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把衣服弄的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失調

每天孩子出門前衣服都是乾乾淨淨的,放學回家時,衣服卻總是汙跡斑斑,家長對此頗為苦惱,孩子為什麼就是不愛乾淨講衛生呢?其實,孩子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是“本體覺”失調。

孩子每天把衣服弄的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失調

苗苗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苗苗媽媽最近非常煩惱,她發現每天苗苗回家時都像是滾了泥坑,衣服上不僅有各種食物的油跡,還有黑灰色的汙跡和五顏六色的彩筆畫痕跡,各種汙漬疊加在一起,讓苗苗看起來像可憐巴巴的流浪狗。苗苗媽語重心長地耐心教育了苗苗很多次,磨破嘴巴也不見成效,苗苗好像也付出了努力,只是每天依然髒兮兮的回家。

孩子每天把衣服弄的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失調

實際上,並不是苗苗不愛乾淨,是因為她的身體協調性較差,對於“本體覺”的感知敏感度不足造成的。“本體覺”的失調會導致孩子在任何行動中都不能按照自身意願發揮準確的感知體驗,因而呈現出種種不愛乾淨的表現,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本體覺”吧!

一、什麼是“本體覺”,“本體覺”失調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本體覺”是指通過身體的肌肉、皮膚等在置身不同環境時,能夠產生的感覺。如果“本體覺”失調,那麼就會帶來多方面的問題,尤其是會體現在感官認知方面。

1、方向感很差

有些孩子的空間感知能力較差,感受不到方向的差異,比如前後左右、東南西北無法區分,在他們看來,在空間裡是無差別的存在,因而特別容易迷失方向。

孩子每天把衣服弄的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失調

2、身體協調能力差

這些孩子往往不能協調好自己與地球引力間的關係,雖說我們一直受地球重力影響,但孩子在跳躍、轉圈、或者蒙著眼睛捉迷藏時,都很容易出現走不穩、或者暈頭轉向摔跤的情況。就是由於整體的身體協調性較差,引發的四肢不聽使喚,導致摔倒時有發生。

3、無法判斷需要用多大力氣

一些孩子在用筆寫字或者畫畫時,會出現不是用力過輕寫畫出來的筆跡模糊看不清,就是用力過猛直接折斷筆尖或戳破紙張。如此情況是由於孩子感知不到力度的“輕”和“重”,也不清楚應該如何使用合適的力度。

孩子每天把衣服弄的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失調

“本體覺”失調除了表現在以上幾個方面,孩子還會在聽覺、觸覺等多方面感官配合上表現出混亂失調的狀態。那麼讓我們繼續往下看,“本體覺”失調到底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

二、“本體覺”失調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1、缺乏足夠的安全感

這些孩子因為在很多行為表現上都與同齡孩子有一定的差距,因而讓他們從心裡產生畏懼,不願意嘗試新的挑戰,害怕自己的失敗行為被大家看到,遭受嘲笑,沒有安全感。這樣的被動排斥心理會讓孩子更加抗拒外界的活動以至於社交活動,完全把自己埋藏在自我世界中,如此惡性循環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傷害。

孩子每天把衣服弄的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失調

2、影響正常的身體發育

一些孩子因為自身的平衡能力較差,因而自己想辦法來緩解這種失衡,比如有些孩子坐在桌前習慣彎曲手肘形成支點,然後將頭靠在手上支撐身體。這種錯誤的姿勢不僅容易導致眼睛近視,而且時間一長會致使脊柱發育不良,同時這些孩子還容易出現站立的時候弓腰駝背,靠牆扶物等,走路時也無法保持挺胸抬頭,而是歪七扭八。如此一來,很容易讓孩子在身體成長的關鍵時期,影響四肢的正常健康發育。

3、影響學習能力

有些孩子因“本體覺”失調而造成聽覺和視覺的失調,容易在聽課時丟三落四,不能完全聽到老師的講授內容,佈置的作業也記不全。看書時看不全內容,不是漏字就是出現掉字,寫字的時候,也非常容易出錯。

這種聽課中和課後的障礙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進度,不論孩子花多少時間和精力在學習上都會於事無補。

孩子每天把衣服弄的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失調

總之,如果孩子出現了“本體覺”失調,家長要通過外在表現判斷孩子的情況,及時重視,然後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一系列的訓練,促進孩子“本體覺”儘早的恢復。

三、兒童本體覺失調該怎麼訓練?

1、球類運動

家長可以讓孩子多接觸各種球類運動,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和興趣愛好來選擇適合的運動難度。比如:孩子對籃球感興趣,那麼家長可以先從教孩子拍球開始入門,鍛鍊手腕、手臂和手指等的協調能力;然後可以讓孩子左右手交替拍球,難度進階後,可以鍛鍊左右兩邊手部的身體協調能力;再繼續增加難度,讓孩子在行進中左右手輪流拍球,以此鍛鍊孩子的身體整體協調能力。

孩子每天把衣服弄的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失調

2、手工活動

手工活動形式種類都豐富多樣,家長可以選擇適合孩子年齡和具體狀況的活動。比如剪紙、摺紙和串珠活動,都能夠很好的鍛鍊孩子的手指靈活性與眼、腦、手的配合性。同樣活動可以從簡單的開始,逐漸增加難度,可以在培養孩子能力的同時,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騎車

家長在最開始可以先讓孩子練習騎三輪車,因為三輪車的穩定性最好,操作最為容易。隨後再讓孩子練習騎有平衡輪的自行車,在孩子逐漸找到身體對平衡的把控感的同時,練習孩子的空間認知感,強化他們對於方位的識別。最後再去掉平衡輪,鍛鍊孩子的身體操控性和平衡能力。

孩子每天把衣服弄的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失調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形式有趣的活動可以鍛鍊孩子的“本體覺”,比如室內攀巖牆、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總的來說,家長訓練過程中,看到孩子的進步,一定不要吝於誇獎,正面積極的鼓勵會給孩子更大的動力!

今日互動話題:你贊同成為“泥孩子”並非孩子本意嗎?你在訓練孩子“本體覺”方面,有什麼獨到的經驗和方法嗎?歡迎分享。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