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塞首日,廣東專家做了這些事

<table> 援塞首日,廣東專家做了這些事

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專家組與當地專家深入交流。 受訪者供圖

/<table>

南方日報訊 (記者/朱曉楓 通訊員/粵衛信)當地時間3月22日,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專家組在貝爾格萊德正式開展工作。6位專家不顧時差帶來的不適,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專家組由廣東組建,成員來自廣東省疾控中心、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包括傳染病防治、呼吸與危重症、感染、心理衛生等專業。

上午,專家組來到塞爾維亞一家公共衛生研究所調研,與當地專家深入交流,瞭解塞爾維亞的衛生防疫及疾控系統,以及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學狀況及困難。這些,正是專家組臨床醫療組組長、中山一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郭禹標最關注的。

出發前,郭禹標接受採訪時表示,塞爾維亞的國情和中國不一樣,專家組抵達後首先需要做流行病學調查,將疫情的具體信息掌握清楚。再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根據中國自身的經驗和體會,幫助塞爾維亞制定適合該國國情的防控策略。同時,他們將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定期與國內連線,開展討論。

專家組也分享了中國的抗疫經驗和廣東做法。專家組組長、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彭志強告訴筆者,專家組與塞爾維亞分享了“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和“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策略。針對當地疫情防控的實際,專家組也與塞爾維亞的疾控、公共衛生及流行病學專家進行了討論,以協助該國建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更完善的防控措施和更有效的執行制度。

當日,專家組還受邀出席了塞爾維亞總理的接見訪談,交流分享中國在新冠肺炎防控方面的經驗。

筆者獲悉,除了“四早四集中”經驗,廣東“四抗四平衡”的臨床合理用藥做法,也被中國藥學會翻譯成英文,有助於分享給世界更多國家,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