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材大用】補益上品——天麻

關於天麻

有一個傳說故事

讓我們來看一看


【小材大用】補益上品——天麻

在很古的時候,四川大寧河的深處有一個村子流行一種怪病。發病時頭痛欲裂,嚴重時四肢抽搐,半身癱瘓。村裡的鄉親到處求醫吃藥,但都不見效果。

村裡有個小夥子名叫天生,天生聽說滴翠峽有一個神醫能治療這種病,於是帶了乾糧,日夜兼程,向滴翠峽進發。天生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滴翠峽。沒想到剛登上山頂,天生就感到頭暈目眩,一頭栽到地上,四肢抽搐,什麼也不知道了。天生醒來時,發現自己睡在一間茅屋中,頭也不痛了,四肢也不再抽搐。他起身打量茅屋裡的東西,發現桌子上堆著一些像馬鈴薯一樣的植物塊莖。正在這時,屋外走進來一位老人,手中端著一碗藥,讓天生喝下。老人告訴天生,他生的病和村裡百姓的病一樣,要靠一種藥材醫治。藥材已準備好,就放在桌子上,讓天生病好後帶回村子。天生趕緊起身下床,向老人恭恭敬敬地叩了一個頭,感謝老人的救命大恩。老人接著告訴天生,藥如果吃不完,就把它藏在不顯眼的爛樹葉裡,它就會永遠用不完。說罷這些,老人轉身就不見了。天生遇到的老人就是神醫,他的藥材是天賜之物。天生把藥材放在口袋裡,背在肩上就回村裡去了。

回到村裡,天生把藥材熬了一大鍋,讓生病的鄉親們喝下,鄉親們的病逐漸好了。天生把剩下的藥藏在背陰處的爛樹葉中,從此,這藥材就一年年地繁殖下來。為了紀念神醫送的藥材,鄉親們說這是天賜之物,又專治頭暈目眩,半身麻痺癱瘓,就把這種藥材叫做天麻了。

什麼是天麻?

天麻本品為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乾燥根莖,性平,味甘,歸肝經。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用於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頭痛眩暈,手足不遂,肢體麻木,風溼痺痛等。

如何鑑別天麻?

天麻本品呈橢圓形或長條形,略扁,皺縮而稍彎曲,長5~15cm,寬2~6cm,厚0.5~2cm。表面黃白色至黃棕色,有縱皺紋,習稱“薑片”(又稱“蟾蜍皮”);潛伏芽排列而成的橫環紋多輪,習稱“芝麻點”有時可見棕褐色菌索。頂端有紅棕色至深棕色鸚嘴狀的芽或殘留莖基;習稱“紅小辯”或“鸚哥嘴”另端有圓臍形瘢痕,習稱“肚臍眼”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角質樣。氣微,味甘。


【小材大用】補益上品——天麻

【小材大用】補益上品——天麻

天麻飲片呈不規則的薄片,外表皮淡黃色至淡黃棕色,有時可見點狀排成的橫環紋。切面黃 白色或淡棕色,角質樣,半透明。氣微,味甘。


【小材大用】補益上品——天麻


天麻鑑別注意事項

天麻為名貴中藥材,尤其是野生天麻,目前市面上少見。市面上出現的偽品天麻較多,最常見的偽品天麻有紫茉莉根、大麗菊根、角麻、馬鈴薯等,應注意防範與鑑別。

正品天麻主要鑑別要點:鸚哥嘴、蟾蜍皮、凹肚臍、馬尿味。其粉末水浸液加碘試液呈紫紅色或酒紅色,而偽品天麻不具備上述特徵。

【小材大用】補益上品——天麻

天麻的採收加工

天麻一般立冬後至次年清明前採挖,立即洗淨,蒸透,敞開低溫乾燥,分為冬麻、春麻、夏麻。


【小材大用】補益上品——天麻

天麻的產地

天麻主產於貴州、四川、雲南等省。貴州產者為地道藥材,習稱“貴天麻”。

貴州特定的氣候條件和地理優勢很適宜天麻的生長,貴州天麻質優,有效成分含量高。現貴州省內已有多個天麻種植基地,主要集中在大方縣、德江縣、納雍縣等。

天麻的性能特點和使用注意事項

天麻的性能特點


【小材大用】補益上品——天麻

天麻使用注意事項


【小材大用】補益上品——天麻

【小材大用】補益上品——天麻

【小材大用】補益上品——天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