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路街道一線戰“疫”日記(0323)——江蘇路街道“動車組”:日夜兼程無縫接力,風裡雨裡我們等你

江蘇路街道一線戰“疫”日記(0323)——江蘇路街道“動車組”:日夜兼程無縫接力,風裡雨裡我們等你

3月20日凌晨2:55,江蘇路街道專項工作群中推送了一張“重點國家入境人員集中接送登記表”,上面記錄的信息是新一批需要確認是否有居家隔離觀察條件的境外回滬人員名單。5:52,群內新增了三張電子表格,表格內是有待街道從長寧區集中留驗轉運回社區的人員名單。7:13,三張電子表格中的人員全部接送完畢。這嚴謹高效的81分鐘背後,江蘇路街道是如何做好防境外輸入的基層社區轉運工作的?來看小編從一線發回的報道。

優質“大白”:

為街道防疫“動車組”擴容

隨著境外回滬人員不斷增加,江蘇路街道原本負責轉運的社工張龔晨,多了許多新“車友”。這些近日陸續加入的駕駛員和工作人員,全部來自街道機關本部、下屬事業單位和部分居委會。主動報名擔任駕駛員的顧穎俊持有準駕A2車型的駕照,為了能夠更好適應夜班的路況,他特意在週末提前到崗,補充白班力量,匆匆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顧穎俊沒有絲毫遲疑,“街道目前轉運力量吃緊,大車小車一起上,更有效率,也能幫助境外回滬人員早一點回家”。

江苏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23)——江苏路街道“动车组”:日夜兼程无缝接力,风里雨里我们等你

江蘇路街道地處上海長寧,是區內東部境外回滬人員較為密集的街道之一,有涉外人員居住的小區超過總數6成。為切實做好境外回滬人員的無縫轉運,街道根據社區防疫工作實際,仔細甄別報名參加轉運的駕駛員和陪護員,確保身體素質、政治素質、心理素質“三過硬”,要求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和服務意識“三到位”。

江苏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23)——江苏路街道“动车组”:日夜兼程无缝接力,风里雨里我们等你

對街道新加入的駕駛員和陪護員來說,第一關考驗是學會迅速穿戴防護套件,變身為一名“大白”。然而,要做一名合格的“大白”,還需要記得了信息、算得準時間、扛得動行李、說得來外語、熬得住長途、捱得過飯點、撫得下情緒、做得好消毒……身懷“十八般武藝”,方能勝任防疫“大白”一職。正是這些勇敢優質“大白”們的加入,使街道防疫轉運工作“動車組”隊伍一再壯大,運轉更加高效。

街道目前按12小時一班的頻次,每週預排轉運班次;針對每日下半夜至第二日凌晨返滬人員集中、行李較多的情況,安排具有中大型車輛駕駛資質的人員開展通宵值守和不間斷轉運。截至3月22日,累計參與街道轉運工作的人員已有14名,其中6名駕駛員裡,持有A照的1人,B照的2人。目前累計接送轉運境外回滬居民220餘人。

江苏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23)——江苏路街道“动车组”:日夜兼程无缝接力,风里雨里我们等你

日夜奔波:

為轉運社區居民風雨無阻無縫接力

上海調整境外返滬人員隔離觀察措施新增核酸檢測環節後,街道緊急梳理轉運類別,分類優化調整響應機制,切實形成從“艙門”到“家門”的社區防控閉環,以環環緊扣、無縫銜接築牢防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的強大防線。

江苏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23)——江苏路街道“动车组”:日夜兼程无缝接力,风里雨里我们等你

3月21日傍晚,街道在前期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派專車從社區前往東方醫院發熱門診,由西浜居委會報名參加轉運駕駛員隊伍的方懌敏負責轉運一名美國國籍居民。2天前,作為有重點國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人員,該居民在航班抵滬後因存在相關症狀被直接轉運到定點醫院開展聯合採樣;如今排除疑似,街道獲知消息後積極聯繫居住地所在居委會,確認具有居家隔離觀察條件,立即根據預案流程,發車前往定點醫院將居民接回居住地。而此時的駕駛員方懌敏,已經連續工作了8個多小時,期間只匆匆吃了一碗泡麵充飢。

江苏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23)——江苏路街道“动车组”:日夜兼程无缝接力,风里雨里我们等你江苏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23)——江苏路街道“动车组”:日夜兼程无缝接力,风里雨里我们等你

街道防疫轉運工作“動車組”隊員們更為常態的工作,是在區臨時集中留驗點和社區之間往返奔波。根據最新轉運要求,在收到長寧區臨時集中留驗點工作人員發出的“重點國家入境人員集中接送登記表”後,街道安排專人對錶內名單進行分派核對,一一確認境外回滬人員信息的準確性和居家隔離觀察的可能性,並及時彙總反饋,以便在收到通過咽拭子樣本採樣核酸檢測的人員名單後,第一時間趕到臨時集中留驗點,帶返滬人員回家。

江苏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23)——江苏路街道“动车组”:日夜兼程无缝接力,风里雨里我们等你

正在區臨時集中留驗點指導工作的區衛健委領導為街道部分轉運工作人員加油鼓勁

轉運小組的陪護員朱鉅盛在返滬人員即將送達目的地前,抓緊時間看了一眼區裡和街道的工作群。當發現新增了4名需要從區臨時集中留驗點接回的居民後,便及時與駕駛員商量最優路線,儘快開始下一批次的人員轉運,“今晚就要下大雨了,我們晚吃一點飯不要緊,這些居民都已經配合各種檢測超過12小時了,方便他們早日到家,是我們社區能給到居民的家門口的溫度”。

江苏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23)——江苏路街道“动车组”:日夜兼程无缝接力,风里雨里我们等你

對於重點地區來滬且無居家隔離觀察條件的居民,以及在居家隔離觀察時期轉為密切接觸者的人員,街道也設計了嚴密的轉運方案,確保送至集中隔離點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江苏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23)——江苏路街道“动车组”:日夜兼程无缝接力,风里雨里我们等你

那麼,接回社區後的境外回滬人員,又將如何度過居家14天的隔離觀察期呢?社區是如何扎牢防疫工作的最後一道防線的?且聽小編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