斷道塌方的S443線硐底段積極搶險。在缺水、缺電和餘震威脅的情況下,先鋒隊實行24小時不間斷輪班搶險,在6天時間內搶通了一條8米寬、約200米長的生命通道,保障了救援工作和物資運輸的通暢便利,充分發揚了公路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精神。

據統計,2019年宜賓市公路局以發揮工程治理的“槓桿”作用為抓手,完成國道G213策磨路五指山隧道出口至沙灘子等三段路103.8公里預防性養護工程和G213策磨路中都河大橋等四座橋樑加固維修改造,成功處置震後S443線硐底段大型垮塌和路基沉降等隱患,消除幹線公路上的“毒瘤”,為全市經濟發展和人民出行提供可靠保障。

奋力打造“五个公路”PQI 指数实现全省“三连冠”

養護職工清理水溝。(宜賓新聞網 曾江 攝)

365天在路上細微處見證新紀錄

市公路局興文段大坪養護站的一線養護職工王波已在江長路(江安至長寧)上的工作了11年。3月17日清晨春雨過後,王波和同事一大早便開始了清理水溝的工作。“如果連續一段時間不下雨,突然一場大雨後我們肯定會來清理水溝,因為怕泥沙堵塞了排水。”王波邊清理溝渠邊說,我每天要對這段25公里的道路來回巡查兩次,如今對路上每棵樹的位置都很熟悉。

記者在江長路看到,儘管該路段已經建成投入使用了12餘年,但路容路貌乾淨平整,猶如近兩年新建的公路一樣。路基兩旁,綠植和花卉在王波等職工精心呵護下已開始發芽、綻放。25公里的道路對於駕乘人員來說可能只需20分鐘便可通過,但這25公里路面清掃、排水溝清理、護欄清洗和路面病害修補卻凝聚了公路人的汗水和辛勤。

“我每年至少300天在路上,但你365天都能在路上看到我們公路人的身影。”王波說,我們的工作每天都在重複,也不是那麼驚天動地,但看到每輛車平穩的通過我們就很欣慰。

奋力打造“五个公路”PQI 指数实现全省“三连冠”

猶如車在畫中游的宜長路。(李銳 攝)

宜賓全市630餘公里的國省幹線公路,正是由於公路人履職盡責地養護,才實現了PQI指數連續3年排名全省第一。

當前,宜賓公路上裝備一流、技術一流、作風一流戰鬥力強的養護鐵軍正在形成,宜賓市公路局將繼續鞏固提升科技養護、應急保通、生態建設、信息管理、隱患治理“五大能力”,奮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暢通、安全、綠色、智慧、健康的“五個公路”,全力為我市加快建成經濟副中心和民生服務提供有力的公路通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