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電學為什麼有的學生覺得難學?

亓槭


根據我的經驗來說,就算是初中物理學得很好,高中物理也不好學。我高考雖然考了個一本,但理綜的物理是不及格的... ...所以先不用過多考慮自己高中物理怎麼樣。

我不知道你們現在教改成什麼樣了,初中電學學到什麼級別,但我估計剛接觸不會太深,我初中電學還是很強的,首先得把公式記清楚,把串聯並聯電路的特點都搞明白,然後就是會根據題目描述畫電路圖,剩下的應該都是一些概念的理解了,多看看書就行了,剛接觸誰都有個適應期。


十點私塾


對於初中物理來說,電學方面的綜合題歷來都是難點。而且在最近幾年的中考真題中也屢次出現,由於電學題目的綜合性比較強,設置的障礙特別多,所以如果學生的學習基礎不紮實,就會覺得無從下手,會覺得很難。那麼如果想要攻克電學難題的話,在熟悉基礎知識點的基礎上,一定要掌握這些知識和技巧:

第一,要認清什麼是短路,牢記概念

課本當中也只是給出了“整體短路”的概念。導線不經過用電器,直接與電源兩極連接的電路叫做短路。在電學的綜合題當中,常常會出現局部短路的情況,如果導線不經過用電器而將某個用電器或某-部分的電路首尾相連,就造成了局部短路,“局部短路”是個十分抽象的概念,所以很多學生都覺得難以理解。其實用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短路的概念是最佳的,這就需要同學們多多的去實踐了,也需要自己多多的摸索電路的竅門,從而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技巧。如果為了幫助初中生理解的話,那麼可以這樣來進行比喻:將電流要通過的電阻比作是的一座山,而開關的短路通道,就可以比作是山裡面的一-個洞。如果有了洞,電流會直走,而不會去爬山,這樣理解的話,就簡單多了。

第二,一定要清晰的分辨串並聯電路

電路圖是電學的靈魂,也最重要的內容,初中的電學一般只是要求串並聯兩種基本的連接,不要求混聯電路。區分串聯和並聯又是一個解電學綜合題需要突破的難點,在這裡,小編給大家推薦三種方法,都是很常用識別串並聯的方法。

首先是電流法。

從電源正極流出的電流,可以看電流的路徑是有沒有分支,如果有,那麼它分出來的幾個分支之間,就叫做並聯;如果電流的路徑只有一條,很順暢的從頭到尾,那麼各元件之間的關係就是串聯,此種方法是最簡單的。

第二個等效電路法。

這個方法實質上是應用了一個電位的概念,在初中物理中,電位的概念是通過水位差這樣的類比來引入的。不過,此種方法,並不常用。

第三便是表格分析法。據統計,有很多的初中學生反映,電學習題涉及的概念和公式,以及解題的思路,實在是紛繁複雜,容易出錯,想要突破這一點的話,最關鍵的就是在於要整理出清晰,簡潔明瞭的解題思路。那麼就可以使用表格法來幫助我們整理解題思路。

其中,表格的列,是列出用電器的的電壓,電流,電阻,電功率四個物理量。一般計算中,用電器大多數為純電阻,可以使用歐姆定律和電功率的計算公式進行解題。表格的行,是列出電流的物理量,每個分支的電路和總電路。根據串並聯電路的特點,或者根據題目,只要知道其中的兩個或一-個,便可以求出剩餘的物理量。

第三,理解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滑動變阻器主要是用來改變電路的電阻有效部位,無效不通或者是短路等等也都要- -區分清楚。當電路中滑動變阻器中的電阻值沒有被接入電路的時候,電阻就為零,當滑動變阻器位於中間,那麼連接接入電路的電阻就滑動變阻器的一半。以此類推,可以分情況討論,將滑動變阻器的各個情況,畫出每一個電路圖進行分析,這樣比較簡潔明瞭,便於觀看了。

其實物理的學習並沒有那麼難,學習物理也是有捷徑的,首先要理順解題思路,歸納起來最主要的其實就是一看,二想,三標記,四畫圖,根據模式模板去解題具體來說就是:首先看題,尋找題目當中最關鍵的字眼可用筆來標註出來,並且理解這些字中的特殊含義。二要思考,用的是哪一些公式,三標記,是要標記出題目中,關鍵的數據,和容易忽略的要點。知道這道題屬於的是哪個範圍,涉及到什麼概念,規律或者計算公式,最後畫圖就是需要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變成不同的物理具體的圖形,然後建立起來解題的模式。如果能夠掌握這些,並且能夠靈活運用,那麼初中物理的電學難題就攻克成功了!


優思理科王


你該認真聽講,聽不懂的,可以直接提問,或下課時或課間老師有時間的話,直接與老師商討,相信老師會耐心的給你解答的。當老師的,對學生的提問是非常歡迎的,因為,學生的提問,可以幫助老師發現講解中的哪些不足,知識結構還有哪些遺漏。初中電學,其實是很簡單,初淺的。歐姆定律,講的是:部分電路中的電壓、電流、電阻三者之間的關係。要深刻的理解三者之間的關係,上課要注意聽、看老師的:電壓、電流、電阻實驗,從實驗的結果,可以得出三者之間的關係。然後,能夠自己動動手,也做做實驗,印象就更深了。最後,用數學的方法,將電壓、電流、電阻三者之間的關係表達出來,就是:V=I x R I=V/R R=V/I 。這就是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初中,只要求到“部分電路歐姆定律”。高中,學的還是歐姆定律,多了個內電阻,叫完全電路歐姆定律。大學,學的還是歐姆定律,就是在完全電路歐姆定律基礎上,加了電壓、電流正負方向的歐姆定律。所以,別急,先打基礎,初中,只學懂 V=IxR即可,通過數學移項,你也很容易理解電流I與電壓V和電阻R的關係。數學學得好的,理解就更容易了。


百優教育劉老師


我就是那個覺得電學很難的學生。初中成績還不錯,就是電學難倒我了。每次老師畫了一個電路圖,哪個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老師覺得好像1+1=2那麼簡單,總是一語帶過。我就在那裡納悶,為什麼電流非要按照老師的路線來走?明明那麼多串聯並聯。到了後面才知道原來電流是非常聰明的,同樣的兩條電線都通電的話,電流會選擇那個電阻最小的路線來走。即使電阻最大的那條路線最短,最筆直,電流也會選擇他。就算電阻最小的那條路,不僅彎彎曲曲,而且路線很長,電流仍然會選擇走電阻最小的那個線路。注意走線路的時候要仔細觀察有的線路是斷開的,那就絕對不能走。

希望你們學習的時候能夠遇到這種把複雜的問題弄簡單的老師。

希望能夠採納喲!



江海勤學


初中生感覺電學部分比較難學。原因是他們在這方面沒有感性的認識作為基礎。在生活中缺少這方面的實踐經歷。那麼如何學好它呢?

我覺得主要還是要去多做實驗,如果沒有條件的話,可以到網上找一些視頻觀看,或者找一些用flash動畫製作的電學實驗來進行互動學習操作。增強形象意識,同時對一些電學現象多去了解,藉助於網絡平臺去學習,還有對一些基本的電學概念認真的學習,搞清楚其物理意義,對一些物理規律也要理解清楚,學會應用,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對物理概念和規律又比較瞭解,那麼聽懂老師的講解應該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了。

再者,因為比較抽象,識別電路圖有一定的困難,電路故障類題目有的與生活實踐相關,平時沒什麼經驗的初中生容易感到困惑,有些問題的解決還要有一定的逆向思維能力,此外也比較枯燥,小孩子往往沒有耐心和興趣去自覺的鑽研。如果藉助於一些案例分析等等提高他們的興趣,更有利於他們對這部分知識點的理解學習!


卒子的軌跡方程


初中電學都是些非常基礎的知識,主要是物理課裡面涉及到的。

物理是偏理科,如果理科是短項的學生或者會相對學的差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